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钢铁业以硬措施化解过剩产能
以“硬措施”化解过剩产能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长期叠加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指标日益提高,去产能、降成本、优结构、提效率、保资金、重创新等都是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但是,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产能过剩严重,国际市场难以吸纳,仍然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消化;二是高端产品难以实现进口替代,技术引进开始遭遇瓶颈;三是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中低端产品可能面临被更低成本、市场成长性更好产品替代的风险;四是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徐乐江认为,过去,我国钢铁行业供给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供给,什么产品需求大、利润高,钢厂就一窝蜂生产什么,从供给不足到供给过剩的转换周期很短,没有产生像苹果手机那样的供给创造需求的神奇效应。
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目前有4亿吨过剩产能,但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并不是单纯的“产业周期”问题,而是钢铁产品的结构性供给出了问题,即大量的同质化产品供应严重过剩,而个性化、能够激发需求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曾指出,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钢铁行业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困难重重,进展缓慢。因此,钢铁行业必须增强紧迫感,立足全局通盘考虑,以“硬措施”化解过剩产能。但钢铁行业不应再通过“强刺激”、“大水漫灌”的投资来扩大内需,而是要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并处理好“钱”、“债”、“人”这三个关键问题。
首先,不能再新建产量,尤其不能以技术改造为名扩大产能。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认真论证并合理确定未来三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设定钢铁全国总量“天花板”,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增产能技术改造核增项目。国家2013年以来已经停止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必须加强督查落实,严格问责。
其次,对于现有产能,要实行“减量置换”。对环保、能耗、安全生产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或淘汰类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有序关停退出。在此过程中,要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和扭亏无望的亏损企业。而且,在化解过剩产能同时,要优化存量产能。钢铁企业要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把“量”减下来,把“质”提上去,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加快向高端、智能、绿色方面转型转产。
责任编辑:Alic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