产品搜索: 
首页 > 《今日工程机械》营销 > 封面文章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中国工业现有体制的形成与格局

www.d1cm.com2013/12/31 09:42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作者:《今日工程机械》郑贤玲

人类工业发展的历史上并不乏中国制造业的贡献,18世纪以前,中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水平都领先于西方。早在西汉时,中国就形成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 中国制造的丝绸、瓷器、漆器和其他工业产品让西方人领略到了中国巧夺天工的手工业智慧。但18世纪后,由英国开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 跟随的工业革命及由此开启的工业文明却没有机会进入闭关锁国的中国。直到上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中国才开始引进西方技术,逐步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

中国工业现有体制的形成与格局

中国工业现有体制的形成与格局

以产品制造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工业可谓满目疮痍,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了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一五”计划是一个“以实现社会 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制订的,“备战”是工业发展的重点。以前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为核心,中国建立了 包括矿山开采、煤矿、电力、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基础机械与工具、电子、船舶制造、飞机制造、汽车(重型卡车)及柴油机制造、农机制造、造纸、纺织 等工业制造的产业链,基本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工业体系。

当时,中国面临非常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无法摆脱对战争的戒备。从“一五”计划到“四五”计划,中国工业发展的目标都是满足国防的需求。一方面是重工业大量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物质呈现长期的“短缺经济”现象,粮食、服装等基础供应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工业体系是一个产品制造体系,而不是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的经济运行体系。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供需严重不平衡,企业责任主体不明确, 中国工业体系远远偏离了世界主流经济体。到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为4231亿元,远远落后于同期的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

调整工业结构,建立工业产品市场机制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市场化和国际化。服装、玩具、家具等轻工业主要服务于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属于 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具有较强的贸易属性。当时经济特区开始引入外资,广东沿海、江浙沿海一带的民营加工贸易企业兴起,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业得到了快速增 长。

开放外资和民营经济的同时,中国开始引进大量的进口设备。此时,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原有的以武器装备为主导的重工业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对工业制度环境而言,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更多是体现在加快轻、重工业不协调的工业结构调整,并没有改变工业企业原有的体制机制。国有企业并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的性质,传统工业企业对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很不适应,重工业企业曾一度走入困境。

(责任编辑:Leon)
  版权声明:本文系《今日工程机械》杂志独家授权第一工程机械网发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杂志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