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论坛】吴培国:新常态下如何用新理念谋局新发展

  坚定信心、坚持理想、坚守阵地

  第一个观点是:坚定信心、坚持理想、坚守阵地,工程机械行业必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坚持理想,坚守阵地,我们从事工程机械的行业同仁们,目标就是做大、做强、做精中国工程机械,在困难时期也必须坚持。我们一定要让中国工程机械“走出去”,一定要坚守好这个阵地。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对工程机械行业来讲,是从高温到持续寒冬的5年,是不断期望、失望到梦醒时分的5年,是苦练内功、痛苦转型的5年,5年间市场规模回到10年前,呈现断崖式下滑。5年间各位同仁品尝到了零首付甚至负首付带来的苦果,大家都在苦苦寻找去产能之道。5年间相信各位同仁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寒意,但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深信工程机械行业必将迎来又一个发展春天。

  如今,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形成,中央规划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是必须要达到的。其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强做优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地位,推动了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2015年仅下放取消审批事项就近400多项,这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这对于激发企业创造力和释放企业活力有不可预估的力量。我相信“十三五”期间,这些作用一定会显现出来。

  工程机械发展的新引擎已经开始启动,“一带一路”项目涉及到的国际产能合作,过去这几年也提了很多,但是大家总感觉没有落地。我在这里给大家传递两个信息,关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问题,最近集团董事长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对外公布我们已经开始在海外做一些项目。目前,国机集团在海外“一带一路”的65个国家中,已与35个国家合作承接了270多个项目,合同总金额达180亿美金。另外,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显示,国内挖掘机开工率同比增长近30%,路面机械、装备机械增长率20%~30%,混凝土机械1-2月持平,3月前2周增长近40%,港口器械增长40%,而开工率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

  焕发生机,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改革意识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让春天焕发昂然生机,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创新改革意识,也需要行业企业共同努力。春天来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勃发生机,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命运。为了更好地迎合并享有这个春天,行业企业需要顺应形势、把握规律、创新创造,真正让企业行业按市场规律办事。

  一是要实现产品的真正体质升级。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可靠舒适、智能环保”,可靠是第一位。根据“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国内企业与外资品牌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2012年开始与用户工作委员会合作,每年进行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就针对性地整改,所以在用户满意度上应该说成绩显著。

  二是要加快企业本质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做“十三五”规划,要跟国际接轨,成为国际一流。在对比了50强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前5名和国内前5名后,我们发现差距很明显:人均销售额我们为19.7万美元,国际企业为39万美元;人均营业利润我们为0.72万美元,国际企业为2.8万美元;国际化指数我们只有11.9%,海外企业为67.5%;平行资产回报率我们是1.17%,海外企业为3.64%;营业利润率我们是3.5%,海外企业为7.4%。

  三是要学会“既做好加法,更要做好减法”。可以预见,为数不多的企业发展成为全新的制造商之外,更多的企业将专注于核心客户。本土企业往往更喜欢做加法,而罕有减法。所以行业整体去产能的效果并不显著,行业内洗牌重组的局面并未发生,绝大部分企业在苦苦支撑。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学会做减法,是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必修课。

  四是要倡导“行业企业间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局面。2016年1月14日,11家中国工程机械领军制造商联合发布了2016行动宣言,我们将会和各企业之间开展各方面合作,包括项目合作,甚至资本合作。

  五是要发挥“协会在规范行业秩序中的权威作用”。这也是行业企业要支持协会做的工作。一是需要进一步规范行业统计数据的发布,避免数据失真。不可否认,企业上报数字上面存在虚报现象。我们统计了17家行业企业上市公司,基本上门类都比较齐全,下降幅度大概为34%。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建立企业诚信名录,并定期公布。随着行业的复苏,如果我们去产能不到位,行业进一步的恶性竞争还有可能产生。建议行业协会要建立约谈机制,与零首付、明显属于恶性竞争的企业约谈。同时需要进一步规范海外竞争秩序,避免国内恶性竞争向海外蔓延。

  各位同仁,行业发展需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需要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大家的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的会合点。国机重工将牢记“装备世界,创造价值”的理念,一如既往开展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我们也愿意与行业企业广泛深入合作,在去产能、优化结构、走出去的进程中携手打造优势互补、抱团取暖的命运共同体。让我们共同迎接和拥抱工程机械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原林业部常州林业机械厂,始建于1961年,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710),母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在行业内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至2008年末,拥有总资产22.44亿元、净资产11.09亿元,在职员工1363人。公司近年来持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在行业中始终保持前列位置,三大主产品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在高位运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同时,具有较强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2000年至今产品出口额持续保持年均70%的高速增长。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三大系列规模主导产品,并有特种车辆、路面养护机械、小型多功能机械产品,已形成铲运机械、道路机械、汽车改装车三大板块数十个品种的产品链。主导产品中:装载机主要有1.5吨、1.8吨、3吨、4吨、5吨、6吨以及7.5吨各种规格的斗型、爪型、侧卸型及其他延伸产品;挖掘装载机有2驱、4驱的85马力规格各种档次机型,有侧移式挖臂、也有回转式挖臂;压路机有10吨、12吨、14吨、16吨、18吨、20吨等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静碾压路机有三钢轮18/21吨、21/25吨以及胶轮20吨、27吨各种规格;平地机有165马力、190马力、220马力多种规格。主要产品技术瞄准日本小松、瑞典戴纳派克及奥地利帕尔菲格等世界品牌,技术含量高、作业性能优,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产品分布于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世界各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运用于铁路、公路、水利、港口物流、能源、城镇等各项工程建设。尤其被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京沪高速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用户所选用。系列装载机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批“中国名牌产品”,系列压路机、平地机是“江苏省名牌产品”。常林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及主导产品已连续7届21年被评为全国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单位、全国用户满意产品。2002年,公司组建了常林工程机械集团。集团以常林公司为核心,以常林合资企业常州现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小松(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主机企业为骨干,目前包括近47家工程机械整机及配套件生产厂家,从业人员达到11000人,资产总计79.60亿元,主要经营:轮式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挖掘装载机、滑移装载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随车起重运输车、路面洗刨机等产品整机及结构件的制造和销售。集团成立以来,凭着“加强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的宗旨,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带动了常州及周边地区工程机械集群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6年集团跻身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100强企业,列第23位,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以常林为核心的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常州市的支柱产业,常州地区也已因此成为国内重要的六大工程机械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