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

共有1747条相关内容信息

新华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三一

8月6日,新华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三一重工长沙园区的18号工厂,探索这个“智慧厂房”实现“一张钢板进 一台泵车出”的奥秘。 新华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三一重工长沙园区的18号工厂 18号工厂占地10万平方米,是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其生产的泵车、拖泵、车载泵等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助力三一重工成为“世界泵王”。 三一集团智能制造相关

拓宽“钱”路新担当 全新华菱M7牵引车创“盈”短途货运市场

以砂石料、粉粒物料、日用品等货物为主的中短途公路货运可以说是社会物流运输的“毛细血管”,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重卡成为运输主角。作为国内重卡主流品牌之一,汉马科技旗下产品凭借品质可靠、省油经济、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在短途货运市场赢得了一定的口碑。如今,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赋能之下,全新升级的华菱M7牵引车凭借舒适性、安全性、轻量化等优点,助力卡友创“盈”短途货运市场,备受关注。

【新华社】全国人大代表周颖峰:生产一线磨匠魂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将首次亮相。昨日,新华社播发全媒体报道《新代表新委员新风采|全国人大代表周颖峰:生产一线磨匠魂》,聚焦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周颖峰。 全国人大代表周颖峰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产业工人。入职13年来,周颖峰逐渐从一名普通的数控车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能大师,先后获得“全国青年

《新华日报》报道,在徐工创新制造“国之重器”

近日,《新华日报》“拼出现代化新图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媒体新闻行动走进徐工集团,深入一线车间,对话技术人员,挖掘展现践行嘱托做表率的新变化、新图景。 《新华日报》报道,在徐工创新制造“国之重器” 12月的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调试场,蔚蓝的天空下,全新下线的全地面起重机XCA2600震撼亮相,将金黄色的钢铁巨臂伸向160米高空。 望着这个2600吨的“大块头”

新华社直击:徐工旋挖钻助力“世界之最”

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集多个世界首创、之最于一身,新华社重点关注,徐工大吨位旋挖钻机为大桥筑牢磐石之基。 徐工旋挖钻助力“世界之最” 近日,新华社客户端聚焦涪陵,重点报道了徐工旋挖钻机参与的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主体工程施工情况。 12月9日,徐工旋挖钻机参与建设的石沱长江大桥6号主墩首桩成功灌注,继11月23日5#主墩首桩灌注之后,形成了两个主塔墩桩基

新华社:以“稳”助力稳经济大盘 以“进”积蓄发展新动能

以“稳”助力稳经济大盘 以“进”积蓄发展新动能——2022中国经济观察之工业经济篇 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1月份,受疫情短期冲击加大影响,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从累计看,保持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促进工业平稳运

新华全媒+: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深耕掘进机海外市场

  近年来,在推动中国掘进机“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创新研发,加紧生产,积极拓展并深耕海外市场。目前,公司产品累计出口至意大利、法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国外铁路、公路、地铁、水利、矿山等多个施工领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掘进机制造企业。 ——新华社发 11月23日,工人在中铁装备集团车间内进行掘进机主

新华社《瞭望》看徐工:同盟军聚力强链共成长

新华社客户端《瞭望》 11月14日,《瞭望》新闻周刊在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等多个平台,发表文章《同盟军聚力强链共成长》,以徐工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XCA2600首吊成功为依托,详细报道了徐工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作用,带动徐州1000多家、全球4000多家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形成了极具竞争优势的“供应链融通模式”。仅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就已高达102.9万。

国庆特辑《劳动创造幸福》新华社镜头中的徐工匠人

幸福的生活,与勤奋的劳动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深深牵挂着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一个个奋斗的感人故事,串联起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生动画卷。 近日,新华社再一次将镜头对准徐工,记录了电焊工张怀红的劳动故事。 徐工电焊工张怀红的劳动故事 张怀红把他日常的劳动比作是在钢板上“绣花”。通过劳动打造出完美的焊缝,让他很有成就感。 钻研攻

新华社:制造业生产指数扩张,工业经济持续恢复

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制造业进入传统旺季,生产指数升至51.5%,高于上月1.7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水平均有所回升……近期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制造业生产有所扩张,景气度回暖。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产业链有效运转,工业经济恢复势头得到巩固。 PMI 踩下刹车就能让车门自动闭合,开启小憩模式海浪声

《新华日报》头版:徐工汉云引领传统企业“踏云而上”

8月30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以“热潮涌动,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进行专题报道,挖掘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典型做法。其中,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积极推进千行百企数字化转型的江苏本土企业徐工汉云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进行专题报道

新华社:工业互联织密数据安全网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完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有助于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对于网络和数据安全可以起到保障作用。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日益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既能创造巨大的投资需求,又能撬动

新华社: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 我国算力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算力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发展数字经济,算力是重要支撑。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此前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各地加快出台支持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

《新华日报》对话王民:向峰顶进发,交出不负重托的徐工答卷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这十年,有太多的变化令人动容,有太多的成就让人惊叹,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被铭记。 《新华日报》头版截图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现推出“我们的新时代&m

新华财经调查丨5月销量几乎腰斩,工程机械行业持续承压

“5月国内市场的销量几乎腰斩。”一名头部工程机械企业负责人近期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受疫情因素冲击供应链、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仍处下行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行业产销下滑较为明显。 尽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地方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行业从业者信心逐步恢复,但由于投资传导周期较长,工程机械行业短期仍将承压。从长期来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化对抗行业周期性因素仍是

【新华社关注中联重科智能农机】山东乐陵:无人农机收麦忙

6月12日,新华社客户端发表文章《山东乐陵:无人农机收麦忙》,关注中联重科人工智能收割机服务三夏麦收,助力机收减损、夏粮颗粒归仓。 新华社客户端发表文章关注中联重科人工智能收割机服务三夏麦收 (来源:中联农机)

新华社出品:见信如晤,潍柴打造中国动力“心”

今年的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科技工作者回信。 中国航天 今年的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20年5月29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勉励全国科技工作者“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

新华社:6方面33项措施!稳经济国务院又有新部署

6方面33项措施!稳经济国务院又有新部署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6方面33项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对此,会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围绕稳增长、促发展,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部署了多项举措。此次会议进一步部署了一揽子措施,彰显政策力度和强度,

新华社:创新柳工,孕育前行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韧性所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国内外因素叠加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创新发展势头依然不减,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新华社《习近平时间》推出系列报道《大国经济关键词》,今天播出《大国经济关键词:创新,孕育前行动能》聚焦柳工自主创新成果,目前该篇报道浏览量已突破135万。

新华社全球连线聚焦十个“一带一路”工程 中联重科深度助建五个

日前,新华社“全球连线”栏目聚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元首外交发挥的战略引领作用,国家主席推动建设的十个“一带一路”工程。该视频报道中,连线了位于希腊、塞尔维亚、老挝、埃及等十个国家的相关人员,报道的工程既有港口、工业园,又有地铁、水电站基础设施工程,还有摩天大楼标志性建筑等,生动地呈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带来的繁荣和创造的机遇。 新华社“全球连线”报道截图

劳动创未来,新华社聚焦柳工科技创新者!

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牵挂着劳动者,更是积极倡导劳动,他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并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向劳动者致敬 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新华社聚焦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蔡登胜以及全国各地的奋斗者,聆听一个个令人激动的奋斗故事,见证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崭新未来。 向劳动者致敬

央视、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聚焦:柳工凭什么能创下那么多“第一”

CCTV13 4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博鳌听潮特别节目播出:《广西:深化区域合作 RCEP促贸易增长》,聚焦广西为深化区域合作RECP的各项举措,柳工强势出镜。 RCEP协定的生效,将为外贸企业及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迎来新一轮增长,企业也将在更加开放的环境和更加充分的竞争中迎来机遇和挑战。多年来,RCEP区域一直是柳工的核心发展重点。2021年柳工加大

徐工这两名数字工匠,被新华社点赞了!

近日,新华社刊发专题文章《我们的新时代 |“我们是数字时代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报道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以申梓煜、许化龙为代表的成长足迹是新一代装备制造业工人追求“工匠精神”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 翻阅报道,新时代徐工“数字工匠”奋起直追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 申梓煜、许化龙正在认真训练 “终于没有辜负大家,也

《新华每日电讯》头条:央视财经×三一重工挖掘机指数助力扫描全国

《新华每日电讯》头条 以下内容节选自:《新华每日电讯》  保持战略定力 稳住基本盘 锚定高质量 春江水暖“机”先知。三一重工基于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的“挖掘机指数”显示,3月全国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平均作业量较前两月稳步提高,意味着大批重点项目集中动工,传递出投资发力稳增长的积极信号。 图注:2022年3月17日拍摄的新疆2022年第一季度

国机集团这些“一带一路”项目获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

国机集团积极践行央企责任使命,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高标准抓好重大海外工程项目的落实落地,持续造福沿线国家人民。近日,国机集团承建的两个重点海外工程项目的新动态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关注报道。 人民日报 柬埔寨——“将绿色能源送到千家万户” 柬埔寨——“将绿色能源送到千家万户” 集团下属企业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机”)投

新华社关注:北方重工推动改革见实效,当前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神州大地,一片繁忙景象。 面对压力和挑战,各地采取一系列稳增长举措,田间地头抢抓农时、播种希望,各行各业铆足干劲、迎难而上,工地车间紧张忙碌、快马加鞭,传递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积极信号。 不负农时春耕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云南勐海县曼洪村,村民们正忙着插秧,波光粼粼的水田很快被一行行秧苗覆盖。 村民老伍今年种了10多亩田地,为了不耽误

头版头条!新华社 x 树根互联:看虎年经济“开门稳开门好”

以下内容节选自:《新华每日电讯》  在中部省份湖南,“挖掘机指数”“用电量指数”和“银行贷款指数”显示,新春伊始,项目建设动工早、优势产业来势好、市场主体活力足,经济发展呈现出“开门稳”和“开门好”的良好势头。 “挖掘机指数”:项目建设动工早 动工先动土,挖掘机工作小时数形成的“挖掘机指数”,被看作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风向标。 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

《新华日报》:众能联合干了别人不敢干的事!

12月2日,在2021江苏电子商务大会暨中国产业互联网大会上,公布了2021年中国产业互联网百强名单,这份名单中南京共有13家企业入围,作为中国工程设备租赁行业头部企业的众能联合也名列其中,在12月17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上,也对众能联合的入围进行了报道。 2021年中国产业互联网百强名单 据了解,南京入围的13家企业,分属10个细分行业,分别为:物流行业2家,满帮

【新华社】七国语言报道柳工无人驾驶设备,刷屏全球!

无人驾驶设备有多火?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后,柳工无人驾驶设备再次火爆全网。 近日,新华社、澎湃新闻等媒体发布柳工无人驾驶设备作业视频,目前,该条视频新闻在新华网客户端阅读量已突破150万,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70万。 新浪微博 澎湃新闻 扬子晚报 国资小新 并且,该条新

【新华社】曾光安: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柳工这么干!

12月6日,新华社发表《奋楫笃行启新局——2021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以文字报道+视频的综合报道形式展现“中国号”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破浪前行,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新气象、新成效。其中,《高质量发展,我们这么干!》视频聚焦“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柳工,为大家展现柳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图片来源:新华社 报道播发后,目前该新闻已被500多家媒体

新华社专访三一易小刚:中国“智造”要做得比别人更好!

12月2日,新华社刊发《卓越工程师丨易小刚的目标:中国“智造”做得比别人更好》一文,对三一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创新一线进行深入报道,当前文章点击量已超50万。 以下为文章全文: 7:15准时到达公司;7:30召开线上晨会;8:10和团队讨论新产品研发……三一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一天。 “我天天都在想着怎么创新。”易小刚表示。 身为企业高管和总工

新华社:三一重起,“智”领未来

11月28日,新华社刊发文章《崛起的中部力量:探访三一重起宁乡产业园》,对三一重起宁乡产业园进行全方位“探厂”式介绍,并讲述了三一重起宁乡产业园与宁乡市之间相互成就的关系,文章点击量一天内便超过百万。以下为文章全文: 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金洲大道旁望去,近百台“巨无霸”起重机整齐排开,红色臂架舒展,构成壮观的钢铁走廊。这里是大型轮式起重机制造基地——三一重起宁乡产业园。十余年来,三一重起在宁乡

新华社报道!山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全党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11月18日起,新华社开设“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专栏,以融合报道方式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近日,新

甜蜜“助攻” 新华社聚焦柳工农机榨季忙

近日,新华社发布《蔗糖榨季临近 农机企业赶制订单》系列图片,聚焦甘蔗榨季来临前柳工农机的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新华社聚焦柳工农机榨季忙        连日来,多地蔗农收获忙,甜蜜气息洋溢田间地头;柳工农机车间也在加紧生产,助力“甜蜜产业”蓬勃发展。随着2021/2022年

新华网深度访谈徐工汉云张启亮:工业互联网将迎来人机 “共舞”时代

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圆满举办。大会以“赋能高质量 打造新动能”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通过主旨报告、专题会议、创新成果展、专业赛、创新成果交流对接等20多场高端专业的活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大会期间,徐工汉云创始人、CEO张启亮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当前工业互联网仍存在困难和瓶颈。一是中国制

新华社双语报道!三一灯塔点亮中国智造

近日,新华社刊发双语报道《“灯塔工厂”点亮“中国智造”数字化转型》(《"Lighthouse factory" leads the way in China's smart manufacturing》),对三一桩机工厂获评世界灯塔工厂予以重大关注。报道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以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为代表的“灯塔工厂”是中国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之“变”的缩影,也折射出企业

调研“三高四新”,新华社副社长走进三一

10月8日上午,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严文斌,新华社湖南分社党组书记、社长丁锡国等莅临三一长沙产业园,调研企业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情况。三一集团董事、总裁唐修国参加接待汇报。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陪同新华社副社长严文斌参观三一 在三一集团企业展厅,唐修国向严文斌介绍了三一的发展历史、今年以来的经营成绩,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即在“十四五”规划期内,实现3000亿销售额、3000

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华社聚焦柳工这项“第一”

9月24日,新华社发布微视频《习近平提出的这个“第一”不简单》,视频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工为切入点,探寻柳工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自1958年建厂以来,柳工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工考察调研时强调,只有

获新华网点赞,阳泉冀东水泥5G+智慧矿山助力中国矿业转型升级

采矿行业是5G+工业互联网探索最早、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正加速释放技术潜能,助力矿山“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换人”,推动矿业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营水平、加快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智慧矿山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和新活力。 5G-powered vehicles used to upgrade China's mining industry,Xinhua GLOBAL

湖南湘松:新华南办第一届销售·服务技能大赛圆满举行

7月26-27日,新华南办第一届销售·服务技能大赛在湖南湘松隆重举行,来自华南6家代理店的5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小松(中国)营业本部长助理陈放先生、华南办主任韩琳先生、副主任邵明先生、副主任张勇先生及各代理店领导一行莅临比赛现场,湖南湘松董事长郑振江先生、总经理王辉先生、副总经理陈继全先生等领导全程热情陪同。 与会嘉宾合影 与会嘉宾合影 图 本次比赛是新华南办成立以来的第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广西康明斯勇攀新高峰

广西康明斯勇攀新高峰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BICES 2023圆满...详情
山推纯电挖掘机施工案例

山推纯电挖掘机施工案例

近日,山东某生物质电厂内,一台山推EE215纯电...详情
三一插电起重机施工案例

三一插电起重机施工案例

去年4月,高平市骅远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俊华...详情
山推电装用户采访

山推电装用户采访

在四川康定的某处隧道施工现场,一位山推的老朋友—...详情
陈玉斐和叶喜斌的起重机

陈玉斐和叶喜斌的起重机

天鼎公司的陈玉斐和叶喜斌是浙江台州的一对夫妻,在...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