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机械制造业如何实现转型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局、打实底,对于整个“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但是,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距西方制造业强国仍有较大差距。首先,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在能源强度明显下降的同时,2015年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较2010年增加了2.45倍,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其次,制造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增加,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在钢铁、水泥、化肥等产品稳居世界第一的同时,大量资源被消耗,部分资源已经严重受制于国外;再次,整体技术水平依然落后,核心技术明显短缺;最后,在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一线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改善缓慢。
可以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阻碍频现,任重道远。早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各方一直在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进行争论,而其中绝大多数概念都在同等重要性条件下强调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协调和谐。对此,我国政府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高瞻远瞩地将此概念应用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中,提出要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促进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这是机械制造业形成比较独立完整体系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主要以委托代加工制造(OEM)的形式存在;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机械制造业中以运输机械(如汽车)和工程机械(如旋挖钻机)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时期,表现为研发设计(ODM)为主;第三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明显上升,表现为自主品牌(OBM)的特征。
但是高新技术产品缺乏自身技术、制造业仍然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道路,产业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足。如笔者最近调研的山东省地质探矿机械厂,这是一家经历过以上三个发展阶段的老厂。该厂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路程。这家老厂属国有性质,在计划经济年代,生产任务和销售全靠国家调配,以OEM的形式生存,不愁没有市场;改革开发后,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该厂的研发技术开始走向前台,即以ODM的形式研发设计生产,当时的主要研发产品有各种地质钻探用设备(如65、70、75、89)、钻杆、水井型钻机、打捞工具、旋挖钻机、工程钻机(如YGF冲击反循环15、25型工程钻机)等;现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该厂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创立了自己的“泰山”品牌,并在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