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升创新能力,壮大企业主体。围绕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一是培育扶持旗舰企业。坚持优势优先,充分发挥旗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领拉动效应,重点帮助中联建筑起重机、中联车桥、中联汽车起重机,常德三一机械公司等一批骨干重点企业,促进迅速做大做强。同时,着眼培育新的旗舰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一些成长性较好的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提升品牌。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帮助和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三是深化创新。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奖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加快发展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引导和推动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树立一批技改样板工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促进“两化”融合。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改造工艺技术和装备,大力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财务、物流、营销、人力资源等管理环节的应用。
3. 完善产业体系,放大集聚效应。以“百亿园区”大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形成以灌溪、德山、津市、汉寿为重点的四大装备制造核心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一是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严格按照“功能完善、先进适用”的总体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让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二是着力发展产业配套。依托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为装备制造企业生产零部件的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装备产业链,建立“以大带小、以小保大、以主带配”的专业化生产组织体系,增加配套品种,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配套产品本地化程度。三是着力发展专业园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四大核心区在发展装备制造业方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和比较优势,引导相关企业向该区域集中。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采取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相对集中到相应园区,努力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
4.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后劲的依托。要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必须坚持项目带动,促进规模扩张。一是要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突出加强对中联重科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工业园、三一常德工业园、汉风集团尼奥普兰豪华客车、特力液压技扩改、鼎城中小企业配套园等重大项目的跟踪调度与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快投产、快见效。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抓住沿海产业转移和企业重组扩张的机遇,按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招商方法,加强与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对接合作,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重视现有企业的二次招商,着力引进一批能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大项目,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的扩张。三是要搞好项目策划包装。瞄准发展方向,结合本地优势,根据产业实际,广泛收集信息资料,加强项目策划、包装、联系与沟通,努力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