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斯日前宣布,将生产800至3500马力(597至2610千瓦)的大马力双燃料发动机。作为首款大马力“双燃机”,QSK50 Tier 2油田固井服务用发动机将于2013年中旬投产。其他QSK系列双燃机亦将陆续投产,包括达到EPA Tier 4 Final美国联邦环保署非公路设备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排放升级产品。此双燃料模式不仅适用于QSK新品,对在用机的翻新也同样适用。康明斯全球分销网络将提供适配、试运行及保修等相关服务。
康明斯QSK50发动机
康明斯大马力双燃机将采用通用的集成控制系统,实现从燃油到双燃料驱动的无缝衔接。通常,发动机会在柴油的默认模式下运转,直到操作者通过控制盘选择了某一柴油天然气的配比模式。发动机在切换到“燃油天然气”双燃模式时,将自动选择替代功率继续运行。在传统运营条件下,峰值功率的替代率能达到70%,平均功率可达50%以上,依设备的应用和运营周期而定。
康明斯通过不断加大技术投入继续保持在大马力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可靠、高效、节能、环保、适用性广的动力产品。
天然气在世界范围内需求和用量的快速增长
随着天然气在世界范围内需求和用量的快速增长,其相对于柴油的成本优势越发引人注目。有效利用天然气这一替代能源,将有助于降低设备拥有者的综合成本。对于油气田客户来说,投资天然气大有可为,回报率甚为可观,能够从开采的源头将天然气加以利用,驱动现场的作业设备,有效降低常规管理费用。就油田用多转速压力泵这类“吃油多”的特殊作业设备而言,采用康明斯双燃料动力方案,可显著降低油耗,节约成本,通常在使用半年后效果即可显现。
康明斯在中国
康明斯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的1940年代。1941年3月11日,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向包括中国在内的38个国家提供战时援助。《租借法案》对华军援物资中就包括配备康明斯发动机的江防巡逻艇和军用卡车。
1944年末,一家重庆企业致函康明斯公司,寻求建立商业联系,在中国进行康明斯发动机的本地化生产,时任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埃尔文•米勒在回函中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中日战争结束后康明斯能够在华建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米勒先生的想法只能等到三十年后的1970年代,伴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才有望变为现实。
康明斯及其关联子公司在华累计投资超过10亿美元,作为中国柴油机行业最大的外商投资者,康明斯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始于1975年,时任康明斯董事长埃尔文•米勒先生首次访问北京,成为最早来华寻求商业合作的美国企业家之一。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伊始,首家康明斯驻华办事处就在北京成立。
康明斯是最早在华进行发动机本地化生产的西方柴油机公司之一,1981年康明斯开始在重庆发动机厂许可证生产发动机,1995年康明斯第一家中国合资发动机工厂成立。到目前为止,康明斯在华总计设有26家机构,包括15家独资和合资企业,员工9,000多名,生产发动机、发电机组、交流发电机、滤清系统、涡轮增压系统、后处理和燃油系统等产品,康明斯在华服务网络包括12家区域服务中心、30多家客户支持平台和1000多家在华独资及合资企业授权经销商。
康明斯长期坚持与中国大型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实现共同发展。作为最早来华进行本地化生产的外资柴油机企业,三十多年来康明斯已经与包括东风汽车、陕汽集团和北汽福田在内的中国商用车领先企业组建了四家发动机合资厂,康明斯二十三个发动机系列中已有十四个在中国本地生产。
康明斯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外资柴油机公司,2006年8月康明斯与东风公司合作设立的发动机技术研发中心在湖北武汉正式启用。
2011年康明斯在华销售额逾37亿美元,中国区已经成为康明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