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然而,最初设计的中联重科完全市场化运作、研究院按事业单位运行的“一院两制”模式逐渐凸显弊端,老习气在新生的中联重科蔓延开来。
“不能少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国有科研院所,多了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1996年,詹纯新在职工大会上宣告“一院两制”终结,事业单位向股份制企业转变。2000年10月,中联重科A股登陆深交所,2010年12月,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作为一家走向市场的科研机构,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到2011年营业收入848亿元,利税120亿元,位列全球工程机械第七位……20年来,中联重科通过体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不断推进“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发展,一次次释放着巨大的能力。在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看来:“中联是一家能比联想走得更远的企业。”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2012年9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此前,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是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与竞争手段的引入,2000—2012年是产权的重组、清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得以明显提升。
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等。科技体制改革“二次革命”由此提出。
虽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但二十余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催生出联想、中联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路人”,在复杂的改革环境和巨大创业风险下,他们以蚂蚁搬家式的韧性、智慧与责任,完成了观念与制度上的变革,代表国家发出“中国制造”的声音。
装备制造业“隐形冠军”
无论处于“最好的时代”还是处于“最坏的时代”,由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詹纯新似乎总有风范群伦的魅力。8月30日,中联重科公布2012年度上半年财报:201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20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净利润为56.22亿元,同比增长21.47%,实现了行业内唯一的“双增长”。此前的20年里,该公司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60%以上。
同一天,创下中国资本市场诸多奇迹的“同城德比”三一重工公布的半年报则“一升一降”:营业收入为317.6亿元,同比增长4.60%;净利润为51.60亿元,同比下降13.12%。
实际上,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除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这对“冤家”外,其余10多家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则“全线飘绿”,其中,徐工机械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179.61亿元、15.90亿元,同比下降7.96%、28.67%;柳工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73.93亿元、3.10亿元,同比下降31.48%、71.40%。
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解除、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恶化,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信贷资金仍然偏紧,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不利条件下,中联重科巧妙实现弯道超车。"危"中有"机",化"危"为"机"。”8月30日,中联重科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结束后,詹纯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精益的产能永远不会过剩。”
就在中联重科公布半年报的第三天,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联重科以848亿元的销售收入超越华菱集团、湖南中烟公司,一跃坐上湖南“头把交椅”,位居“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2012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