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工程建设 > 水利建设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我国超4万座水库存安全隐患 大多属于超期服役

2011/08/23 09:12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资金哪来?

早在2007年1月,国家水利部淮委主任钱敏在治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指出,由于地方配套投资不到位,个别大型水库除险加固长期不能完工。

当年11月,安徽省人大农工委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别赴亳州、阜阳、六安、蚌埠、宿州、滁州等六市,对治淮和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当年已经下达的治淮工程投资计划中,全省约有2.1亿元的市级配套资金没有到位,其中蚌埠市5723万元、亳州市3560万元、滁州市90万元、阜阳市5379万元、淮南市879万元、六安市5537万元。

而早在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治淮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帮助协调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如解决治淮资金、土地征用等施工环境问题。

据了解,列入国家计划的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国家和省、市投资比例为4:3:3;列入省计划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省与市县比例为5:5,地方财政难以承受。

为此,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尽可能从省级财政多解决配套资金,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状况,适当调整市县配套资金的比例。

对于治淮建设,为了确保配套资金落到实处,安徽省政府办公会作出决定,根据该省淮河流域市县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配套资金由省级承担70%~80%,市级承担20%~30%,不要县级承担。

事实上,安徽省沿淮地区的阜阳市、六安市等地市历来是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多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各级财政都比较困难。加之境内治淮重点工程较多,配套资金数额巨大,造成资金落实困难。

于是,当地在筹资方式上颇动脑筋。据阜阳市副市长刘绍太介绍,2003年淮河再次暴发洪涝灾害后,阜阳市政府承诺缺口治淮资金全部请省统借统还。从而保证了灾后重建和治淮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另据阜阳市水利局副局长杨宏顺介绍,在阜阳市境内的临淮岗、沙颍河等治淮骨干工程中,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等方法,积极筹集地方配套资金近1.2亿元,顺利完成治淮重点工程,实现竣工验收。

省里也在想办法。为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安徽省政府明确将病险水库加固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市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状,财政部门牵头成立民生工程协调机构,定期通报民生工程目标完成情况,督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省水利厅对民生工程目标完成进度较慢的地区进行督办,制定《安徽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对责任制落实、建设管理、资金筹措及使用管理、工程进度与验收、质量与安全等内容严格进行考核。

在安徽省水利厅的积极协调下,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大力支持,累计共落实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加固省级配套资金10.1亿元,省政府取消了大型水库市县配套资金。

针对部分重点小型水库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安徽省水利厅认真组织调研,按照确保水库除险的原则,逐库核实主体工程缺口资金。同时,通过优化设计,最大限度节省投资,同时督促市县落实配套资金。

目前,安徽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效益已经显现,已完工项目基本消除了安全隐患,完善了防洪体系,提高了水资源调控能力。

但未完工项目的结局如何,还是悬念。

带病运行的“亚洲最大”

1975年8月,在一场由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河南驻马店等地区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导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被称为“七五事件”,又称“板桥水库事件”。

建成于1958年的驻马店市宿鸭湖水库,就是当年受灾的水库之一,至今已先后5次进行过除险加固。

宿鸭湖水库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1978—2010年的32年间,驻马店出现了15次旱涝灾害。以宿鸭湖水库为例,原本它是亚洲库容面积最大、堤坝最长的人工平原水库,1975年8月遭遇特大洪灾以后,大量泥沙等杂物冲入水库,造成水库河床淤积壅高,现在水库容量仅相当于设计标准的1/8,汛期拦蓄削峰能力大为弱化,已经起不到对淮河的错峰调度作用,使淮河的防洪压力大大增加,沿岸地区的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该水库已经运行50多年,周期太长,造成各类设施带病运行,存在一定风险。“宿鸭湖水坝的主体主要采用土石坝,在长期的综合应力以及地下水作用下在某些地段发生了一定位移,加上一些地质风化等问题,导致坝体产生一些透水裂隙,容易发生渗漏。”驻马店板桥水库管理局的工程师张潜告诉记者。

因此,宿鸭湖水库成为驻马店病险水库加固的重点工程,项目资金达2.963亿元,驻马店市政府对其实施输泄水建筑物重建和改造,对大坝加固、坝堤防渗处理等工程,目标是使宿鸭湖水库真正达到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标准。

记者在宿鸭湖水库现场看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白蚁防治、10kV动力专线架设、溢洪道五孔泄洪闸墩浇筑等工程已经全部完成。

但水库的很多设备都是几十年前的,属于“超龄服役的老兵”,很多先进设备缺钱购置,闸门及启闭设备超期服役、闸墩碳化,同时宽带基站、多媒体调度系统、无线用户终端、远距离无线用户终端和数字程控电话交换设备还没有购置,软件设施没有达到要求。

缺钱仍然是一个大的困惑。

“一号文件”落实难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兴水利、除水害”。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是中国的‘粮仓’,也是国人的‘厨房’,但是人多地少,河南无论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兴水利除水害方面,都称得上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河南省水利厅鲍龙海调研员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感慨。

鲍龙海1980年参加工作,几乎跑遍了河南所有的水库。“河南水库的一个特点是绝大多数水库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财力物力技术等条件限制,水库普遍存在防洪标准低、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加上后期维修护养管理跟不上,老化失修严重,大多数水库带病运行。”

因此,河南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方面,比其他省份面临的困难也多。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仕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河南今年的重点是要加固所有病险水库,保证资金、技术、人员全部到位。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省水利厅对专项规划内359座(大型11座、中型58座、小型290座)病险水库已经全部下达投资计划,共45.5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投资27.2亿元,省级配套投资10.0亿元,占总投资的94%(中央补助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到位率100%,市县两级配套资金到位5.8亿元,到位率69%),累计完成投资41.7亿元,占下达投资计划的91.6%。

鲍龙海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地方财政紧张,投资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在水利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大量的资金又用于大江大河重点工程以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改造,较少用于田间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导致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且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产出效益低,投资回收期长,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

“水利是个公益事业,不是立竿见影的生意,一方面需要政府持续加大力度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未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国家、集体、受益农民三者的职责和义务界定不清,导致水利设施建、管、用脱节,基层水利管理体制亟待改革。”鲍龙海说。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