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巨头”闯全球,三一靠什么开路?

2024/06/07 15:15三一集团

外贸的回暖给行业和企业带来新机遇。“拿下全球市场!”,是“吊装巨头”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的战略发展路径。

“至4月底,海外销售占比已经超过80%,销售额达13亿元。”一见面,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涛就向记者展示起傲人战绩。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下,以起重机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正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开拓多元化市场、练就全球化经营的本领,产品行销海外,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名片。

三一装备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全球第一吊”等标志性产品,展现我国品牌的强劲竞争力,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吊装巨头”闯全球,靠什么开路?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湖州吴兴高新区的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实地探访。

向数智化要竞争力,打通发展“任督二脉”

一排排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三一装备厂区,数百台起重机停放,构成一片“红色森林”。

戴好安全帽,三一装备行政综合部部长秦志胜带记者走进这座投资10亿元的“灯塔工厂”。

三一装备车间 共享联盟·吴兴 闵峰

三一装备车间 共享联盟·吴兴 闵峰

车间内,一座座重型设备间,AGV(无人搬运车)来去自如,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部件进行装配,配备自动焊枪的机器人按着红外线轨迹焊接,火花飞溅。从备料到焊接,从涂装到装配,各环节作业有条不紊。

作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装备提供商,从2012年正式在湖州投产以来,三一装备快速由10亿元销售额增加到峰值72亿元。近两年,稳定在45亿元的销售规模。

“三一装备很早就有一个销往全球的构想。”谢涛告诉记者。

在实施高水平开放政策、出口市场多样化调整以及外部需求回暖等积极因素的共同支撑作用下,记者发现,不少企业负责人正从高性价比、产业链优势、创新动能等维度分析,找出“闯”下全球市场,并实现“长红”的内生动力。

三一装备也不例外。作为载荷较重的一款工况设备,起重机制造商必须重视产品的合规性,符合海外的标准及要求。而想要突破出口赛道,需要以更严格的安全和质量标准,应对日益提高的市场准入门槛。

“数智化”,是三一装备进军海外市场,抛出的“利剑”。

“我们的零部件都很笨重,以前工人们围着机械设备爬上爬下,赶上生产繁忙时,生产线就容易打乱战。”秦志胜介绍,数字化改造,相当于为这头“大象”打通“任督二脉”,把肌肉、骨骼、大脑等都协调起来,组成了智能制造的有机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

“国之重器”出海,自带“名片效应”。为展示硬核实力,三一装备在产品质量上几乎达到“挑剔”的地步。

谢涛拿起一台起重机模型举例,起重机臂架之间的焊接焊缝是质量的核心。“红色臂架由一根根钢板拼接而成,交接处的焊接头需达到一级焊工要求,每个焊缝都需经过多次超声波探伤,检测是否有裂缝。”

图片

为保障质量,起重机部分焊机需要电焊工手动操作。共享联盟·吴兴 闵峰 摄

把焊缝做到“天衣无缝”,实则并非易事。钢板厚度达70毫米至100毫米,完成如此细微的焊缝,焊接机器人都做不到,需要电焊工手动操作,能达到如此工艺水准的电焊工行业内寥寥无几。为此,三一装备频下苦工提升焊接工艺水准,甚至从美国引入一位焊接专家,对焊接工作做全方位技术指导。

多维度创新突破,主机配件一道畅销海外

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第三次能源革命带来的技术窗口,科技创新推动下,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给出口带来更多“底气”。

三一装备展厅里,陈列着过往的战绩,时间轴上每间隔1至2年,就会创造新的吊装神话。自三一装备投产至今,湖州工厂累计生产、销售桁架臂、伸缩臂、多功能等各类履带起重机数量超1万台。其中,自主研发的SCC98000TM、SCC40000A、SCC36000A履带起重机,三次刷新世界履带起重机最大吨位纪录。

三一装备数智化生产线 共享联盟·吴兴 闵峰 摄

三一装备数智化生产线 共享联盟·吴兴 闵峰 摄

“当我们在为三一在国际舞台上呈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欢呼雀跃时,也看到德国的利勃海尔仍牢牢占据全球起重机行业第一品牌地位的现实。”谢涛说,以“鼎新”带动“革故”,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由之路。

每年将营业额的5%至7%投入研发,是三一装备雷打不动的惯例。“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研发周期已经从2年缩短至8个月。”谢涛告诉记者,近几年,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研发,引进多位海外高精尖人才,在基础科学、新材料应用、工法应用、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加快创新突破。

近两年,三一装备将突破欧美高端市场,视为攻下全球市场份额的重要一步。纯电动履带式起重机80TB是其拿出的拳头产品,产品一经下线就成为欧洲工程机械设备领域的“爆款”,海外市占率一举达到31%。

纯电动履带式起重机迈出国门的一小步,是背后7年的技术储备。能够匹配起重机动力的能源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都需要从零摸索。此外,还需要在一些“加分项”上下功夫,如集合多项创新技术,如超大容量电池,做到充电2小时,工作一台班;既能交流充电还能直流充电,充电无忧,还能一边充电,一边干活。

全球起重机领域,欧洲产品主打生态牌、美国产品与创新结合、日本产品的“精益型”深入人心,中国企业赢得国际市场靠什么?谢涛直言,靠的正是创新和品质。

过去两年,三一装备的品牌自信可凭实力说话:实现发动机、液压件、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并且国产品牌零部件也随同主机一道出海,成为“一带一路”新国货。

背靠完整产业链,让出海之路游刃有余

“产品在欧洲特别好卖”、“性价比高,让境外消费者实在‘难以抗拒’。”常常从外贸企业口中听到这几句话。

全球人工成本增加、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下,实则是中国完整的供应链产业链、产业体系,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产品极具价格优惠、交货周期短等优势。”谢涛举例,纯电动履带式起重机80TB自下订单到交付只需6个月,而国际同类企业至少需要12个月,且价格仅有竞品的70%。

出海拓市之旅,能够如此游刃有余。在谢涛看来,与其背靠全国产业门类最丰富、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集群有紧密联系。

俯瞰吴兴区高新区。由吴兴区高新区供图

俯瞰吴兴区高新区。由吴兴区高新区供图

三一装备所处的吴兴高新区,是浙江省唯一以物流装备为产业定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汇聚10多家行业龙头,关联智能物流装备企业470多家,产业集聚度达90%以上。

“70%的原材料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产业集聚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谢涛分析,谁能较好控制成本,谁就是赢家;谁能稳定体量,谁就能赚钱,这就是国内企业相对国外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

比如配重、路基板、拉板、焊接件等这些配套供应商都在企业50公里范围内,极大缩短的物流周期、降低采购成本。与此同时,通过链主企业的拉动,也提升供应链的品控能力,一起走出国门。

三一装载机车间 共享联盟·吴兴 闵峰 摄

三一装载机车间 共享联盟·吴兴 闵峰 摄

也正是看到产业的“聚合力”效应,“三一”落户吴兴15年间3次追加投资,每次均在百亿元以上,建起了起重机、装载机、登高机和研究院的“三机一院”物装产业生态。

“当前处于三一装备由大向强,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吴兴高新区的‘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式服务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保障。”谢涛为此点赞。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吴兴区政协副主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蔡宏杰表示,近两年,高新区全面落地全产业链增值服务,赋能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头部牵引”引进了20余家配套企业,实现上下游无缝链接。未来,将以更优营商环境构建万亩千亿产业矩阵,以“物流装备产业重点合作发展区”为新契机,凝聚推动物流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合力,为产业发展开启新未来。

内容来源:潮新闻 记者 孟琳 共享联盟·吴兴 钱民 沈晨霞

责任编辑:LuYu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三一挖机群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