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机械畅行天下的三大“秘诀”
湘江北上,激流勇进,潜藏着湖南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无穷动力。
尽管过去半年了,犹记得今年3月,湖北日报长江中游三省采访组抵达“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长沙,踏访三一重工亚洲最大“灯塔工厂”、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时,“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浪潮,扑面而来的震撼。
工程机械产业,无疑是湖南闪耀全球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里,有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四大金刚”——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湖南占了4家;
这里,诞生了多项顶尖水平的世界之最——最长臂架的混凝土泵车、最大工作幅度的塔式起重机、最强起重能力的轮式起重机、最大吨位的履带起重机;
这里,产业总量规模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集聚程度高,品种规格齐,竞争实力强,2020年营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27%。
舞起产业链
“链”出强动力
今年4月,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迎来核心零部件供应企业——上海诺玛液压系统有限公司签约落子,将为工程机械主机企业提供“家门口服务”。
公司将建设智能化、无人工厂,填补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液压组件中电液伺服阀、电液比例阀等核心部件本地生产的空白。
产业竞争的核心在于产业链。
早在2017年,长沙市就率先确立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工程机械产业是其中之一。随后步步为营,深入探索产业链建设新路径:全国首创“链长制”,即以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高位推动产业链建设;探索实施“双链长制”,在原有链长的基础上建立“企业链长”,共同织链、补链、强链,牵头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促进产业链间技术交流和供需对接。
不仅长沙市,湖南省在2017年选取了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作为推动制造强省的有力抓手。
去年以来,又有了更明确方向、更清晰思路、更坚韧定力。湖南明确,由省领导对口联系新确定的22个产业集群(产业链),实施“六大行动”:产业链优质企业培育行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行动、产业集群基础能力升级行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行动、开放合作促进行动、要素保障行动,推动全省先进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
产业链舞起来,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加速形成。
不断突破关键技术
锻造硬实力
8月21日,在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建设中,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成功穿越首个一级风险源,首战告捷,开启全速掘进模式。
从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到刷新中国出口海外最大吨位起重机纪录,中联重科不断有创新型新产品下线。
……
创新发展,成为湖南工程机械的主旋律。
依靠多年孜孜不倦的创新,三一重工基本可以做到产业链的自主安全可控。其王牌产品混凝土泵车,过去采用国外品牌底盘,现在90%的底盘已更换为三一自有品牌。
在三一重工,10万平方米的18号厂房令人目眩。通过电脑控制的上百台机器与生产线,自动完成上下料、分类、成型等工序。每45分钟,就从这里走下一台挖掘机或混凝土泵车。
“工程机械湘军”纷纷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产业短板。
自动工位、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如雨后春笋。山河智能的5G+高端装备智能化系统及工程应用项目,能打造不少于8个5G标杆应用场景;中联重科正致力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工厂。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湖南正在积极创建工程机械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致力于创造更多首批、首台、首套、首创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
既有“大而强”又有“小而美”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作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优质供应商,2017年起,星沙机床连续四年在湖南工程机械行业零部件配套产值第一。
目前,三一起重机、星邦重工的设备钢丝绳全部由星沙机床供应,中联重科主机采用的钢丝绳有四分之一来自星沙机床。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链上,既有4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顶天立地”,还有600多家主机制造及配套企业“铺天盖地”。其中仅三一重工在长株潭地区的供应商就有近500家。
大企业当“领头雁”,分布在产业链各环节的中小企业聚焦“专精特新”发展,努力成为“单项冠军”“配套专家”,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撑。
湖南从外地引进了很多外界看可能不是很知名,但在产业链上很重要的配套企业,比如引进给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提供高端液压元件的上海诺玛;本地的万鑫精工、星沙机床等供应商,也在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和产品的同时成长起来。
依托庞大的产业集群,湖南工程机械军团形成了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近500个型号规格的工程机械产品,涵盖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0%。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翔表示,持之以恒地抓产业链,紧盯创新研发不松劲,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是湖南工程机械蓬勃发展的“密码”。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