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入园是趋势,关键选哪里
一滴水如何才能不枯干?这是一个老掉牙的命题,但对于阐述企业集群发展的效果却是一个最浅显易懂的说明。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学专家厉以宁曾经多次阐释企业入园的好处:“工业企业要入园,这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入园有几个好处:一是便于政府提供集中服务;二是进了园区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快了,商业机会就扩大了;三是便于污染的治理、生态的建设。如果污染源分散,治理起来很麻烦;四是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能源等资源的使用 ,随着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在园区内这些都比较容易实现,对企业来说节约了成本,政府节约了资源。”
姜山形成产业中心
企业入园不仅是趋势,更是出路。选择一个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园区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从区位来看,姜山新城已经聚集了各类大型机械产业园区,包括规划2100亩的青岛机械中小企业园、1000亩的青岛高新装备产业园,600亩的青岛木工机械产业园,1000亩的中美精密机械产业园等等。另外,周边还已经聚集了上百家大小机械企业。”姜山镇政府某相关负责人说 。“在政府规划,专业运营商的打造下,姜山新城作为烟威青传统产业聚集带的核心区域,正在崛起成为国际机械产业的中心!”
产业综合体是首选
“青岛的工业园不少,有的打出很优惠的招商政策,但大多都只招大企业,可是哪有那么多大企业呢?许多园区都是空的,建好的厂房一大片一大片地空置着。”前文述及的亿豪机械于总说 ,“况且就算政府允许我们进去,园区里面也没有相关配套,这种环境肯定是留不住工人的。”
根据青岛市经信委和课题组的实地调查,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共有产业集聚区100个,但广泛存在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定位不清,集聚程度低,管理体制不顺,软硬环境不完善等问题。“青岛的工业园区大多停留在第二代工业园,即‘工业开发区’的阶段,尤其是五市的工业开发区,就是在远郊农村征地,规划上大面积绿化用地和过宽的道路,造成土地资源的低利用率和低增值率。厂区与居住区太远,员工上下班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区域候鸟’问题尤为突出。青岛也有部分工业园以第三代产业集群的模式进行运作,例如即墨的服装产业园,还有新设立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建立起了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但依然存在土地利用率低,消费购买力流失,影响城乡一体化等问题。”知名产业研究专家、四川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蔚教授说 ,“这两种工业园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只有第四代工业园——产业综合体才是中小企业最好的选择。"
■抢位
产业综合体岛城独一家
“产业综合体”即第四代工业园,它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确保产业集群的有效运行为核心,利用城市运营的概念,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具有复合功能的支撑体系。“李蔚教授介绍说,产业综合体模式按照”产城一体化、工商同步化“的方式,打破传统工业园区缺乏产业规划、缺乏专业服务的缺陷 ,以”推进产业聚集、构建产业链条、健全产业环境、打造产业品牌、提升产业服务、实现产业升级“为根本任务,打造产业集聚度高、投资强度大、土地集约利用率高、环境优美、功能齐备、层次丰富、服务完善、既适合产业发展又适合生态人居的现代都市型产业新城 ,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抱团发展代替了单打独斗 ,以完善的产业链代替了单一的发展环境,可以真正帮助入园企业快速腾飞。
在全世界机械制造中心向中国倾斜的大背景下,胶东半岛一直引领长江以北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在《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中,姜山新城被指定为青岛北部的机械制造基地。青岛机械中小企业园正是青岛首家以产业综合体模式打造的园区,园区在产业运营商的统一规划运营下,将实现产业集聚、资源共享、配套互补,促进青岛中小机械企业抱团发展。中一集团总裁刘江博士说:“青岛机械中小企业园由政府支持 、商会指导、专家规划、市场化专业运营、企业深度参与,五方联手促进产业要素的聚集,实现区域产业布局最优化、产业要素价值最大化。而且,园区正在搭建十大服务平台,包括解决入园企业资金困难的金融平台,规范竞争秩序的商会平台,拓展市场和渠道的营销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财税、法律等专业服务的咨询平台等等,它将是青岛中小机械企业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