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百年,收藏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光荣岁月
【今日工程机械】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经说过:“没有这些文物、不了解历史,我们怎么和子孙后代解释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我相信这句话对于一个行业也同样是振聋发聩的。
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最初岁月,相信行业里很多人和我一样,虽有一定了解,但是却不能准确地说出当时的背景和全貌,作为入行12年的我来讲,每想及此,都感到十分遗憾和惭愧。
日前我有幸采访到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奠基人--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五局(即工程机械局)首任局长刘赞平先生。当这位95岁高龄、操着和毛主席相同口音的期颐老者,重温行业初创时的那段珍贵历史,将不寻常的故事以及殷切期望娓娓道来,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穿越历史长河,悠悠传递,重重地扣在心田。加之对历史的兴趣和情结所在,作为行业媒体人,我想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诞生之时向前回溯百年,向后结合刘老的几十年权威见证,可能更有意义和趣味。
从火烧圆明园说起,中国早期工业化是如何萌芽的?
1861年正是中国近代自强运动的开始,引入了大量西洋工业和相当数量的外国资本。
从1860年英法联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次年慈禧太后从热河回京开始掌权,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中国惨败,这场停留在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模仿层次、浮于表面的自强运动遗憾地走完了他的历史进程。但是它却开启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底子。在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等自强运动代表人物的推动下,福州船政局、金陵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等中国最早的一批工业企业萌芽而出。
跨越辛亥革命和二战的历史长河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从战争的破坏中站起来开始建设这个国家。1961年,另一个仍令国人为之自豪和振奋的、同样可以称得上“自强运动”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拉开了大幕,至今方兴未艾。
火烧圆明园整整100年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式奠基。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废墟中,从战争遗留的早期的推土机、压路机和起重机等零星机械启蒙中点燃了发展的火种。
新中国创立工程机械行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过程?
一机部是孕育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摇篮,而摇篮里的婴儿就是五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源于军工需要,也注定了要在今后的近55里服务于军工并扩展到民用等更广阔的领域。
1960年12月9日,军委工程兵徐德操副司令员召见刘赞平,提出要组建一机部工程机械局并由他担任局长的想法。长期在部队政治部门工作的他有些犯难,再三推辞无果并接受了一机部段君毅部长(刘赞平原来所在6纵队的老首长)的鼓励后,刘赞平接受了军令。
由周恩来总理为刘赞平签发的一机部五局局长任命书
接受采访中的刘赞平
建立工程机械局不是突然的决定。当时的历史背景是,1960年中央军委对国防工业和军队武器装备的建设提出了“发奋图强、自力更生、突破尖端、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积极发展喷气技术以及无线电科学,建立现代化、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的方针。而工程兵技术装备落后的现状需要尽快改善。据此工程兵党委于1960年3月向中央军委和主持军工生产的军委副主席贺龙元帅及中央军委工业委员会提出报告,要求工程兵主要技术装备列入国防工业有计划地生产,统一规划。请求工程机械工业生产应本着以军为主兼顾民用的原则,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22个工厂、扩建6个工厂,承担工程装备的科研和生产任务,新建、扩建19个修理厂作为工程兵修理的骨干厂。该报告得到了贺龙元帅的肯定,1960年12月9日国家正式批准成立工程机械局。
一机部工程机械局组织机构是怎样搭建的?
建局之初,很快组成了“二室五处”的组织机构,即:局办公室、局机关党委办公室,计划、生产、技术、人事、供应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但都是精兵强将。包括:一机部六局(汽车局)副局长康惠民被抽调到工程机械局任副局长,从工程兵调来的原司令部作战处长陈求光,铁道兵调来原后勤部副部长张先志等均任副局长。工程兵又陆续调来十五六人,铁道兵也调来了六七人,加上一机部的20多人,组织机构基本就绪了。4月24日正式对外办公。
责任编辑:Jo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