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公布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2024/03/22 09:16工信微报

关于公布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

工信厅信管函〔2024〕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管函〔2023〕319号)要求,经企业自主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确定了 2023 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现予以公布。

附件: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4年3月13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责任编辑:LuYu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1.35万亿元!我国工业互联网迎规模发展期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也为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进入2024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速度将明显加快。 我国工业互联网迎规模发展期 经历了战略谋划、起步探索、快速推进,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迎来了规模发展期。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已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所有41个工业大类。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融合应用不断深入,产业生态日益优化。 数实融合“新基建”不断夯实。在网络方面,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体系基本建成。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跨省平均时延30ms以下,抖动1.4ms以下,丢包率为0。在标识方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二级节点上线超过330个,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标识注册量突破4000亿,标识日解析量超1.5亿次,主动标识载体已部署超3000万枚,服务企业超过40万家。在平台方面,“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基本形成。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达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9600万台套。在数据方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持续完善。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结构化数据超过9亿条,覆盖20个行业。在安全方面,协同高效、技管结合的安全体系同步构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超14万家工业企业。 关键技术“新突破”成果显著。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4T”融合技术体系;工业级5G芯片、模组、网关实现突破,工业级5G模组成本较商用初期下降90%,关键技术产品验收40余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上线70余个;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全年发布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7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90项、行业标准17项,关键标准累计已超100余项。 产业实践“新品牌”加速培育。首先,5G工厂在更广范围深入落地:遴选300个已建成的工厂,建设投资总额达97.3亿元,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5G工厂已覆盖25个国民经济大类;制造业5G工厂建设成效明显,生产能力提高24.0%,运营成本降低15.7%,产品质量提升6.8%,碳排放量减少11.6%,能源效率提升15.3%。其次,“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正式启动,成为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的有力举措,保持我国5G系统性领先优势的有效途径,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的有机载体。 应用赋能“新空间”日益拓展。工业互联网为千行百业赋能赋值赋智,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深入制造业研、产、供、销、服等各环节,加速创新驱动,支撑大国重器、服务绿色低碳、促进消费升级、保障安全生产、促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融通、助力运行检测等领域,有力促进产业“智改数转网联”。 合作共赢“新生态”蓬勃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千帆并进、百舸争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突破2500家,在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该领域全球最大的生态载体。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数连续7年保持增长,累计达到300家。 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驱动,对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技的进步、数的转型、碳的治理、链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如是说。 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实施标识“贯通”行动,再出台一批工业互联网细分行业应用指南,进一步优化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环境,促进规模应用。 二是加快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一批攻关成果产业化应用,再制定推广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进一步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产业基础。 三是加速生态培育,深入开展新一轮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遴选一批高水平国家级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政策、技术、标准、产品、服务等一体化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为促进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坚实支撑。 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迎三大走势 进入2024年,工业互联网领域将有哪些发展趋势?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提出,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三大趋势。 首先,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正在为产业赋能。人工智能的加入使得工业互联网应用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在生产模式中,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正在形成协同发展效应,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升级,并助力数字化转型。同时,工业互联网为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得以深化应用。 其次,工业互联网与5G的融合发展正在为产业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持。5G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性为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供了巨大的提升空间。随着5G基站的不断增加,5G应用已融入多个国民经济大类,其中,工业、矿业、电力、港口等行业成为5G应用的主要领域。同时,工业互联网也为5G创造了大量应用场景,推动了5G技术的更快发展。 最后,工业互联网与元宇宙的融合发展正在为产业带来全新的视角。元宇宙技术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基础设施、组织模式、经济体系、工业生态等方面实现跃升。通过元宇宙技术,生产过程可以得到实时监控和模拟,产品设计可以得到优化,设备维护效率可以得到提高,测试准确性和效率也可以得到提升。同时,元宇宙技术还可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详细]2024-03-01 09:22

工信部发文,为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提升工业企业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监管、数据安全产业支撑三类能力,明确提出11项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我国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普遍提高,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重点场景数据保护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数据安全政策标准、工作机制、监管队伍和技术手段更加健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人才等产业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关键指标包括: 基本实现各工业行业规上企业数据安全要求宣贯全覆盖。 开展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企业超4.5万家,至少覆盖年营收在各省(区、市)行业排名前10%的规上工业企业。 立项研制数据安全国家、行业、团体等标准规范不少于100项。 遴选数据安全典型案例不少于200个,覆盖行业不少于10个。 数据安全培训覆盖3万人次,培养工业数据安全人才超5000人。 工业企业数据安全意识和能力普遍薄弱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新型生产要素,与国家经济运行、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密切相关,保障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实施方案》时表示,2023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迈向新征程,工业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提质升级。在促进工业数据流通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大规模数据泄露、勒索攻击等风险形势日趋严峻,工业企业数据安全意识和能力普遍薄弱、地方主管部门监管工作缺抓手缺队伍、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总体看,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绕不过的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的基础和前提。”该负责人表示。 从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型工业企业的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是伴随着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开展起来的,更偏重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工作相融合,对数据安全保护的专项工作尚在起步阶段。而中小工业企业,因为本身工业互联网或者数字化水平和能力有限,在企业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方面只是通过简单的工控防护来进行,并未涉及专门的工业数据安全工作。 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虽得到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带来更为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工业企业必须构建一个坚实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提升数据安全监管能力 “工业数据安全监管是一个体系化的工作,涉及数据流转的全流程,因此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赛迪顾问总裁助理高丹认为,一是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小不一致、行业众多,监管既需要布局到每家企业,又需涉及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二是工业行业差异度很大,需要出台与各行业关联性很强的行业规范、标准;三是工业企业数据安全工作开展,既需要制造业行业的人才,又需要数据安全领域的人才。 《实施方案》从四方面规划了如何提升数据安全监管能力: 一是完善数据安全政策标准,具体包括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完善全流程监管机制、研制重点急需标准等任务,并鼓励地方积极制定相关政策。 二是加强数据安全风险防控,在做好风险信息报送与共享、组建风险分析专家组、动态管理风险直报单位库、建立重大风险事件案例库、加强风险提示等常态化工作基础上,打造“数安护航”专项行动和“数安铸盾”应急演练2个品牌活动,有效提升风险事件防范和处置水平。 三是推进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建设,统筹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加快推进“部-省-企业”三级监测应急等技术能力建设和协同联动。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工具库,为高效开展监管和保护工作提供规范化、便捷式工具服务等支撑。 四是锻造数据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明确提出规范事件调查程序,丰富取证方法和手段,完善执法流程机制和加强执法案例宣介与警示教育。推动地方主管部门将数据安全纳入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监管执法队伍。 工业领域既是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工业数据安全越来越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实施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加速构建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详细]2024-02-28 09:39

九部门联合:打造一批实现制造过程数字孪生的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

近日,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文中提出:围绕数字技术在提升产品合格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节能减排水平等方面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成效显著、实现制造过程数字孪生的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 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高效合成分离、纯净化冶炼、近净成形等典型应用场景,围绕数据挖掘、工艺仿真、过程模拟、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开展理论、模型、算法攻关,加速技术创新突破。 关于印发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工信部联原〔2023〕2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国有资产、市场监管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2024年1月16日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 (2024—2026年)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有资源能源密集、过程机理复杂、生产连续性强等流程性工业突出特点。近年来,我国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不断走向纵深,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仍面临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够、数字化转型基础差异大、建模仿真难度高、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不深入、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为推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问题导向、系统部署、分类推进,以提质升级、降本增效、绿色安全为最终目的,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强化软硬协同,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以产业数字化驱动全产业链业务变革,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高效化发展,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主要目标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重点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实现深度应用,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制造过程自主调控、运营管理最优决策水平大幅提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打造12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培育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等指标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提升至20%以上。 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数字化转型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制修订一批先进适用的数字化转型标准规范。推广应用100款以上数字化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优秀产品,培育10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设1个新材料大数据中心、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4个重点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个以上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础能力 1.夯实数字化基础。加强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采集、数据汇聚和数据质量管理等能力。开展基础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提高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据采集能力,重点围绕高温高压、多介质、多粉尘、高噪声、强干扰、密闭等复杂工况和特殊装备,科学合理布设高清摄像、高精度传感、高性能定位模组等采集设备,推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工业控制系统,加强实验开发、制造执行、分析测试、采购销售等信息化系统部署。规范数据接口、数据结构,加强全链条数据的集成汇聚和存储管理,构建统一数据湖。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强化数据清洗、数据加工、数据审计等能力,提高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用性。 2.完善网络化基础。引导企业构建泛在感知网络环境,支撑数据要素流动传输,实现设备互联、业务互联及产业互联。开展内网改造,加快5G、工业光网、Wi-Fi 6、工业以太网、北斗导航等新型网络通信技术在车间、工厂、矿山的广泛覆盖,打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不同环节“数据孤岛”,提高企业内部业务数据集成与协同水平。基于IPv6、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等技术打造高质量外网,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物流、产能、金融等产业资源数据开放共享,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配置。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开展关键装备、核心模型、重要产品、关键原辅料等要素的全网注册和数据解析,提升人、机、料、法、环互联互通水平。 3.强化智能化基础。加强重点行业智能装备、算力设施、模型算法的建设部署和推广普及,为数字化转型应用提供关键智能化支撑。加快无人运输车辆、作业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新型智能装备部署应用,推进催化、裂化、冶炼、熔铸、均化等重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显著提升生产过程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加强企业高性能算力供给,促进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协同,满足不同类型算力的业务需求,为海量工业数据实时分析提供高效经济的算力支持。提升流程模拟、工艺仿真以及基础物性数据库等工业软件普及程度,推动各行业内生产调度、工艺控制、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经验知识转化为模型算法,形成可在行业复制推广的模型库、算法库和知识库,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 (二)深化赋能应用 4.助力高端化升级。加快产品高端创新,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基于人工智能、高通量计算等技术开展材料成分设计、结构优化和性能预测,推动材料研发模式变革,强化关键战略材料供给,加速前沿材料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动生产过程高端升级,综合应用机器视觉质检装备、智能化在线监测分析仪器仪表、质量管控系统等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控,开展先进过程控制、计划调度一体化、质量在线监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应用,提高生产管控的精准性和效率效益。提升服务高端化水平,推广汽车钢、电工钢等供应商早期介入(EVI)“精品+服务”模式,研发应用预测式销售智能决策系统,打造协同共享的智能物流服务体系。 5.支撑绿色化发展。基于数字技术开展装备及工艺流程优化升级改造,促进减污降碳、节能增效。推动企业建设碳排放管控平台和重点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开展碳排放计算与碳足迹追溯,促进低碳发展。推动企业和园区加强数字化能源管控,开展重点用能环节的在线监测、运行优化与系统平衡,促进新能源应用和化石能源减量。鼓励建设环境管控平台,基于5G、无人机、遥感、自动监控、机器视觉等技术,对生产、原燃料和产成品运输、治污设施运行、污染物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厂区环境质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预警,实现环境智能化管理。推广低噪声工艺和智能化装备,涉异味园区及企业加强恶臭自动监测和风险防控。鼓励建设面向行业的循环再生资源交易平台,促进工业固废与各类副产品的交易流通与综合利用。 6.保障安全化生产。加快在线分析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等技术产品和巡检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安全应急装备的应用,提升面向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原材料生产工序车间、设备设施、库区罐区的快速感知能力。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安全管控平台,建立风险特征库、失效数据库及故障预测分析模型,开展关键设备、关键软件、系统运行故障及其衍生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打造超前预警预防能力。建设安全生产案例库、应急演练情景库等知识库,开展风险仿真、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基于评估模型和工具集,开展安全处置措施评价评估与安全事故追溯分析,增强系统评估能力。 7.实现高效化运营。推动企业从传统经验型决策管理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管理模式转变,面向市场需求预测、销售产品组合调配、采购配料优化、业财一体化管理等建立业务模型,提升企业经营分析、全过程预测以及市场快速响应能力,打造销售、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全链条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供产销全流程高效运营。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业务协同和资源优化,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打造面向企业全价值链、全资产要素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制造平台,实现制造能力、技术、知识、金融等共享、调度和优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效率。 (三)加强主体培育 8.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依托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和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现有试点示范工作基础,立足原材料工业特点和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选树行动。面向研发设计、制造执行、质量控制、设备运维、仓储物流、能源环保、安全管理等环节,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围绕数字技术在提升产品合格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节能减排水平等方面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成效显著、实现制造过程数字孪生的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面向资源勘探、采矿选矿、矿石运输、经营决策等全过程,建设一批资源管理数字化、生产管控智能化、生产流程少人无人化、安全管理集成化的智能矿山。围绕技术能力提升、业务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决策优化、提质降本增效,打造一批制造、管理、服务全流程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9.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原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建设数据驱动、可信交互的产业链协作平台,与配套中小企业共享智能设备、智能仪器、智能仪表、数字化软件、工业APP等数字技术产品,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平台、物流等资源。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分享智能场景、智能工厂建设经验,为中小企业在绿色冶炼、精密加工、高效热处理等环节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强化与大型企业的专业化协作,加强数字技术、产品、装备供应链配套支撑。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促进原材料工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10.推进产业园区智慧化建设。充分运用5G、标识解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加强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园区数字化基础能力升级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基础设施、资源能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共享共用。引导园区将数字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深度融合,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应急管理、物流管理等重点环节的智能预警与分析评价,推进行业耦合发展,提升园区发展与管理水平。推动数字化协同制造、共享制造在原材料工业集聚地区规模化发展,构建数实结合的产业集群发展新生态。 (四)完善支撑服务 11.加强技术创新供给。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高效合成分离、纯净化冶炼、近净成形等典型应用场景,围绕数据挖掘、工艺仿真、过程模拟、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开展理论、模型、算法攻关,加速技术创新突破。研制一批技术领先、性能优良的大型PLC、智能化仪器仪表、智能阀门等标准化产品,开发一批先进适用可靠的工程数字化设计与交付、高级计划调度排产、智能化过程控制等高端工业软件和工业APP,依托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等工作,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加快原材料智能制造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整合优化重组。分行业建设原材料工业制造业创新中心,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数字化转型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通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 12.强化人工智能驱动。探索建立原材料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之间的需求匹配和创新协同机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原材料工业。推动将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生产调度优化、过程模拟仿真、运营管理决策、安全管控等典型场景,催化一批低成本、高价值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培育若干技术能力强、服务品质优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建设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业数据集,基于现有通用大模型技术底座进行定制化开发训练,构建细分行业大模型,面向新材料研发、供应链优化、大宗商品价格预测等应用需求,加快大模型技术深度创新。 13.增强公共服务支撑。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重点打造涵盖技术创新转化、产业生态建设和数据要素赋能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在重点行业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开展系统性解决方案及轻量化工业APP等技术产品研发及测试验证、解决方案供需对接、数字化诊断咨询等,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和效能评估、进园区和专家行等公益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构筑多层次、相互协同的新材料数据资源体系,形成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生产组织模式、产用衔接模式。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原材料行业分中心,围绕行业核心业务汇数用数和赋能服务。推进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支持有条件平台向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化升级,重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运行优化、能源管理、设备运维、环境保护、安全管控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 14.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建立完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科学识别和判定企业网络安全级别,落实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安全防护措施,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演练,实战化检验提升重大风险防御和处置能力。持续完善全流程数据安全工作机制,研制细分行业重要和核心数据识别细则等标准规范,加强宣贯培训,落实重要数据识别备案、安全防护、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要求,全面提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鼓励研究机构、数据交易所、重点企业合作建设面向细分行业的可信数据空间,保障企业间数据流通的安全、可信、可控。推动企业建立工控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技管结合,切实提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落实工控安全主体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各地区加强与本工作方案的政策衔接,推动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把手工程”。加强原材料行业数字化转型监测,组织定期开展评估。成立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强化对“智改数转网联”重大问题和决策的智库支撑。成立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落实相关重点任务,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评估等服务。征集遴选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典型场景、解决方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二)加强政策支持 研究制定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清单,用好现有专项资金渠道,统筹支持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围绕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遴选一批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将先进适用技术纳入支持范围,通过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强化金融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三)加强标准建设 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绿色安全等,持续完善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面向行业特色需求的新型工业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标准制修订,打造一批覆盖智能采选、无人浇铸、管网优化、窑炉控制等典型场景的应用标准,制定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与成效评估标准。强化标准体系与计量测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的衔接,加大标准宣贯力度,促进成熟标准落地应用。 (四)加强人才引育 开展原材料工业数字化领域重点人才需求摸底,推动建立重点人才和专家信息库。加强人才培养规划布局,支持企业设立“数字化转型首席设计师”“首席数据官”,依托国家相关人才培养工程和攻关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骨干人才,以及一批既懂原材料工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依托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加速培育数字化转型急需紧缺的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引进数字化转型海外高端人才。 (五)加强宣传引导 支持地方举办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发布重大技术成果和典型案例。加强行业数字化转型学习培训和对标引导,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水平,推动经营管理理念和转型发展理念变革。鼓励行业协会学会举办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评选表彰优秀人才和团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官方门户网站、行业协会、专业智库等渠道作用,强化对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和成效的宣传报道。 来源:智能制造IMS[详细]2024-02-22 14:22

2024年各省市的工业互联网就这么干!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近日,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布2024政府工作报告,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在报告中,31个省市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业互联网等提出明确目标,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北京市 推动人工智能模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在政务、医疗、教育、工业、生活服务等领域应用,保持人工智能研发应用领先水平。 天津市 加快“智改、数转、网联”,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联合组建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建成一批面向工业行业共性化典型应用场景,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数字赋能。新建1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5G全连接工厂。 上海市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率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重庆市 健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深化数字化装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施“机器人+”行动,扩大“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启动5个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新建5个未来工厂、10个智能工厂和100个数字化车间,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河北省 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20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全面推动十万企业上云工程,加快石家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聚焦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布局完善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 山西省 发挥省级技改资金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新型工业化投资力度。实施数智强晋示范工程,推动5G和标识解析应用在实体经济中贯通推广,建设一批产业数字化转型、民生智能化应用标杆项目。推动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医疗影像、气象数据服务等行业云平台建设。 辽宁省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推进20个以上5G工厂、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500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百个。 吉林省 围绕智慧农机、现代种业、卫星数据应用服务、新型工业化等领域部署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尽快取得新突破。实施“万企上云”工程,推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黑龙江省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锚定产业升级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动产业全面振兴。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建设省级智能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41个。 江苏省 更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以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特色化行业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标杆,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启动实施全覆盖。 浙江省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工业“智改数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5%。 安徽省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建设中国建造(安徽)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智能建造和绿色建筑,培育发展特级资质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高地建设,完善提升羚羊等国家级“双跨”平台功能,新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以上。 福建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江西省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科教强省战略,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山东省 发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胜软云帆等国家级“双跨”平台作用,新培育5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0家“产业大脑”,打造典型应用场景100个。新建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河南省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 湖北省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达到万亿规模。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湖南省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智赋万企”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步伐,数字经济增长15%。 广东省 制定新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引导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进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布局重大科技、科教、产业技术等创新基础设施。 海南省 加快推进5G、算力、国际通信海缆等数字新基建。丰富游戏出海、卫星数据、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探索跨境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在特定区域开展“两头在外”数据加工业务。引导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数字大健康、数字创意设计、关键核心零部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力车联网、卫星互联网、通用AI等新赛道,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8%。 四川省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支持成都建设全省首条智能驾驶示范道路。 贵州省 加快打造全国算力高地。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人工智能训练基地。做大智算中心集群,智算芯片达到20万张,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算力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广泛深入推进数智赋能。三次产业规上(限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90%以上。加快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加快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新兴数字成长型企业突破800家,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云南省 做好开发区国家公告目录修订,加快培育7个千亿级省级开发区,做强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 陕西省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重点产业链群做优做强做大,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充分发挥国家超算中心作用,深度拓展数实融合空间,加快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入实施中小企业“赋能、赋智、赋值”专项行动,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打造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样板100个。 甘肃省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实施“六大行动”,打造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升级版”,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 青海省 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拓展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千直联点应用支撑能力,建设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基地,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内蒙古自治区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科技兴蒙”2.0版,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工作方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落实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实施“1+7”政策体系。 宁夏回族自治区 加力推进新型工业提质增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大力推动“工业强区”“质量强区”建设,围绕“九化”转型升级,启动“工业及制造业双倍增行动”,力争到2030年实现“两个翻番”。实施产业数字化质效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数字+”“数字×”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升级计划、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计划,新建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55%,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着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算力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南宁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柳州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 西藏自治区 制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规上工业和数字经济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详细]2024-02-20 10:38

柳工七识科技获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3星级认定!

近日,经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现场评估审核,广西七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七识科技)获工业互联[详细]2024-02-06 08:59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