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占有率超60% 未来国产品牌挖掘机发展依然道阻且长

挖掘机8月单月销量13843台,同比增长19.5%,销量增速6月转正后连续3月攀升,8月达到近20%。国内市场销量11566台,同比增长14.4%,出口销量2277台,同比增长53.6%,显示出较强的需求韧性。(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近年来,国内挖掘机市场替代加速推进,集中度持续加大,国产品牌竞争力日益强化,市场占有率超60%。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未来国产品挖掘机市场能否会像装载机一样守住本土市场大门呢?

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秘书长李宏宝看来:“国产挖掘机品牌还未充分发挥其市场空间,从短期来看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越来越大,并且呈现一个长期的趋势,具体份额可能会达到70%、甚至80%左右,但将外资品牌全部挤出中国的可能性非常小”。

国产品牌挖掘机市场发展步调

装载机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中率先打破核心零部件制约,最早实现自主研发的产品门类。装载机行业早已实现全面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能够生产制造各种吨位、满足各种工况应用的装载机产品。国产装载机品牌紧紧把住了研发制造早、技术掌握全、生产质量高以及价格优势大的命脉,牢牢守住中国市场,已持续了十几年。

尽管与装载机起步步调一致,但早期由于我们对挖掘机械产品的认识不足,以及行业管理体制的问题加之其制造技术过于复杂、配套液压件要求更高,缺乏资金和配套,初期发展缓慢。

90年代中期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资品牌看准时机大举进入中国与中国挖掘机企业进行合资和独资建厂,一举占据中国挖掘机市场90%以上份额,迫使国内企业奋起直追,聚焦挖掘机制造技术、企业管理、产品销售和服务各方面,狠下功夫,用数年时间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不断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自主创新。

现今,国产挖掘机品牌正在加速改写行业格局,但核心配套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

核心配套国产化程度不足成挖掘机行业国产化发展阻碍

与装载机的核心零部件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全由中国自己掌握不同,挖掘机在发动机和液压件等核心零部件上的国产化程度还远远不够,‘配套件供应不足’是目前限制国产挖掘机品牌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国内装载机市场,国产品牌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国家引进技术的时候已将核心零部件消化,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生产标准,竞争是在国产品牌间进行。而挖掘机市场不具备这个条件,包括产品研发、制造技术、产品性能、核心零部件、用户等在内,都是国际统一标准下的竞争。

未来国产化挖掘机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国产化配套件能否满足挖掘机的生成标准?bauma CHINA 2020现场将为您带来答案。

bauma CHINA 2020 配套件报名企业数激增

配套件总展商数同比增长36%,内资企业增长47%。(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9月25日)

从同期报名对比的数据来看,国产配套件企业报名数量激增。配套件国产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国内大型的主机厂家也在各自布局自身的零配件研发与智造,甚至有品牌已经与国内的大型零配件企业建立合作,为主机厂做核心部件的配套。

目前看来,国内核心零配件的技术还未能达到国际品牌的实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为主机厂家解决了燃眉之急。虽然国产化配套件暂时没办法取代进口,但受制于国外核心技术,配套件国产化之路不得不走。(文章来源:baumaCHINA工程机械展)

责任编辑:Shin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10月15日,“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大...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