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沃欧洲战略看中国农机如何走国际化之路
如今,全球即将走入“工业4.0”的时代。
为了跟上全球经济技术的发展步伐,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而实现这一中国版的“工业4.0”战略,“先头部队”的重要任务,自然落在了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肩上。
汉诺威农机展上的马特马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笔者注意到,2008年,当雷沃重工提出“全球化”战略目标时,在该公司的1.6万名员工中语言方面能够自由用英语交流的尚不超过200人。他们的产品,尽管能够称雄国内市场,但在国际中高端主流农业装备市场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7年后,全球化这项当初看似有些“不切实际”的目标,雷沃重工已然踏踏实实地迈出了第一步。
2014年,雷沃重工成功收购欧洲百年农机企业阿波斯和农机具制造领域全球领先的欧洲企业马特马克;2015年9月15日进一步整合雷沃欧洲的资产注册成立了雷沃阿波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在欧洲的全价值链运营平台的搭建。2015年11月8日,雷沃阿波斯集团在德国汉诺威农机展上面向全球发布了全新自主研发、系列化的动力换挡拖拉机、精量播种机等全系列具备国际技术水准的产品组合。
从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到今天扎扎实实迈出“全球化”的第一步,雷沃重工“凭什么”?
本土巨头的“全球梦”
2011年是雷沃重工的全球化战略历经3年的酝酿和准备后的起始之年,雷沃欧洲技术中心在这一年正式挂牌成立。
2011年国内的农机行业什么样?
那一年,农机工业总产值只有2800多亿元,但行业同比增速却高达33%,行业发展正处在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那一年,玉米收获机市场刚刚兴起,小麦收割机市场饱和,且雷沃重工在小麦机领域的销量占比已经接近70%;那一年,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大佬”都在呼吁,中国农机与世界农机先进水平相差至少30年,低端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市场竞争力低弱,且几乎无法打入欧美市场,中国农机制造业急需在自主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
然而,自主创新,何其之难?
那时的农机市场上,热销产品不外乎小麦机、玉米机、水稻机、拖拉机这么几种,大都脱胎于一张图纸,而且当时的形势是——市场一片火热,前景一派大好。要壮士断腕,另起炉灶,从头创新?为什么?值得吗?
而雷沃重工正是在这个时候,推出了自己的全球化战略。
当时的雷沃重工高层认为,搞自主创新,在“自家后院”里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要“走出去”,寻求合适的技术路线,依靠国际先进的研发基础和技术人才进行研发。而这种“走出去”不能是泛泛的合资、合作,“以市场换技术”的路线,即便有效,周期也太长,而且得不偿失。雷沃重工必须掌握技术创新的自主权。怎么做?雷沃重工选择的路线是:以我为主,先易后难,步步为营。
2011年,雷沃重工欧洲研发中心成立,随后2013年,日本研发中心成立。当时的雷沃海外研发中心,在农机业内人士中颇具几分神秘感,一方面是中心刚刚成立,处于运营初期阶段,确实也没有什么成绩可言;另一方面,业内人士和国内媒体恐怕也把雷沃重工的“全球化”战略视作一种新型营销手段,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甚至一度并未当真。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雷沃欧洲研发中心如火如荼地运作起来。
彼时的雷沃欧洲研发中心,主要定位是全新动力换挡拖拉机研发,并以此为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优秀人才,并集中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几个传统农机强国范围内,寻求优质资源进行收购。
经过为期4年的艰辛运作,雷沃重工的“全球梦”,终于在2014年结出硕果。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