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内生式发展”之路促山推股份公司稳健成长

www.d1cm.com2013/08/06 10:58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创新驱动实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强国梦

在2012上海宝马展会上,澳大利亚的经销商理查德说:“就像我们经常会在中国的工地上看到CAT挖掘机一样,现在,在欧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施工现场,也能经常看到来自中国的SHANTUI推土机在忙碌着“。注重研发,实施创新驱动,让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1)创新是山推持续发展的灵魂

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形成自己的特色,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是山推创新驱动的第一步。推土机产品通过细化用户与细分市场,使主导产品形成了纵向以动力范围80马力到900马力延伸,研发国内最大马力;横向以标准型到专用型扩展,引领国家标准,有标准型、湿地型、沙漠型、高原型、推煤型、岩石型、森林伐木型以及环卫型等变型产品;整机进行了全面升级换代,形成了具有山推特色、国内领先的“—5”系列产品,确定了山推产品的优势。

全国最大马力推土机SD90-5推土机就是一个典型创新的例子。围绕自主开发SD90-5大马力推土机这一主要目标,山推全面掌握了大马力推土机整机匹配、大功率低排放高性能发动机应用、推土机热管理系统、推土机高压液压系统、推土机智能控制系统、故障自动检测等当今先进技术,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大马力推土机研发、制造、生产平台,实现大马力推土机国产化,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特别是在整机匹配、模块化传动、智能化控制、噪声控制、人机工程应用、大马力工程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提高了我国推土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我国铲土运输机械的产品结构的优化,提升了我国大马力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制造能力,填补了国产推土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

吊管机是根据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山推利用自身推土机底盘优势开发的管道施工专用产品,2000年开始开发设计,到目前为止,山推已拥有SP100、SP70Y、SP45Y、SP45YS、SP25Y、SP25YL、SP15Y等全系列吊管机产品,成为国际吊管机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其中SP100是目前国内吨位最大的吊管机。

推耙机产品是山推在推土机基础上开发的港口、码头专用物料推耙作业设备,由于施工条件恶劣,该设备国内长期依赖进口。山推2000年开始进行推耙机专业设计开发,现为国内唯一专业生产厂家,已替代进口。

山推牵头制定《垃圾压实机》行业标准(JB/T 10668-2006),参与制定《军用推土机验收规范》、履带式推土机、吊管机、土方机械安全等国部标12项。山推在引进消化具有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形成了山推自己企业技术标准STB,为山推的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作为山推壮大发展的灵魂,早已渗入到了山推的精髓之中,三维设计、动态模拟仿真、有限元分析等国际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使山推独立开发工程机械产品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推土机模块化设计、全液压技术、推土机自动找平等多项国家技术专利的广泛应用,使得山推产品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同步发展的水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2012年全年共完成自主研发新产品69项,试制新型主机及部件47 项,开展了48个科研项目,申请专利401项;申报6项重大科技项目。

(2)体制建设为创新驱动增强实力

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打造世界知名品牌为目标,山推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机械行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成立了山推试验中心、“同济-山推工程机械综合技术研究院”。2011年,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研发体系为主线,山推又投资5.5亿元建立了占地230亩的,集设计中心、整机测试分析中心、实验中心、新产品试制中心、人才培养和信息资源中心“五大中心”于一体的研发中心。

目前,山推已搭建完成6院、4部、4中心、9所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增强了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依托先进的创新平台,山推拥有国际先进的PRO/E三维软件、CATIA三维软件、PDM数据管理系统、PM2项目管理平台等开发手段,这些技术使开发设计、工艺、制造有效集成,大大提高了产品开发的速度和质量。

依托完善的创新平台,山推又先后引进国内外知名管理人才、国际知名工程机械专家30余名、研究生357名、博士3名,选派8名高中级管理人员到美国进修,并多次派员到国外学习交流。其中,山推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郑鸿亮、叶文彪、韩继斌、先后荣获山东省“泰山学者”称号。与此同时,山推先后聘请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工程机械专家,对企业进行技术咨询与指导,为尽快成为国际化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进行了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同时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工程机械前沿技术的研究。

(3)强化验证为创新驱动提供保障

整机验证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研发体系的重要环节,包括整机试验验证、数据信息采集、试验车辆维护、试验车辆问题改善、整机性能检测等工作。是山推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研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研发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山推设立了黑龙江漠河古莲河煤矿高寒试验基地、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试验基地、上海港务局煤矿码头试验基地。

工程机械的施工作业环境较为恶劣,不是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就是建筑工地、垃圾填埋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等,对重点机型,验证团队坚持长期跟踪验证,吃住均在设备试验所在的工地。“山推漠河实验基地”地处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县,年平均气温-5℃。即使是在四月春暖花开之时,漠河仍是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寒风刺骨,风力最大可达八级。SD52-5在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县进行工业性试验时,验证人员长期跟踪验证,由于SD52-5体积大、车身重,而右侧终传动曾三次损坏进行拆检修复。野外作业电力匮乏,又缺少最基本的工装,维修保养操作难度很大。面对困难,验证人员群策群力,用最简陋的器具,如铁棒、螺母等,做出了代替风枪的工具,解决了拆卸螺栓的问题;用装载机、挖掘机代替行车……在部件分解过程中,至少需要60—80吨的压力机,但受条件所限,只能全部靠人力解决,于是经常会出现几个人悬在半空,靠自身重量拆卸螺栓的场面。

(4)创新驱动促科技硕果累累

33年来,山推创新驱动结累累硕果,形成了众多的自主知识产权。2012年,山推的“静压传动及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的润滑履带通过了各种工况下的作业性能验证,填补了国内空白;建立公司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体系,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30%以上,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完成电传动推土机控制模式及策略技术研究等8项课题;中国最大、最智能化的“开天神推”SD90-5推土机亮相上海宝马展,成功展示了山推在技术、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实力,并荣获了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2013)技术创新金奖;科技部863计划应用项目研究也落户山推。

山推先后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力士乐、派克公司、韩国DMEC公司等高等院校和专业厂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涉及整机匹配、电液控制、压实机械、远程控制、新型传动结构等方面,共同进行工程机械前沿技术的研究。中国首台大吨位垃圾压实机SR33YR、中国首台大功率推土机SD52-5、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SD10YE全液压推土机等新产品均出自山推,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和多项专利技术,产品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

逆向物流再制造系统打造中国循环经济

2013年4月,由山推股份公司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工程机械回收产品逆向物流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工程机械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仍然很不成熟、系统性很差的现阶段,山推成为这一技术探索的先驱者,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山推863计划应用项目研究获科技部批复,再次印证了山推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科研技术实力。山推开展逆向物流与再制造已经具备几个先决条件:一是技术,山推具备工程机械整机制造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能力攻破再制造的技术壁垒;二是山推产品庞大的社会保有量,山推推土机市场占有率接近70%,进行再制造有充分的设备保有量基础;第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山推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成熟的销售网络,有能力解决再制造逆向物流这一难点。

山推主导的该项目主要致力于研究工程机械的回收产品信息综合追溯技术、回收产品质量状态检测技术与反馈、工程机械产品多维回收体系建设及库存控制、工程机械回收产品逆向物流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旨在以项目为载体,建立起工程机械回收产品逆向物流体系,并对正向、逆向两个流程的信息化平台进行融合与集成,最终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3年内,将实现再制造推土机及其关键零部件1500台套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6亿元以上;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培养大批相关技术人才。

山推发力逆向物流不仅仅是为了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更是为了实施山推“价值领先”的理念。不仅如此,山推还将通过逆向物流,了解山推现有产品存在的薄弱点,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研发和制造环节中去,从而有效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将“绿色价值”不断地传递给用户。

(责任编辑:Eason)
分享到: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