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苗圩: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中国制造2025”

2015/07/23 17:08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撰文指出,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全球制造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科学分析我国制造业阶段的关键特征,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为此,将推进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着重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具体包括:

第一、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重点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改建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行业领域工程数据中心、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第二、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抢占这一制高点,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要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要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要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要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50%,不良品率降低50%。

第三、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工业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简称“四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及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能力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工业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能力的根本体现。这些年来,我部在工业强基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梳理出了近期需要重点发展的80种关键基础材料、185项核心基础零部件、105项先进基础工艺和63项产业技术基础,并提出了重点行业“四基”发展方向和实施路线图。下一步,我们要通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努力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第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专项技术改造,开展绿色低碳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第五、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围绕重点突破领域,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到2020年,上述重点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重要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工程机械行业路在何方?贯通产业链者可得天下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高速发展,作为装备工业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详细]2021-02-07 13:40

从中外平台发展史看工业互联网如何改变中国传统制造模式

从2018年开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就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的核心特性,就是数字技术的重要应用。数字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通用目的技术”可成为生产要素和多个产业进行组合,从而给多个行业注入新的内涵。但是新基建又不完全是公共物品,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比如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当初就是通过美国军方和高校的支持,使得互联网走出了实验室并逐渐产业化。新基建,可望带动海量的投资和促进就业,并且从深层次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工业互联网,就是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工业作为极其重要的产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工业互联网对工业的促进作用,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升级,而且能够使得工业具有不同的内涵,从而成为中国工业增长的新引擎,为其他部门的发展也发挥重要作用。 中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就像人工智能一样,也经历过高峰和低谷,但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高速率网络和物联网的发展。从起步来说,2012,GE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 2013,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概念,Davra发布IoT平台,Altizon发布Datonis平台,成为了重要节点。 2015是重要的一年,中国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工业互联网”。国外,日立收购Pentaho,GE成立GE Digital,埃森哲发布CPaaS平台,Oracle发布IoT平台,微软、AWS发布IoT平台。 2016, 工业互联网进入深入发展期,中国AII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包括40多家单位联合发起,首批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树根互联在线发布“根云平台”。而在国外,工业互联网平台遍地开花,Qio发布Foresight平台;Flutura发布Cerebra平台;Exosite发布 Murano平台;Atos 发布Codex平台;Litmus Automation发布LoopCloud和LoopEdge;西门子发布MindSphere平台。 随着时间的发展,工业互联网继续推动。 2017,Software AG收购Cumulocity平台,SAP发布发布Leonardo平台。 2019,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269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了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截至2019.9,AII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会员数量达1326家。工信部评选出包括树根互联在内的10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而在国外,美国IIC已有全球33个国家的260余家成员单位。 工业互联网改变中国传统制造模式 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近年来年均增速高达18%。随着新技术应用,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将继续位于快车道。 5G的到来,与其他技术和应用场景融合,形成诸多新服务,如AR/VR,辅助的装配、维修的指导,结合高清图像的质量检验等。实际上是在改变制造业,进一步助制造业实现转型。因此,在5G商用加持下,工业互联网融合场景将更加丰富。 2019年,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在石化、钢铁、电子等行业广泛集成,以形成解决方案,提升传统产品设备。到2020年应用范围将持续扩大,推动工业互联网深度、规模化应用推广。 在5至10年,未来的整个制造模式是基于网络化。用户的需求通过线上的数据展示出来,便于制造业企业产品整合设计,以及所需要的零部件的制造和产品本身的组装和制造,再用金融服务体系、物流体系去实现这种交互。将会彻底改变现有的制造资源配置方式,包括整个价值的模式。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数据,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几百家,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50家,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近60万台/套,初步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接下来,平台将成为制造业生态化的土壤。 工业软件可能会融合到平台里作为平台的一个基础性工业工具,并出现各种不同的工业应用,如面向设备的、质量的、能耗的,会产生很多特定场景的应用。可见,未来的平台就是一个大的生态底座,下面连设备、连数据,出现各种应用服务。 就安全方面,由于不同行业需求不一样,因此就需要提供相应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随着企业上云进程加速,对安全问题越发重视,并存在未知性,所以之前做IT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领域的逐步渗入其中,需要与工业系统结合。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推进。 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政企合作推动 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商众多,然而,目前我国应用了工业互联网的企业仍在少数。目前很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都不够,要拿出资金进行工业互联网的转型也并不容易。其次,中小企业支付能力比较谨慎,要拿出自己进行转型也不容易。第三个挑战,无论是中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存在着工业互联网人才不足的问题。企业既懂OT又懂IT技术的人才太少。这一点有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这些年中国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和互联网人才的收入拉开了距离,而互联网和工业思维截然不同。同时,目前工业互联网在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地方。 为此,这3年多来,政府一直大力扶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包括评选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征集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遴选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面向制造业企业端,各地政府提供上云补贴,大力推动企业上云,促进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并两次将“工业互联网”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而传统制造业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消费互联网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才在世界上生根开花,而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更为复杂,难以通过消费互联网的打法来迅速拓展优势。中国正在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发展过程中,而工业互联网则将有利地助推这个过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应用了工业互联网的企业仍是少数,阻碍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原因实施最大的障碍在于人才和资金。同时工业互联网存在大量的工业机理和知识沉淀,但是工业的工程师和数字化人才目前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激励方式差异较大,高端智能制造人才欠缺,同时目前整个产业链还没有打通,因此仍然需要有久久为工的心态,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新观察视野)[详细]2020-06-04 09:28

山河智能互联网项目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19年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山河智能的“基于高端装备全生命周期与价值[详细]2020-01-20 10:41

“汉马高性能发动机智能工厂”入选“2019年安徽省智能工厂”

日前,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华菱星马“汉马高性能发动机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安徽省智能工厂”。 [详细]2019-11-19 15:14

助推“中国制造” 柳工叉车亮相第20届机博会

2019年11月1-4日,第20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机博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详细]2019-11-04 11:38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