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工程师张能:设备改造“能”人的写照
清早,他又踏上去南宁的动车,这已经是他一个月内第二次去南宁了。自柳工生产服务公司承接了改造广西自治区大礼堂的任务后,他自己都不记清往返南宁多少次了。现场勘察、测绘零部件、指导拆卸、来回奔波,还要在短期内绘制出大量的图纸。图纸设计好投产后,制造又不断有问题找他解决,真恨不得把一个人分成两人来用。他就是张能,柳工生产服务公司一名工程师一个月的工作写照。
2010年8月,张能夫妻双双从市某企业应聘到柳工。进入柳工初期,张能被安排在综合大楼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但他自己却忠爱捣鼓机械设备,于是便主动申请到了柳工的生产服务公司。
柳工生产服务公司是一个学习工作的大熔炉,其中一项业务就是承接柳工股份公司各类工装及设备的改造。在这里,张能如鱼得水,他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以及之前的工作经验,很快运用到工作中。
2012年, 随着市场对CLG855N装载机不断需求,CLG855N装载机桥壳轮边支承轴日产量由每日15台提升到45台,驱动桥生产线上现有的CW61100A普通车床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柳工计划采购一台新的数控双头车床。经过柳工相关部门核价后,采购此台新设备需要180多万元,超出资金计划,因此决定对CW61100A车床进行改造,这项任务很快便落到张能身上。
接到任务后,张能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根据设备改造的各项参数要求,计算出确定机床的刀头中心高、行程和进给速度;然后再确定使用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螺母的控制系统,最后再对工装设备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设计等。从设计方案确定到绘制图纸,再到投入生产,张能只用了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任务。改造后,该设备实现桥壳轮边支承轴一次装夹,两个刀架同时切削。加工CLG855N装载机桥壳轮边支承轴的时间由改善前每根16.57分降为9.59分,生产效率提高了42.2%,整个项目达到设计要求。综合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计算,项目产生效益近180万元,并获得2013年广西装备工业优秀设备改造成果二等奖。
去年年初,柳工研究总院研发了一种耐用度较高的新型侧卸斗。由于此侧卸斗孔的开档尺寸较长,之前的加工设备已不支持该产品生产。新春佳节一过,柳工装载机公司领导下令,侧卸斗必须立即投产使用,而且要在40天内设计制造一台镗孔专机。此项坚巨的任务又落到了张能头上。
专机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用于夹紧并固定侧卸斗的镗模架,二是动力头。镗模架上面有三组座子,座子上面孔的同轴度要求均在0.03mm以内,精度要求非常高;由于侧卸斗需要加工的孔长达358mm,所以镗杆全长必须达到1700mm,而且镗杆的圆柱度要求在0.01mm以内,加工难度非常大。
为了赶时间,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图纸。随后,他又亲临加工现场,及时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困难,与一线员工一起日夜奋战。经过不懈努力,硬是在短短的40天内将这块硬“骨头”啃下。在安装、调试阶段,张能又不顾疲劳,与该柳工生产服务公司技术主管何国勤一起经常加班到凌晨,终于在4月8日试机成功,并正式投产使用。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柳工挖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