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落幕 盘点刘飞香代表的“铁建之声”
中新社
谈产品研发
中新社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南代表团7日下午向中外媒体开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香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新的部署,是装备制造企业新的奋斗方向。他建议加大超级地下工程装备研发力度。
刘飞香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川藏铁路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超级工程,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超恶劣的自然环境,二是超风险的地质条件,三是超常规的长大隧道。
“像川藏铁路这样的国家战略性超级工程现在越来越多,覆盖铁路、水利、公路、煤矿和国防领域,这些超级工程必须要用超级地下工程装备才能解决。”刘飞香表示。
2018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前5强有3家为湖南企业,全球工程机械行业50强中有4家湖南企业。对此,刘飞香表示,湖南机械产业集群优势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一是产品系列最全,有地上的、地下的、水下的;二是区域布局合理,主机企业主要在长沙,配套企业在全省各城市;三是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刘飞香说,60多年前,前苏联专家曾帮助中国修建北京地铁一号线。去年,铁建重工的5台盾构机出口到俄罗斯,助力莫斯科地铁建设,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工期,得到很好的评价。俄罗斯专家曾说:“以前是我们帮中国修地铁,现在是中国帮我们修地铁,这种变化很大。”
湖南日报
谈长株潭自创区建设
湖南日报
“10年前进口一台硬岩隧道掘进机要近4亿元,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相同设备只需要2亿元,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因为吃过亏,受过气,所以我们下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最终成功打破了中国高端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和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回忆起这段往事,十分感慨。10年来,正是紧紧依靠自主创新,铁建重工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跑,50多项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多项产品填补全球空白,以铁建重工为代表的国产盾构机占领了国内90%市场,中国掘进机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
铁建重工走出的创新之路,正是湖南发力创新型省份建设,积极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2017年,湖南出台《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全力将长株潭自创区打造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3年来,“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更加光芒耀眼,形成了“长沙·麓谷创新谷”“株洲·中国动力谷”“湘潭智造谷”三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球首列无轨列车惊艳亮相,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商用磁浮列车正式下线,“鲲龙500”采矿机器人、广域电磁勘探技术装备等新产品支撑“深海”“深地”探测。2018年,湖南斩获27项国家科技大奖,其中一等奖4项,绝大部分创新项目和成果出自长株潭地区。在刘飞香看来,长株潭自创区的建设,为湖南装上了创新“超级引擎”,直接推动了湖南创新型省份的成功获批。
“创新从不是孤立事件,需要良好的生态支撑。”刘飞香说,长株潭自创区构建起了开放、合作、互利、共享的创新生态,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正因为瞄准了长株潭独一无二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势,2007年,铁建重工毅然落户长沙,并在短短10余年间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装备大规模定制化企业。
随着湖南创新型省份的加速推进,长株潭自创区的引擎作用将更加凸显。刘飞香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构建有利于首台套示范应用的政策体系;加大基础科学与共性技术的研究力度,下功夫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采取更灵活的政策,加快引进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人才、产业链急需人才、补齐发展短板所需人才。
湖南卫视
谈行业发展信心
湖南卫视
“以自主创新为主,同时利用外部资源、外部智力,做到协同创新,通过十来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相信发展的速度比前十年步伐更快。”
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湖南卫视
“特别是在原创性创新、智能化创新、差异化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湖南卫视
“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为客户提供模拟仿真的现场服务。”
谈减税降负
湖南卫视
“对制造业减税、降负、降费这一块加大了力度。”
中国贸易报
谈走出去
中国贸易报
近年来,中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在修建地铁工程,可能除了施工人员以外,很少有人知道,一些用于修建隧道的盾构机已经悄然换成了国产货。不仅如此,国产盾构机还在莫斯科地铁工程中大放光彩,赢得俄罗斯相关方面的赞誉。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就多次提出建议,要大力发展以盾构机为代表的我国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产业。
“中国铁建重工已经成为全球唯一同时具备盾构法、钻爆法等多种地下施工装备研制能力的企业,多项产品填补了世界空白或国内空白。”刘飞香谈起现在我国盾构机制造方面取得的突破,倍感自豪。
“在十年以前,不仅俄罗斯等国市场大量采用的盾构机都是德国品牌,连我国的一些地下项目也都用的是进口盾构机。”刘飞香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进口的盾构机,上亿元一台,进口的硬岩隧道掘进机(TBM)近4亿元一台。这些进口设备不但贵,而且配件供应不及时,服务也跟不上。可以想象,当时中国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都被国外垄断,受制于人。我干了二十多年的工程施工,对此深有体会。”
谈到制造盾构机等设备的难点,刘飞香介绍,盾构机属于高端化、个性化、定制化设备,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有不同的制造要求,因此,制造盾构机是很多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难点。中国铁建作为大型的施工企业,施工项目遍布海内外,遇到过的地质条件也各种各样,于是中国铁建旗下的重装制造业企业——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应运而生。
时下,中国铁建重工已经成为领先全球的最大的地下工程装备大规模定制化企业。
“现在,国产盾构机占领了国内90%市场。我们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只需要几千万元人民币,而且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售后服务更加贴心。除了满足国内需求,我们的盾构机还出口到俄罗斯、土耳其、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甚至是世界各地。当前,国产掘进机已经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刘飞香说,60多年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修建北京地铁一号线。去年,中国铁建重工的5台盾构机出口到俄罗斯,助力莫斯科地铁建设,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工期,得到很好的评价。至今,刘飞香还记得俄罗斯专家曾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以前是我们帮中国修地铁,现在是中国帮我们修地铁,这种变化很大,中国很了不起!”
除了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所在的湖南省拥有良好的装备制造业环境以外,刘飞香还把中国铁建重工的发展归功于“三高创新”模式,即高定位创新、高强度创新、高质量创新。高定位创新是指我们对研发的定位是在高端地下工程装备领域做到高端化、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高强度创新是指创新必须要有强大的资源来保障,确保研发投入不低于营收的6%,确保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量比例不低于20%;高质量创新是指要做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用户创造价值,满足行业发展急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国家战略工程急需,勇于承担重大责任。在谈到未来发展方向时,刘飞香表示,制造业企业应向“创新型+服务型”发展。
“未来,铁建重工将坚定实施海外优先战略,提高产品海外市场份额,扩大海外品牌影响力。尤其是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要推进全系列产品走出去,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刘飞香说,之所以对中国铁建重工的发展充满信心是由于:
一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新的部署。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针对制造业的减税降费措施都将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企业可以安安心心研发产品、开拓市场。
二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商务部支持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联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在海外开展了中国工程机械品牌推广系列活动,不断提升企业的海外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新兴板块,我们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和保持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刘飞香对中国铁建重工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铁建重工也将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作出企业自身的贡献。
中国工业报
谈核心零部件研发
中国工业报
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主机制造和系统集成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盾构机为例,在核心企业带领下,我国已经完全掌握常规机型总体设计和制造技术,并具备新机型和新技术的快速开发能力,总体研发制造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日前,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产业,从零起步,短短几年就得到了快速成长和高质量发展。10年之前,中国使用的盾构机等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全部依赖进口;10年以来,铁建重工在高端地下工程装备领域坚持自主创新,开发的所有产品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企业研发的50多项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多项产品填补全球空白,由跟跑,到并跑,甚至有些技术和产品在全球是领跑。
据介绍,目前国产盾构机占领了国内90%市场。10年以前进口一台硬岩隧道掘进机要近4亿元,现在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相同设备只需要2亿元,而且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除了满足国内需求,盾构机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土耳其、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刘飞香说:“60多年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修建北京地铁一号线。去年,我们的5台盾构机出口到俄罗斯,助力莫斯科地铁建设,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工期,得到很好的评价。俄罗斯专家表示,‘以前是我们帮中国修地铁,现在是中国帮我们修地铁,这种变化很大,中国很了不起!’”
目前,铁建重工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地下工程装备大规模定制化企业。10年来,铁建重工地下工程装备累计产值已经超过6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
不过,刘飞香也强调,目前我国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如基础设计及工程验证体系不够完善,基础工业较为薄弱制约了核心部件国产化进程,国产零部件可靠性、稳定性仍然不足。以盾构机产业为例,尽管整机零部件国产化工作逐年提升,但部分已实现国产化的元器件及系统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仍存在差距。如除尘风机、锚杆钻机、导向系统高精度激光棱镜等机、电、液、光学领域的核心器件和系统。
为此,刘飞香建议,我国应明确各类型核心零部件,特别是关键共性产品的路线图及创新目标,建立国家核心零部件研发创新体系、试验检测体系。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实际需要,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整理和发布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核心零部件产品清单。
同时,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整合资源,明确不同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制的实施主体,建立以主机企业牵头为主,配套企业与科研院所等单位联合攻关机制,制定不同类型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方案,构建国产核心零部件研发创新体系。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建立共性核心零部件研发试验平台,制定完善的产品技术标准,打造具备行业公信力的检测试验平台,构建国产核心零部件试验检测体系。
刘飞香还表示,目前首台套保险只针对单个产品,所以相关部门应将核心零部件纳入首台套保险范畴。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