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新思维 新希望 2014工程起重机年会概要

2015/02/10 16:29《今日工程机械》程璠

何为起重机产业的新常态:未来发展的建议

保有量大

王金星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

协会副秘书长

从统计数据看,在工程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40万台的起重机设备保有量为行业生态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消化保有量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二手设备在合理合法情况下,在保证环保要求的情况下走出国门,是去保有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另外,制造企业要促进产品升级,行业进步,达成共识统一遵循市场规范。作为利益共同体,要实时恪守商业道德底线,避免非理性的促销和商务政策引发的市场恶性竞争,以主人翁精神来维护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创新发展

调整结构

史先信

徐工集团徐州

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速度降下来该如何面对?主要还是得靠我们自身,从企业内部抓起,要有安全可靠、让用户放心的产品,这是利于市场稳定、企业站住脚的根本。我们应在细分市场领域需求突破点,用性价比的优势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用户需求的差异性,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能力;并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的渠道建设,提升后市场的服务能力,从而增强自身发展实力。

消化存量

苏敏

中联重科股份

有限公司工程

起重机分公司

副总经理

起重机行业更需要消化存量,这是未来几年的主要工作。2012年开始,我们明显感到市场的下滑,然而最担心的不是规模,而是愈加严重的风险管控,需要马上做出决策,控制未来风险,消化库存风险,已经产生的风险要一个一个处理掉。通过选择优质用户、规避劣质用户,放弃风险订单从而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同时谨防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引发的市场波动对企业间接产生的财务风险。

 

平稳、平和

吴立昆

浙江三一装备

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01-2011年,我们见证了行业的十年高速发展,未来会保持平稳,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所以要有平和的心态面对低速增长的市场。然而眼下,行业生态链处于失衡状态,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价值销售的重要性,降低成本,控制风险,让行业修养生息,打造企业健康的生态环境。2014年也是我国发动机排放标准国Ⅲ向国Ⅳ的切换时期,工程起重机企业在产品升级换代的过程中接受了挑战,但这也是整个行业重建市场秩序、重塑产品价值、重构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契机。

高质量

国际化

高顺德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机械研究中心

院长

无论是产值、配套还是销售,国内过去十年都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这些方面都要保证高质量。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产品应该以中国的品牌遍布在国际市场上。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环保要求,在未来新常态过程中制定科学的,适合节能环保、绿色环境的报废标准。随着我国对环保工程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增速保持高位的有利局面,企业可以通过研发创新、节能、减排的绿色产品,开辟市场新的发展空间。

 

平稳、持续

程磊

徐州徐工随车

起重机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随车吊行业与物流行业相关,这些年一直在平稳持续地发展。国家应出台起重机二手车报废标准,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通过报废超时限服役及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老旧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品容量的问题,为企业投放新产品腾出有效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起重机 年会 新常态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