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工业车辆 > 行业动态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自主核心技术缺失 中国重卡行业沦为外商代工厂

2011/09/22 09:26来源:中国汽车要闻

2009年7月16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与全球卡车巨头德国曼公司在香港签署了包括股东协议、技术许可协议、股份购买协议、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德国MAN公司将以5.6亿欧元(约合54亿人民币)的出资认购中国重汽香港公司25%的股份。其合资主要内容:

a、MAN将其先进的卡车和发动机技术以独占许可的方式在中国境内授权给中国重汽及相关下属公司,并与中国重汽合作生产和销售基于该技术的“技术提升型”卡车。

b、在保持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国重汽51%的控股条件下,MAN将通过认购公司约亿新股的可转股债券以及向重汽集团购买约亿股公司已发行股份,获得中国重汽(香港)25%加一股的小股权,涉资亿港元。

c、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在“技术提升型”卡车和欧Ⅲ、欧Ⅳ、欧Ⅴ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质量控制、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协议中最重要的是将曼的欧Ⅲ、欧Ⅳ和欧Ⅴ发动机生产技术的使用权纳入了合作范围,这下就彻底解决中国重汽未来三代环保卡车生产技术问题。此外,以独占许可的方式引入曼的整车技术,包括驾驶室、底盘、车桥及分动器等一系列相关技术,这意味着将得到世界领先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全新整车平台,可以完全抛弃斯太尔即将淘汰的老平台,因为其无法解决排放升级的技术需要而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TGA卡车整车平台 本次引进的TGA卡车是MAN公司在2004 年推出的全新的长途运输重型卡车,脱胎于2001年推出的TG 平台,该系列主要涵盖18 吨以上车辆。重汽过去在长途运输车市场(即半挂牵引车)由于产品自重大等原因一直以来竞争力相对不足,本次引入TGA 后重汽在该市场特别在高端运输车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e、D08 、 D20及D26发动机 引进的另一重点是MAN 的D08、D20、D26 发动机,这三款发动机技术指标均面向欧Ⅳ、欧Ⅴ的高压共轨发动机,这意味着重汽在国Ⅳ将转向高压共轨。MAN在欧Ⅳ阶段采用的EGR+DPF的方式,而欧Ⅴ阶段则采用的SCR技术,重汽也必将采取类似的途径。

德国曼收购中国重汽事件,这不仅改写了中国汽车企业与国外跨国巨头合资模式,曼收购重汽事件对各关联方以及中国重卡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改写中国重卡行业的发展方向。

1、对曼MAN的影响分析: (1)曼通过入股中国重汽,将以技术换中国重卡市场。曼通过收购中国最大重卡企业重汽25%+1股股份,将分享中国重卡市场巨大蛋糕。 (2)当年斯太尔虽然没有输出品牌,但是通过斯太尔技术的输出,大大提高了斯太尔产品的美誉度,曼此举先输出技术,得到中国市场的认同,以后输出品牌也就水到渠成,这也为未来输出品牌做基础。

2、对中国重汽的影响分析: (1) 引进曼TGA、D08、D20、D26等产品及技术,解决了重汽的技术瓶颈。中国重汽付出总额不到9亿人民币,却得到了曼D08、D20和D26全系列发动机技术;车桥、分动器和驾驶室等总成。 (2) 以市场换技术,抢占中国重卡技术制高点。中国重汽通过引进TGA,实现对斯太尔技术的突破与跨越,为未来的高端市场竞争做技术储备; (3)弥补重汽牵引车市场的劣势。斯太尔平台主要是自重大、超载能力强,而相对于高速轻量化为主要需求的牵引车市场,这将是一个劣势,重汽通过引进TGA将会改善牵引车市场的劣势(2009年12月20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合作装配曼D20发动机“汕德卡T7”新车诞生)。 (4)通过与MAN合资,不但可以引进曼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实现海外市场的开拓。

2009年8月,福田汽车和戴姆勒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按照50:50股权成立中重卡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生产福田欧曼中重卡产品和奔驰OM457发动机,合资公司的中重卡产品将使用福田欧曼品牌。其主要内容:

a、根据福田汽车董事会通过《关于与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生产中重型载货汽车及其发动机项目的议案》,未来将合资组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6亿元。福田汽车以现有欧曼中重卡业务可拆分资产经评估后作价28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50%;戴姆勒以现金出资28亿元,其中戴姆勒股份公司和戴姆勒东北亚分别持股40%、10%。该合资项目总投资为63.5亿人民币。新设立的中国合资公司是双方全球合作业务的运营中心,未来合资公司生产的福田欧曼品牌产品可以通过戴姆勒的销售体系行销海外。这种合资模式在国内前所未有,厂家宣传是开创了一个所谓先例:“外资企业到中国来合资生产中国的自主品牌产品。”

b、双方同意优先选择福田欧曼中重卡产品进行战略合作,并且可能将该等合作延伸到福田客车产品及戴姆勒发动机等领域。合资公司将生产两类产品:发动机产品和中重卡。其中,排放标准可达欧V的戴姆勒OM457 12升柴油发动机,是以技术许可向戴姆勒引进生产的;中重卡则仅使用“福田欧曼”商标,戴姆勒将提供技术和专家协助福田欧曼中重卡产品进行升级,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2011年底试生产OM457发动机投产,2012年中整车(装OM457发动机)投产。

c、在市场战略方面,戴姆勒品牌产品的中重卡产品将主要作为高端中重卡产品,定位于一级大众市场和二级小众市场;福田的欧曼品牌产品作为低端中重卡产品将定位于二级大众市场和一级小众市场,从而增进和提高双方在全球中低档中重卡市场的竞争力。此后,将在俄罗斯、南亚和中南美洲等地成立合资公司,这将开创中外商用车联手出兵全球中重型卡车领域的先河,也将加速福田汽车的国际化进程。

d、按联合业务计划显示,该合资公司于2009年至2018年将累计销售整车94.2万台,其中混合车25万台,2009年至2018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元。按照分期出资的进度,资产评估增值将导致2009年福田汽车利润增加亿元,2010年福田汽车利润增加亿元,2011年至2018年各年福田汽车利润增加3631万元。

e、随着双方进一步开展全球性合作,福田汽车有望借助戴姆勒汽车在全球的销售渠道,提高福田汽车品牌全球知名度和中重卡业务全球竞争力,造全球中重卡航母。戴姆勒汽车也将借助福田汽车在华的销售渠道,进军中国市场;且依靠中国的成本与市场优势,大举进军全球中低价中重卡市场。

f、据北汽福田汽车公告,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亿股股票,募资不超过25亿元投向GTL重型载货汽车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型载货汽车重要零部件提升水平建设项目。此次募集资金拟投向两个项目:一是GTL重型载货汽车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期为2年,项目实施后将新增年产GTL等中重型载货汽车6万辆的生产能力,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920,000万元,利润总额76,370万元,税后利润64,914万元;二是重型载货汽车重要零部件提升水平建设项目,完成后仍保持现有年产6万辆的生产能力,其中高端重型载货汽车2.8万辆,中低端中重型载货汽车3.2万辆,进而完成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生产技术升级,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力。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654,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05,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年。

2009年9月,江淮汽车宣布,与NC2签订中重卡合资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比例为50%∶50%。初始投入中,江淮汽车将其几乎全部的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的资产和业务作为出资投入合资公司,其中就包括销售网络。根据协议,江淮可借助纳威司达及NC2的销售网络拓展北美及全球市场。纳威司达集团董事长丹尼尔·尤斯蒂恩也明确表示:“合资公司成立后,”jac“江淮自主品牌肯定是主流。在产品开发方面我们会跟江淮建立一种互相兼容的合作关系,不会大幅度改变江淮自身。”

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商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与北美商用车及发动机生产巨头纳威司达公司(Navistar),将以现金加技术的形式入股江淮汽车公司,并依托江淮汽车的现有生产基地。此次合作主要集中在中重型卡车和发动机领域,但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不排除在其他领域进一步合作的可能。一旦合资成功,卡特彼勒与纳威司达联盟将成为继戴姆勒奔驰和德国曼MAN之后第3家布局中国的商用车巨头。

纳威司达发动机是江淮看上的关键因素。江淮格尔发重卡整体平台系引进韩国现代的车型并有上世纪90年代奔驰重卡的部分技术。目前,江淮只能对外采购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却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相比显得缺乏强有力市场与产品竞争力。与卡特彼勒和纳威司达的合作,将提升江淮汽车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未来的研发能力,更重要的是市场竞争力。

纳威司达发动机系列称为Maxxforce,包括7升、9升、10升、11升和13升,能够采用EGR(废气再循环)+DPF(颗粒捕集器)路线达到美国EPA2010排放标准(相当于欧VI)。卡特彼勒今后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帮助江淮持续提升重卡技术、研发与市场竞争力,并和纳威司达一起规划中国业务布局。

双方合资后,纳威司达很可能引入公路牵引车系列(CLASS 8等级)包括最新的9000 Series、Lonestar,以及前几年推出的Prostar。同时,纳威司达的Workstar超重型工程车、Transtrar重型工程车、Durastar中型工程车也有一定可能性。根据NC2公布的消息,合资公司还将依靠江淮现有的研发设备建成独立的研发中心。

此次与江淮合作的两大巨头实力要远超现代,获得卡特彼勒和纳威司达的资金与技术后,江淮的整体实力增强。在帮助北美这两个卡车巨擘打开中国卡车大门的同时,合资还可以强化江淮重卡身上的国外品牌背景和北美基因血统。

2009年12月20日韩国现代汽车宣布,已与中国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初步协议,成立一家商用车合资企业,总投资额为4亿美元。现代汽车初期将侧重于重型卡车业务,并设立了到2014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此後将逐步增加投资,将业务扩大到整个商用车领域。现代汽车在声明中称,双方在合资企业中各占50%的股权。该合资企业将接手北奔重汽现有的年产能力为4万辆的大型卡车业务。

现代商务车部门的副董事长Choi Han-young在声明中指出:“进入中国的商用车市场,对于现代汽车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赢得最具综合性汽车制造商的声誉至关重要。中国的业务在帮助我们取得至2013年商用车销售20万辆的全球目标上,起着关键作用”。他还表示,现代汽车将在中国市场以质优价廉的产品,与德国的MAN和大众汽车旗下瑞典的Scania展开竞争。现代计划未来两三年内以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美国商用车市场,而后还将迈入欧洲。

分析:用国际先进的卡车技术提升中国卡车产品在环保、安全和节能上的弱点,成了国际卡车巨头们在中国卡车市场上寻找奶酪的好办法。现代汽车此次与北奔重卡的合资,亦是利用北奔重卡在发展资金和技术上的饥渴,试图在中国的重卡市场上分一杯羹。

目前,在中国重型车市场上,高端品牌一般使用欧洲柴油发动机辅以日系柴油发动机,中低端品牌一般使用国产发动机,而韩系发动机长期以来既不具有欧系发动机的高性能,也没有国产发动机价格上的性价比。北奔重卡仍然是以重载运输市场为主,北奔重卡采用现代的动力传动系统而难以适应中国市场。

2009年9月,郑州市政府与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美国佩卡国际荷兰达夫卡车公司、红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推进DAF载重汽车项目战略合作。按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四方计划利用中国恒天集团重卡生产平台,以及DAF公司技术和主要零部件,在中国生产重型卡车,并最终达到DAF品牌卡车及发动机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的目标。

通过上述不难发现,未来曼将助中国重汽充当霸主地位,戴姆勒-奔驰入股北汽福田紧追其后,北美卡车巨头特彼勒和纳威司达借江淮渠重返中国市场。以后可能还有沃尔沃、斯堪尼亚以及日系重型车进入中国市场,欧、美、日三大进技术和与外资合作合资的国营车企,已经完全构成了我国重卡市场上的主导力量,未来将继续统治着我国重卡产业的近八成以上的产能与市场份额。在以上林林总总的合资技术或品牌中对华不断加重加强的输入中,其产品主要分三种路线图:

1、进口动力总成。 产品定位国内高端市场,突出产品的可靠性、承载性、耐久性,这种车型的配置特点是动力总成、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为国外进口,售价在40万元以上,如东风天龙、杰狮、华菱星凯马等,其目标市场主要是出口欧美市场或国内进口品牌的使用者,特别是搅拌车、泵车等改装车用户以及省际长途物流车用户等;

2、占领技术制高点。 产品定位国内高端市场,突出产品的技术性、舒适性、安全性、轻量化、智能化,这种产品的配置特点是主要零部件总成采用国内件,如空气悬挂、AMT(自动变速箱)、ABS、ASR、TPMEBL、电控门窗、电控后视镜、GPS、CAN总线技术等,售价在35-45万元之间;

3、产品的高性价比。 产品定位国内中高端,突出产品性价比、可靠性、稳定性、承载性,这种车型的配置特点是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选用国内最优秀零部件,比如合资品牌发动机(上海日野系列、康明斯、雷诺系列等)、合资品牌变速箱(如伊顿、采埃孚ZF等)、合资品牌汉德车桥;

4、重卡合资产业链向动力及动力切换系统延伸加速。 重型车发动机的技术壁垒比较高,研发难度较大,又没有品牌保证,难以获得用户认可,因此,中国重汽、江淮汽车、北汽福田等企业都在整车合资的同时,也选择了与外资品牌合资方式来生产先进发动机与变速器,沿产业链向上延伸,重卡行业纵深一体化进程呈现加速态势。其横向与纵向一体化的整车车企动力的最主要优势正在于规模效应带来的低成本,更是一种做大做强的重要综合标志之一。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