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制造强国”全面发力 多地抢先机
2017的大幕正式开启,这一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化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同时,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首次被单独列出,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当前面临诸多问题,如何防止“脱实向虚”,如何应对“双下挤压”,成为振兴实体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表示,随着“中国制造2025”开始发力,制造强国建设已经从规划阶段,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也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引擎。记者注意到,广东、江苏、四川等多地在部署这项任务的落实时,不约而同地将方向对准“制造业”。
作为四川“长子”的成都,亦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在2016年12月29日举行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成都明确将“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振兴实体
工信部:今年全面实施制造强国建设
回首2016,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可谓波谲云诡。对中国来说,能保持稳健并非易事。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继续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领跑”。但如何才能稳中求进?
2016年12月14~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点提及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曾公开表示,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近两三年来,金融业占GDP的比例快速提高,但制造业比重却在快速下滑,这种变化是不正常的。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实体经济,今后要跨入高收入国家也只能和必须依靠实体经济。
应该看到,“中国制造”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有目共睹。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亦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国家战略创新与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吕本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制造业是工业经济的核心,如果没有产品类型的制造业便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人口和就业,“就是常说的‘产城融合’,房地产、金融、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都需要人口的拉动。”吕本富表示,制造业是所有经济的“龙头”,“没有龙头,龙身、尾就没有了,何来经济发展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加速,以及发展中国家争相承接制造业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急需加快转型升级。
2015年5月,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明确了新一年工作的重点,其中,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和主要抓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开始发力,“1+X”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五大工程率先启动实施,制造强国建设已经从规划阶段,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责任编辑:Alic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