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小草集133期》周勇:从“门外汉”到“数字焊匠”
从“门外汉”到“数字焊匠”
记徐工重庆结构分厂焊接机器人编程员 周勇
高瘦身材,言语不多,永远戴着大黑框眼镜,这是周勇给人的第一印象。2018年,他进入徐工重庆结构分厂,从一名焊接操作工做起。面对技术难关,屡次突破自我,最终从一个行业新手,蜕变成为“数字焊匠”。周勇的成长之路,是勤奋与智慧并重的最佳写照。
初入职场 崭露头角
2019年9月,徐工重庆引进了一批新的前车架焊接机器人设备。作为前车架补焊人员,周勇的主要任务是在焊接过程中消除产品出现的缺陷。然而,新设备在调试阶段遇到了困难——焊接位置与寻位存在偏差,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当时正值生产高峰期,产品需求紧迫,而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人员无法立即到达现场。
徐工重庆结构分厂焊接机器人编程员 周勇(右)
面对这一挑战,周勇没有退缩。他主动请缨,试图找到解决方案。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周勇发现常规寻位后,每个面总有个别焊缝存在轻微偏焊现象。通过反复实验,他发现在变位机转动后施焊的焊缝就会出现偏差。明确了问题所在后,周勇带领团队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依然坚守岗位,亲自检查每一个焊缝、细致调整每一个参数,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确保了焊接成品的质量和生产进度。
坚定信心 攻克难关
“爱学习、爱钻研,越有难度的问题,他越感兴趣。”这是同事们对周勇的一致评价。2021年6月,随着前车架产量的增加,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周勇面前:前车架动臂安装开档尺寸的焊接变形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如何将开档尺寸的公差控制在1mm以内,成为周勇亟待解决的难题。
周勇工作现场
装载机前车架作为产品的关键部件,其动臂安装开档尺寸的设计标准为900mm。若公差超出范围,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传统的先点焊再由机器人进行焊接的方法使得开档尺寸始终无法满足质量要求。
为解决这一难题,周勇展现出了他非凡的创新思维。他深入研究,提出了反变形操作的思路,并合理安排焊缝位置,采用对称于截面中性轴的对称焊接方法。为了验证新方法,他不断调整焊接参数和工件预变形量,仔细记录每一个系统参数,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力求找到最优解。经过数周的不懈努力,新的焊接工艺不仅解决了开档尺寸的精度问题,还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稳定性。最终,前车架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了100%,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焊接变形问题。
从无到有 手工编写产品程序
2024年6月,徐工重庆迎来了系列机具订单的激增。为了提高焊缝质量和生产效率,公司决定使用机器人进行机具焊接。然而当时大家都缺乏相应的焊接程序编程经验,这无疑给原本就复杂的任务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面对这一难题,周勇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从零开始探索。
周勇工作现场
为了不影响其他产品的生产进度,周勇利用班前和班后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编程工作中。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钉”在工作台前,一条一条地手工编写程序。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次试验的数据和心得。“如果这个参数行不通,就把它们记下来,下次不能再错。”周勇如是说。正是这种严谨和执着,让他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了机器人全焊动作编程,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还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
掩卷有感
“从手到心,以技艺立道。”周勇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缩影,更是新徐工人在生产一线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生动写照。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有梦想、有毅力,就能在任何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责任编辑:11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