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2023/12/31 22:28中国政府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要闻

要闻

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规〔2023〕2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监管局,中国证监会各派出机构,有关中央企业:

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为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基础和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制造业已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优势,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领域,为有效应对外部打压、世纪疫情冲击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近80%,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不牢,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面临较大挑战,需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坚持先立后破、有保有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优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制造业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鼓励面向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制定先进技术转化应用目录,建设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势领域锻长板,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完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支持传统制造业深耕细分领域,孵化新技术、开拓新赛道、培育新产业。持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完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制度,科学细化项目管理目录,避免对传统制造业按行业“一刀切”。

(三)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企业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薄弱领域,加快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强化传统制造业基础支撑体系。深化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产品技术互动发展,支持企业运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实施技术改造,扩大创新产品应用市场。

(四)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聚焦消费升级需求和薄弱环节,大力开发智能家居、绿色建材、工艺美术、老年用品、婴童用品等领域新产品。推动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加高端产品供给,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实施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建设,持续保护老字号,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高端品牌。推动传统制造业标准提档升级,完善企业技术改造标准,用先进标准体系倒逼质量提升、产品升级。

三、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推动智能制造

(五)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支持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推广应用新型传感、先进控制等智能部件,加快推动智能装备和软件更新替代。以场景化方式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探索智能设计、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标杆。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在中小企业先行先试。完善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等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贯标,提升评估评价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构建发展良好生态。

(六)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鼓励龙头企业共享解决方案和工具包,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和产业链资源共享。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和平台作用,支持构建数据驱动、精准匹配、可信交互的产业链协作模式,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产品溯源等应用,建设智慧产业链供应链。支持重点行业建设“产业大脑”,汇聚行业数据资源,推广共性应用场景,服务全行业转型升级和治理能力提升。

(七)推动产业园区和集群整体改造升级。推动国家高新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共享制造模式,实施整体数字化改造。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和产业链协同化,提升综合竞争力。探索建设区域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提供海量数据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开发等服务,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探索平台化、网络化等组织形式,发展跨物理边界虚拟园区和集群,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四、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

(八)实施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落实工业领域和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开展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完善跨区域产能置换机制,对能效高、碳排放低的技术改造项目,适当给予产能置换比例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应用非粮生物基材料等绿色低碳材料。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体系,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增长,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

(九)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开发推广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制修订一批低碳、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促进资源节约和材料合理应用。积极培育绿色服务机构,提供绿色诊断、研发设计、集成应用、运营管理、评价认证、培训等服务。发展节能节水、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等绿色环保装备。强化绿色制造标杆引领,带动更多企业绿色化转型。

(十)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分类制定实施战略性资源产业发展方案,培育创建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原生资源利用水平。积极推广资源循环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家电、废旧纺织品回收处理综合利用产业,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推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在工业固废集中产生区、煤炭主产区、基础原材料产业集聚区探索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模式。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提升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

(十一)强化重点行业本质安全。引导企业改造有毒、有害、非常温等生产作业环境,提高工作舒适度,通过技术改造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增强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加大安全应急装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在民爆等高危行业领域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支持石化化工老旧装置综合技术改造,培育智慧化工园区,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和长江经济带沿江化工企业“搬改关”。

五、推进产业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十二)促进行业耦合发展。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等产业耦合发展,推广钢化联产、炼化集成、资源协同利用等模式,推动行业间首尾相连、互为供需和生产装置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大力发展生物制造,增强核心菌种、高性能酶制剂等底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分离纯化等先进技术装备水平,推动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加快融合应用。支持新型功能性纤维在医疗、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搭建跨行业交流对接平台,深挖需求痛点,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产品跨行业交叉应用,拓展技术产品价值空间,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十三)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新场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深化。推动工业设计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设计优化和提升,创建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和行业性、专业性创意设计园区,推动仓储物流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增强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培育创新生产性金融服务,提升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水平。

(十四)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根据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制造业转移发展指导目录,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结合产业链配套需求等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承接转移承载力,差异化布局生产力。在传统制造业优势领域培育一批主导产业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支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等载体作用,推动技术、装备、标准、服务等协同走出去。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和重大问题研究,推动重大任务和重大政策加快落地。各地区各部门协同联动,鼓励分行业、分地区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出台配套政策、抓好推进落实,形成一批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政策宣贯、行业监测、决策支撑和企业服务。

(十六)加大财税支持。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支持加快智改数转网联,统筹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培育和评定,按规定充分享受财政奖补等优惠政策。落实企业购置用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抵免政策,引导企业加大软硬件设备投入。

(十七)强化金融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相关再贷款,为符合条件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资金支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等政策作用,引导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优化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加大传统制造业股权投资支持力度。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技术改造或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

(十八)扩大人才供给。优化传统制造业相关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专业设置,全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鼓励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长效机制,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推进新工科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面向传统制造业领域培养一批数字化转型人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和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税务总局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

2023年12月28日

责任编辑:Roy Zheng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90%的传统制造业利润低微,工业互联网的历史机遇来了!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从工业基础薄弱变成了[详细]2020-03-24 09:19

山东临工:扬智能创新风帆 助力山东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过去,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偏重于粗放的、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行业发展不可持续。 近日,“高质量发展看山东——第十四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走进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借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风,这家传统重工企业快速走上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据介绍,山东临工是以生产装载机、挖掘机、路面机械等三大类产品为主的生产机械生产制造类企业,是中国三大工程机械出口商之一。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行业产能过剩、结构趋同的严峻挑战,山东临工也面临着挑战与变革。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行业竞争,山东临工技改投资不再偏重于厂房、设备、基建、用工等有形的硬性领域,而是聚焦于增强战略竞争力、提升创新驱动力的软性投资,投资更有针对性地集中于基础研究、自主研发、信息化建设、两化融合、智能化改造、高技能人才培育、高端人才成长等软性领域。据山东临工总经理助理徐进永介绍,如今在临工装载机、挖掘机等总配车间,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我们车间每个班组都配备了装配可视化系统,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着组装机器的实时力矩,它的旁边还标有标准力矩供工人对照。在可视化系统的下方,一台台载满组装配件的AGV智能物流运输车按照既定路线来回穿梭。” 随着临工自主研发的AGV的投入使用,临工13个装配车间原有的76台运输叉车也全部被取代。“在没有使用AGV前,车间都需要提前备货,各类零部件将车间堆的满满的。”徐进永说,AGV使用后,系统可以设定每天所需配件,不再需要提前备货,这样算下来,可以为公司节省两亿元左右的现金流。目前全厂共有130台这种运输车,这个数量在全国同类企业中遥遥领先。 此外,山东临工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9家单位作为发起人,共同创立了“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开启了工程机械大数据应用的先河。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建立了疲劳分析模型、流体仿真模型、人机工程模型、虚拟装配模型等产品研发数据模型,提高了整机能效,增强了产品可靠性,提高了设计一次成功率,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显著提高了研发效率。 今年前4个月,山东全省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均增长7.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新型化、智能化、自动化装备和高端信息电子产品成为新增长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经济稳定向好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速积聚。[详细]2018-09-18 09:47

徐工集团总经理杨东升: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三个质的突破

5月18日至21日,2017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河北廊坊举行,会上举行了“大智移云产业发展[详细]2017-05-25 09:15

工信部最新出台《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

一、生产企业的设立和布局 (一)新建、改扩建轮胎翻新加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新建企业要有较为稳定的旧轮胎供应渠道,包括与轮胎使用单位签订轮胎翻修协议及与有资质的旧轮胎回收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加工其回收的可翻新旧轮胎。 (二)轮胎翻新加工企业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及用地标准。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建轮胎翻新企业;已建的轮胎翻新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逐步退出。大中城市、居民集中区、疗养地等区域设立的轮胎翻新企业,不得从事生胶加工、翻胎材料生产活动。 二、生产经营规模 (一)已建轮胎翻新加工企业,轮胎翻新年综合生产能力不得低于20000标准折算条(翻新轮胎折算成9.00-20条数,下同)。新建、改扩建的轮胎翻新加工企业,年综合生产能力不得低于30000标准折算条。 (二)企业应具有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翻新轮胎的技术、工艺及配有相符的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并具有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配套的检测设备。 三、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 (一)资源回收利用 对轮胎翻修过程中不能翻新再制造的废轮胎应由有资质的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对切削打磨下来的橡胶边脚料和橡胶粉必须100%回收。企业自身如不具备橡胶下脚料利用条件,由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加工再利用。废轮胎及边角料、橡胶粉不得擅自丢弃、倾倒、焚烧与填埋。 (二)能源消耗指标 轮胎翻新加工的能源消耗限定为:预硫化法翻新轮胎综合能耗低于15千瓦时/标准折算条;模压法翻新轮胎综合能耗低于18千瓦时/标准折算条。 四、环境保护 (一)新建、改扩建轮胎翻新加工项目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评价文件,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建设与项目相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并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二)废气和粉尘 在生胶加工、翻胎材料加工及轮胎翻新过程中所有产生粉尘的作业区,均应配备除尘及烟气净化装置。各种供热锅炉均应配置先进的除尘装置与烟气净化装置,废气排放应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凡已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应执行地方标准。 (三)废水 废水排放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凡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应执行地方标准。 (四)废渣 新建企业要设有专门的废胶料、废轮胎与橡胶下脚料存放处置场地,并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五)噪声 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六)国家发布行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后,按新标准执行。 五、防火安全 企业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各项规定。生产厂房、仓库、堆场等场所的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生产与使用溶剂的生产区域应符合相关防火、防爆的要求。 六、产品质量和职业教育 (一)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检验部门和专职检验人员,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健全、检验数据完整,具有经过检定合格、符合使用期限的相应检验、检测设备(包括翻前检查和翻后检验)。 (二)产品质量应符合《载重汽车翻新轮胎》、《轿车翻新轮胎》、《工程机械翻新轮胎》等相关标准要求。对翻新后的轮胎应进行充气高压检查,以确保翻新轮胎的出厂质量。 (三)企业应建立可追溯的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档案,包括修补、翻新及检验过程中翻新轮胎所使用的原材料与配件、各工序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客户翻新轮胎产品及翻新轮胎的销售流向等信息。 (四)企业应建立职业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工程技术人员、工人技师和生产工人应定期接受培训与继续教育,建立职工教育档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轮胎翻修工必须经过职业培训,持证上岗。 (五)应制定翻新轮胎产品“三包”规定。轮胎翻新加工企业应严格执行产品“三包”规定。待相关条件具备后,适时考虑实行翻新轮胎产品强制性认证。 七、安全生产 (一)企业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和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二)企业应具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职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和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检查制度。 (三)企业应有安全防护与防治措施,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器材与设备,避免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机械伤害。对可能产生粉尘、烟气的作业区,应配备职业病防护设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四)生产区、胎体存放区内严禁烟火,不得存放任何易燃性物质,并应设置严禁烟火标志。 (五)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达标。 八、监督管理 (一)新建、改扩建轮胎翻新加工项目应符合本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本准入条件的现有轮胎翻新加工企业,在准入条件发布2年之内,要通过技术改造、优化工艺等方式,达到准入条件提出的产品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等各项要求。 (二)县级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当地生产企业执行本准入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配合当地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及环保部门加强对轮胎翻新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 (三)轮胎翻修相关协会要加强对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研究;组织推广应用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材料;建立符合准入条件的评估体系,科学公正地提出评估意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监督和规范管理工作。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定期公告符合本准入条件的轮胎翻新加工企业名单。不符合本准入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轮胎翻新加工经营活动。 (五)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可依据本准入条件制定相应的配套监管办法。 九、附则 (一)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轮胎翻新加工企业。 (二)本准入条件自公告之日起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详细]2012-08-21 11:08

政策支撑 工程机械液气密迎来投资增长期

沙宝森作为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理事长,近期却频繁在工程机械行业交流会现场出现。 而这一切都与《基础零部件专项实施方案》有关。 10月下旬,在工程机械高端液压件协同工作平台筹备机构成立会上,沙宝森说,我国液压件长期以来被国外制造商控制,而国内过去对此重视不够。国家出台的振兴规划提到要实现主机与配套同期发展,给了业界以极大的信心。他认为“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就在眼前。” 锁喉之痛 “我们出口的是血汗,进口的是眼泪!” “做这一行很难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在寂寞中坚守。” 沙宝森曾经说过这两句话,记者现在回味起来仍颇有感触。确实,近几年来,我们在报道机械子行业的整体状况时,发现很多人都习惯用“大而不强”来形容行业的现状。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现在业界已经有了共识:在于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装备制造业基础薄弱。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外媒也称赞说中国是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奇迹。但现在行业人士也在反思,我们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自己究竟得到了多少实惠? 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前几年曾有机构做过调研,说是工程机械行业利润的70%给了进口零部件。 且不论这一数据是否完全精准,但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进口零部件占据了工程机械整机成本的比重不容忽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关键部件的及时供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产销。换句话说,企业或者行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 沙宝森介绍说,在工程机械液压件、发动机、电控系统这三大核心零部件中,液压件是卡在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喉咙里最为尖利的一根鱼刺。我国制造的十几万台挖掘机近一半零部件依赖进口,而国产设备因关键零部件技术薄弱,与世界知名品牌同台竞技时明显处于下风。因此,在工程机械领域,有“得铸造者得液压,得液压者得天下”的说法。 实际上,除工程机械行业外,我们整个机械行业或多或少在关键部件上都有一种被“卡脖子”的挫败感。比如高铁设备用轴承绝大部分仍依赖进口;汽车、工程机械、煤机和大型农机等的高端齿轮传动装置也大量进口,且进出口逆差逐年加大;在模具领域,制造业急需的精密、复杂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具等,仍大量依靠进口。 众所周知,轴承、齿轮、模具、液压件、气动元件、密封件、紧固件等都属于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键基础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可靠性等因素,也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是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关键。从某种程度来说,当前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的发展水平显然已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d1cm#page# 合力破局 在记者看来,关键基础件依赖进口折射出我国基础技术的落后,而这也成为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开拓高端市场、打造知名品牌的根本原因之一。 沙宝森介绍说,过去重主机轻配套的观念使得基础件跟不上主机的发展步伐,但在“十二五”规划中,强化基础战略已成为机械工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要求主机和配套同步发展。 “应该说,液气密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就在眼前。而《基础零部件专项实施方案》的推出更让行业充满了期待,不仅仅是政策、资金、项目,更需要切实的‘名份’、观念的转变及实实在在的举措。” 沙宝森告诉记者,目前在液气密领域的投资剧增,不小于300亿元,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下达项目的投资也在百亿元以上。他认为液压件发展过去量的积累不够,但相信未来在各界的关注和热情参与下,工程机械高端液压件势必会加速量变到质变的进程。 但由于液气密行业中企业多属中小企业,家族企业比重大,资金、技术力量有限,管理相对落后。企业都忙于在产品的中低端市场上厮杀,产品同质化、难以拉开档次,因此往往会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企业之间越搞价格战产品越便宜,越便宜利润越低,收益越少越缺乏进军高端市场的能力。 “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唯有通过联合重组。”沙宝森的观点是,无论联合也好,并购也罢,总之要实现重组。因为流体传动产品无论是液压、气动还是密封都属于基础件,具有量大、面广、品种多、成套性强的特点,依靠单一一个企业肯定行不通,世界上也没有这种先例。 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博世力士乐、派克、伊顿这些行业巨头都是大的集团,下辖很多工厂,每个工厂实行专业化生产。像流体传动产业这种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有规模才能有效益,因此走联合重组之路是必然也是顺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但真正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行业的重组并不容易。因为液气密行业长期以来对外开放对内封闭,传统的“诸侯经济”、“地方割据”局面已经形成。反之跨国公司通过在国内实施并购战略特别是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的并购,能最快地获得市场控制权、技术发展权。 那么在这种境况下产品如何实现高端之路?现在看来,政府方面不仅有了政策扶持,如果《基础零部件专项实施方案》正式实施,立项资金也有了保障。因此重点就落在了主机厂和基础件制造企业这双方上。 在沙宝森看来,主机厂要把基础件的问题当作自身的问题。当前,主机企业在生产上受到国外基础件企业的诸多限制,和国内基础件企业携手共进既是对我国基础件产业的支持同时也有益于自身的发展。 对于目前的主机厂构思自己上液压件项目或“包养”液压件生产企业的形式,沙宝森表示不推荐这种方案。他认为,首先这会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其次液压件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成套性强的产品,规模生产才能有效益,短期内不可能建设得好。因此两者应结成战略联盟,而不是依附、附属关系。 而对基础件企业而言,基础件是为主机配套的,是基于主机平台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基础件企业要参与主机产品开发过程,全面了解主机的技术发展要求和工艺要求。 如果主机企业对国产基础件积极支持,对新产品的寿命试验提供时间、机器和场地。这样形成战略同盟的关系,才能使得双方互利互惠,携手前进。 沙宝森说:“由于各种原因,行业内原有的共性应用技术资源几乎消失殆尽。而国外制造商正在以各种方式竭力维护原有的市场秩序和格局。在这种环境下,没有使命感、责任感、定力和创新精神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他告诉记者,中国流体传动产业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无疑会面对许多坎坷、艰难。但他有一个信念: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也未必难。[详细]2011-12-30 10:1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