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杜海涛:关于DCCCM组织建设创新的思考
13 年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代理商工作委员会(DCCCM)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和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制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在行业环境和代理商转型的双重挑战下,DCCCM 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风口上。协会组织工作怎样顺时而动、顺势而行,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命题。
2015 年10 月21 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代理商工作委员会三届九次常务理事会在合肥召开,40余位常务理事以上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讨论了第四届理事会(2016-2021)的组织建设创新这一主要议题。会后,杜海涛会长接受了本刊专访,针对理事会换届工作中的创新和协会未来发展做出了进一步深刻阐述。
对话杜海涛:关于DCCCM组织建设创新的思考
记者:组织建设创新对于DCCCM的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杜海涛:自2003年DCCCM创办以来,协会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以“推动代理制的健康发展、构筑代理商自己的家园”为宗旨,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协会的组织建设必须适应协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流通领域市场中一个个市场主体,代理商工作委员会更像是公共环境的营造者,起着联络、协调和推动的作用;每一个会员企业参与其中,既是自己企业个体的经营者,又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代理商工作委员会2003年创立伊始,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制的发展和代理商群体的壮大,委员会团结了最广大的代理商和最广泛的行业营销服务力量,组织建设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其中的经历和经验成为协会下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今,我们即将迎来协会的第四届理事会任期(2016-2021,5年),未来5~10年,经济形势与行业形势都在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组织建设如何创新是委员会未来做强做久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记者:从DCCCM创建以来,DCCCM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核心领导体制是怎样变革的?
杜海涛:第一届副理事长有10人(2003-2007年,4年),他们中大多数参与了协会从无到有的整个创办过程,且是在成立大会时通过会员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协会工作的民主和效率。第二届在此基础上增加副理事长到14人(2007-2011,4年),加强了协会的领导力,且引进了常务理事以上会员单位的退出机制,激发了会员参与协会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届引入了轮值会长制(2011-2016,5年),领导体制实现了创新,协会工作真正做到依靠自身、贴近会员、锁定落实年度重点,更好地为会员服务。
13年来,代理商工作委员会的组织逐步形成了“金字塔”式结构。最基础的是受《今日工程机械》杂志影响的代理商,认同委员会的理念,这一层为理念认同型,有1000余家代理商,遍布全国;中间一层参加各地区域联席会议或商会的活动,这一层为参与层,约300~500家;再上面的一层能参加全国性的活动,是紧密层,约有120余家骨干会员构成了委员会的理事会。
其中的70多家骨干成员形成了常务理事会,其中的15家核心成员形成了副会长的领导集体,5家轮值会长形成了领导核心。这就是代理商工作委员会的基本架构。加之秘书处的稳定挂靠体制,这一组织架构的连续稳定性保证了领导团队的团结和坚强有力,成为组织建设的基石。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设备管理与维修分会年会成功召开
2024年6月19—21日,以“势谋远 共创设备管理与服务新价值”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详细]2024-06-25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