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中国制造业,正在以“人”为进

现代工厂的想象是怎么样的?拥挤的、昏暗的车间应该得到彻底的改造,明亮宽敞、机械自动运作的流水线应该成为基本配置,甚至可能有“智能大脑”,监测着工厂的运作,帮助人类做出决策。

这样的想象已经变为现实。蒸汽的余烟已远远飘散,电气早已融入骨骼,信息成为燃料,助推着智能化生产铺开,全球制造业正走在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

早在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为大幕渐起的工业4.0时代遴选“灯塔工厂”——代表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引路者”。2023年1月13日,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公布,中国以坐拥50家的实力位列全球榜首。

三一重工参加行业展会

三一重工参加行业展会

“中国智造”巍然崛起,这几年间,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已逐步在转型中的企业里得以应用,在中国,“机器繁忙、工人寥寥”的智能化生产图景已见雏形。

走实“生产数智化”的一步后,头部制造企业们正在推进“组织数智化”,让庞杂的生产信息、庞大的组织架构能够顺畅的调动起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势力“蔚小理”、家电巨头海尔、机械制造龙头三一集团等上千家制造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飞书帮助组织进化,“中国制造”在以人为进,用更灵活的组织身法加速“中国智造”。

打通数据孤岛,

给信息宝矿装一个入口

三一重工,我国的龙头重工企业,全球重工行业唯二的两家“灯塔工厂”都在它旗下,最近被认证的是它的“18号工厂”。

三一集团这家坐落在长沙经开区的工厂,里面配置了8个柔性工作中心、16条智能生产线、375台全联网生产设备,AGV自动运输车在整齐排列的生产线间穿梭,结实的机械臂通过视觉传感系统“张飞穿针”般组装着精密工件。

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

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

“18号工厂”在改造以来,产能提升123%,人员效率提升98%,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9%,这大幅降本增收背后,是生产要素的全连接——这有赖于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作为底座的数智化改造。

这些细致海量的实时数据,让管理者隔着屏幕也能对研产供销服的动态了如指掌,但当信息走向过载的极端,便会变为负累。最多的时候,仅在三一集团内部就有 750 多个 APP 同时运作,三一重卡智能化研究所所长何琪一度为繁琐冗杂的管理APP而头疼。

“我每天需要查看不同的APP上有无属于我的审批节点,一个一个查很容易会拖延项目进度。” 在那段时间,何琪最害怕的就是看着手机桌面上无数个公司软件堆砌出来的信息迷宫,技术创新的火花都在信息入口的寻觅和切换间熄灭了。

对于三一这个业务数字化完善的企业而言,一个能将各自为政的软件平台整理起来的一体化协同底座是最急需的,2021年飞书的到来解了燃眉之急。

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

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

引入飞书后,三一的日常沟通、开会、工作记录等工作沟通流程终于集成在一个软件上,同时这个协同统一入口还接入了几百款三一自研应用和第三方应用,统一推送通知,庞杂的迷宫终于有了清晰的路标。

由此,效率的提升肉眼可见。不仅是减少操作手续节省了时间,更是不同部门间壁垒破除、联结成一个通畅的“数字孪生体”带来深层的提速增效——事情更容易做对,对公司造成的浪费减少,效率就上去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运维等部门能够及时紧密沟通,并行快速推进项目落地成为可能,效率也上去了。

数据孤岛,正是制约制造业进一步释放生产力的重要难题,机械制造“巨无霸”三一集团借助飞书的一体化打通了散落在各系统的信息,跨过了这道坎;其他领域的制造企业,在生产一线的业务场景里,也需要好用的信息集纳工具。

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

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

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新松,也用飞书的多维表格替代了传统的纸质工时填报单,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不再分散,在软件的自动集纳下,负责人能一眼看到各人的工时汇总情况,能实时调整后续工作安排和成本控制。

不同的事业部也利用轻量的多维表格达到了传统沉重系统的项目管理效果:硬件交付用主数据表、项目管理表、人员信息表三张表做到多项目全流程管理;工业机器人部门通过需求表单、优先级看板、bug追踪记录表等完成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

统一入口、统一看板,带动各部门的信息快速汇集到决策者的设备上,而当管理层需要进行快速部署时,这就需要信息传输网络能够像毛细血管一样运作,精准便捷地触达到特定个人。

像毛细血管一样运作,

通知到人

在三一重卡,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测试中发现异常后,能立即反馈修正更加重要。现在,何琪和同事在进行辅助驾驶路面测试时,通过使用飞书会议,路面的测试数据能实时传回后方,研究员也能即刻分析数据并指导现场的工程师修正问题。

研究员分析数据

研究员分析数据

异常被迅速扼杀,这对制造业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生产时,生产线几分钟的故障都能造成数以万计的损失。“我们的设备故障要求在半个小时内,甚至有的设备故障要求在10分钟之内得到响应和处理。”深谙异常威力 ,三一重工智能制造总部副总监刘岩强调这个“疾慢如仇”著称的企业对异常解决的时效要求。

能做到三十分钟,甚至十分钟内解决生产故障,和测试时一样,最大的秘诀是能迅速通知到人。18号工厂中,安装着庞大的全天候抓拍摄像头矩阵,一旦画面中出现不符合“6S”体系要求的情况,异常消息将推送给6S专干,再经由他们判断通知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就算是一张废纸,也能够被识别出来,能够被及时清理”,问题识别、责任到岗,异常问题快速被解决。

6S现场处理

6S现场处理

在其他企业,也有借助飞书搭建的这类异常通知和解决机制:结合MES及传感器,一所ODM企业能将异常一键通知到人,再结合远程调控和一键拉群的快速协同能力,人机协作消除故障;新松则利用飞书多维表格,定位设备信息、自动汇总点检状态和设置自动预警,打造真实、高效的安全管理闭环。

而这条能通知到人的“毛细血管”般的信息流,远不止在遭遇问题时才发挥作用,可即时通讯的一体化协作平台,能够真正地打破物理空间的区隔,减少线上沟通的磨损。

疫情给依赖线下的制造行业带来挑战,但三一集团反而借势转型,一改每天四次打卡的传统工作制度,走向远程办公。2021年7月至 2022年7月期间,三一的远程办公次数达 140,000 余次,组织运作更灵活更高效。

图片

如果需要海外协同,飞书甚至能帮忙打破语言壁垒,真正做到无远弗届。元器件制造企业瑞声,全球化布局下产生了销售、技术、研发人员跨国交流的业务需求,飞书的时区同步显示功能能帮助跨国人员挑选更合适的沟通时间、同步翻译功能能降低外语沟通的难度、飞书文档等协作工具让数十国研发人员同平台协作成为可能。一个好用的协作平台,使得相隔万里的每一次点对点沟通也没有障碍。

有了通畅的信息流转渠道,每一个员工都能被真正连接入公司的组织网络中,每一份基层的声音都能激起涟漪,最终掀动企业转型改革的浪潮。

工业数字化转型,

最终需要“以人为进”

通过如渔网一样捕捞各种细致的信息,又通过像毛细血管一样将各类指令分发到末梢,三一重工、瑞声科技、新松等制造业顶尖玩家正在依靠飞书这个一体化平台向灵活敏捷型组织进化。

硬件升级、软件装配、机制搭建,但三一集团远不满足于此,在这家企业眼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学习和转型。

在三一汽车起重机公司有一位从蓝领走上来的中层管理,制造部长李大为十年前只是一个装配电工,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中,他走到了这个位置。他经历着十年来制造业的变化,更深切感受到在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人力大部分被机器替代,一线员工的“自我充电”和转型比以往更重要,自己的奋斗经历不应成为“神话”,而是新工人可复刻的成长进路。

在三一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学习和转型

在三一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学习和转型

一直以来,人才短缺是制造业转型的难题,而面对这种短缺,不应只想着招徕更多高端技术人才,更有价值的变革方案,应该是思考如何让组织里的每一个普通员工都能熟悉、习惯和喜爱上数字化作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将人工“翻新”人才。

三一集团引入飞书,正是为了给5万人提供一个数字化时代称手的生产工具,帮助他们在传统的工作流中开凿出捷径,优化掉冗余的劳动。同时,集团也希望通过统一的数字化协作工具,以OKR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和企业更加紧密相连,让所有人力往一处使。

“OKR让过去的单一执行变成‘我要思考’,各层级沟通更充分,这对企业文化的转变是影响巨大的。”三一集团国际化人力资源部长杜佳林解释。逐层分解的关键目标,在各个层级进行对齐,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集团发展的关联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个人往同一个方向给集团输送能量。

图片

而三一对数字化转型激发员工潜力的期待还不止如此,他们希望赋能员工的成长。

让一线工人掌握先进技术,成长为一个工程师,是三一集团的长远期盼。“但是这对于很多一线的‘大老粗’们来说,学习进修并不容易,他们对枯燥的培训比较反感。”李大为体察到一线工人学习转型的难点,而高层也留意到这一点。在思考如何破局时,决策者敏锐地发现到飞书正好适用于知识管理——

知识碎片化、图像化、实操化切割,通过飞书文档共享,让一线工人随时轻松触及知识;但同时,飞书有可以把这些智慧结晶沉淀下来,形成一个不断更新的重工知识富矿。

图片

飞书成了一所“大学”,李大为也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员工主动地学知识,甚至向他“提需求”,让他系统解答数字化业务中的技术难题。

通过知识库的搭建、全员学习氛围的培育,三一集团离“3000亿销售额、3000名工⼈、30000名工程师”的“三个三目标”更进一步。“三个三目标”是要将现在的人才结构翻转过来,这条征途,要靠知识让生产者得以进化。

让人成为有数字化思维、懂数字化工具、走数字化流程的新生产力,必然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只有充分赋能人,才会让组织脱胎换骨,最终也才会让行业穿越周期、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于南风窗)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三一挖机群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工程机械作为16个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之一技术路线图发布

12月28日,工程机械作为16个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之一的《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详细]2023-12-31 21:28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0日)发布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数据[详细]2022-11-30 10:38

《瞭望》:“灯塔工厂”示范中国制造业未来

“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 [详细]2022-10-11 18:08

全球海运费用“断崖式下跌”背后,对中国产品及企业有什么影响?

“金九银十”的说法在全球海运业曾经也同样适用,不过在2022年的传统旺季,海运市场却遭受阵阵寒流。主要海运航线的运价“断崖式”暴跌,集装箱航运分析师表示,在能源价格大涨和通胀攀升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正在拖累航运市场,而这样的跌势很有可能延续至明年。这一变化对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国圣诞商品能否按时送到欧洲 上海航运交易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2562.12点,较上期下跌10%,连续13周下跌。在该机构2022年发布的35期周度报告数据里,已有30周下跌。 另据波罗的海海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航线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约1万美元,8月价格约为4000美元,暴跌60%,相较于去年最高点的2万美元均价,跌幅超过80%。东南亚泰越航线市场波动较大,由于航线货运需求缺口较大,单周下跌37.1%,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大幅下跌,甚至出现少量零运费、负运费的情况。 供应链平台机构Freight Waves的数据表示,目前,在洛杉矶、长滩岛、鹿特丹等全球知名港口很难再看到数百艘船舶大排长龙等待靠泊的情况。截至2022年8月29日,洛杉矶港有5.0176万个集装箱,而在去年11月下旬,这一数字高达9.0397万个;当天,仅有8艘集装箱船舶在海上等待停靠南加州附近港口,而去年同一时间,这一数字为48艘。 随着圣诞季越来越近,许多贸易商开始担心中国的圣诞商品能否按时送到。汉堡贸易商尤丹对《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表示,疫情前,他每年都要去中国义乌等地采购圣诞装饰、玩具、自行车等圣诞商品。前两年因为疫情和供应链断裂,生意受到严重影响。今年,中欧海运情况有所好转,海运价格下降,对贸易商来说是好事。坏消息是欧元贬值,商品价格上涨。好在中国物价未出现欧美那么高的通胀。 “尽管欧洲人现在因为高通胀,消费情绪低落,但圣诞节仍要过,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仍很大。”尤丹称,中国商品在价格、种类和质量等各个指标上仍具有很大的优势。虽然调查显示,超过2/3的德国公司预计12月份的交货会出现问题,但他仍认为,按照现在海运的情况,会比去年要好。 从畸高到正常 什么原因导致海运价格暴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丁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美国家通胀率高企,叠加地缘冲突、能源危机以及疫情,使得航运需求大幅萎缩,这是导致全球海运费暴跌的主要原因。丁纯认为,虽然现在的暴跌是将去年畸高的运价拉回到相对正常的水平,“但这意味着海运运费的天价时代落幕了”。 中国国际海运网首席执行官康树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供需间的不平衡导致海运运费暴跌。疫情期间由于供应链断裂,部分国家某些物资出现断供情况,多国发生“囤货潮”,这也导致去年海运费用畸高的发生。今年由于全球经济通胀压力大,需求下降,与此同时,此前囤积的库存市场无法消化,使得欧美进口商减少甚至取消了商品订单,“订单荒”在全球蔓延。 2022年8月,沃尔玛公司表示取消数十亿美元订单;此后不久,又一零售商塔吉特表示取消了超15亿美元订单。康树春表示,作为在物流体系中最前端的一环,这些零售商对市场的风向是最敏感的,它们大面积取消订单意味着欧美国家的采购能力、消费能力都在萎缩。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港航大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全球集装箱船约30%处于停泊状态,今年同期这一比例下降至约26%,这说明全球的航运周转能力提升了;另一方面,全球商品贸易对于运力的需求却下降了,因此,运价走低是必然的。 此外,航运巨头大批新船下水则加剧了供需之间的落差。康树春表示,去年畸高的运费让不少船运公司赚得盆满钵满,部分大型航运公司将盈利投入到新造船只上,而在疫情前,全球海运运力已经高于运量。《华尔街日报》援引能源与船舶咨询公司Braemar的说法称,未来两年将有一系列新船下水,预计明年和2024年船队净增长率将超过9%,而集装箱货运量的同比增速在2023年就将转为负值,这会使得全球运力和运量间的失衡进一步加剧。 中企应避免内部价格战 《华尔街日报》认为,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诸多不确定性,在2022年的剩余时间至明年,航运费很可能进一步下跌。康树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目前海运运费暴跌,但仍比疫情前的水平略高,综合考虑现在全球通胀率高企、油价飙高、物价上涨等因素,目前的运费价格算是在合理区间内。不过,从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来看,海运运费下跌趋势是肯定的,但跌到什么程度以及何时跌停难下定论。 徐凯认为,2021年海运运费的畸高是反常的,而今年的极速暴跌则更为反常,应该是航运公司对市场变化的过激反应。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今年很多班轮公司都有新集装箱船下水,周转运力很充沛,但全球海运订舱需求量却在萎缩。为了维持班轮的货物装载率,船运公司试图以运费为杠杆撬动需求。但市场运输需求低迷的本质是贸易需求萎缩,用降价的策略不会带来任何新的需求,反而会导致恶性竞争,搅乱海运市场的秩序。 “国际海运费用的适度下跌是合理的,但持续暴跌不利于整个市场的正常发展”,徐凯认为,未来海运运费不会下跌并稳定在2019年水平以下,回到略高于或接近2019年的水平是比较理性的区间。徐凯透露,年初时,不少货主为避免再出现一箱难求的情况,与海运物流公司签订长期协议价,而现在市场即期运费已远低于签订价格。如果国内海运物流企业盲目跟随降价,不仅会损害货主利益,也不利于长期合作,并且降价也不能带来运输需求的增加,“与其打价格战不如提升服务水平,或者开发速航、集货物流等新业务”。 徐凯还表示,2021年出口企业“一箱难求”的情况肯定不会再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给制造业传递盈利的利好信号。在影响企业收益的关键因素中,运费占比极小,通常在集装箱货物价值的1%以内。对于国内出口企业来说,徐凯认为,更重要的是货物的国际竞争力和销量,而欧美经济衰退、通胀加剧,同时去年超订货物还要消化一段时间,购买力下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要解决这一痛点,一是加强区域一体化,提升我国供应链物流的跨国管理能力,打通供应链的堵点;二是要培育更多优秀的中资跨国企业和品牌,提升制造业产品设计、创新研发能力,让中国摆脱只是‘世界工厂’的标签,推动‘中国智造’的高质量产品去吸引更多的国际消费需求。”徐凯说。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详细]2022-09-14 17:36

统计局: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4%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低于临界点,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6%,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连续三个月恢复性增长。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低于临界点,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重返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7.6%,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49.8%,与上月持平,表明制造业生产景气度与上月相当。 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回升。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略有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放慢。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6%,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连续三个月恢复性增长。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5%,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住宿、餐饮、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房地产、租赁及商务服务、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放缓。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与上月持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8.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7.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6.9%,与上月持平。 从业人员指数为46.8%,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升。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7%,与上月持平;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4%,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保持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9%,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6%,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8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7%,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详细]2022-08-31 16:4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欧历胜助力高机租赁企业

欧历胜助力高机租赁企业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当前,中国高机保有量处在...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