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路口 迎新破冰——中国核电的梳理与展望

2015/01/07 09:16中国能源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核电送走了纠结和收获的2014,迎来了充满期待和挑战的2015。

过去的一年,核电行业静等“破零”。然而,红沿河和石岛湾从夏入冬,未能在年尾呱呱坠地;“华龙一号”过关并落地,未来核电机型选择增加更多变数。

过去的一年,中国核电跃升为政府外交“新名片”,历史性地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全方位拓展国际合作,并参与国际竞争,来年势头会否更猛?

过去的一年,体制改革将核电行业拉进争议的漩涡,无论是“大一统”还是两两合并,行至年底终无结局,为来年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过去的一年,核电股争抢上市,成为资本市场最热的“明星”。随着第一股——“中广核电力”在港IPO,核电作为潜力题材被追捧才刚刚启幕。

过去的一年,核电成为“小苹果”的主角,掀起了利用新媒体科普创新的高潮,更近邻、更亲邻,更接地气。新媒体同时为行业、企业搭建了发声和信息公开的新平台,审视和探讨有了相对公正的场地。

……

回顾中国核电的2014,虽未重启但收获丰硕,虽错综复杂但脉络清晰。展望“十二五”收官之年,变革延续,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无论产业发展,抑或公众沟通,都需脚踏实地,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健康发展,服务国家利益。

恢复建设 迎接重启

一边建设、投产,一边等待,2014年中国核电的建设状态在恢复中略显疲软。

福岛核事故后恢复正常建设以来,国内先后开工建设7台新机组,但作为事故前国务院已审批核准的项目,这些机组并没有真正拉开核电重启大幕。2014年全国“两会”,核电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从之后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沿海核电重启口令由“适时”变为“抓紧”,但“零的突破”始终未来临,接力棒交到了2015年手里。

2014年共有5台机组投产,分别为:阳江1号机组、宁德2号机组、红沿河2号机组、福清1号机组和方家山1号机组。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至此增至22台,总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达到2029.658万千瓦,在建26台机组,约2800万千瓦。投产高峰的出现,说明“十一五”期间开建的机组陆续商运已经来临,而在建规模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一。

按最新规划,到2020年在运机组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预期没有变化。以此计算,从2015年到2020年六年时间要新建4000万千瓦,即每年平均开工6台左右核电机组。所以,2015年既是“破冰年”,又是重启后的首个高峰,包括红沿河二期、CAP1400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等在内的项目眼下万事俱备,只等开工,这三个项目已经保证了今年5台机组的开工量,如还有其他项目能够加入,开头真心不错。

三年多来,中国政府和核电行业以安全为核心,理性回归、反馈经验、改进升级,对30多年的核电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审视、总结,践行守护核安全。2014年的谨慎重启,一方面在于原本批量化建设的AP1000机型,因示范工程工期问题,后续一批项目选用什么机型、何时开工,争议不断;另一方面,尽管高层不断敦促和发令,但主管部门迟迟没有践行,被业界看成是“行动迟缓、办事不利”,机型问题不至于一台都不开工,其中缘由自然引来各种揣测。

政府推销 合作深化

“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核工业人呼吁已久的声音,从2014年起变成了真真切切的现实。从国家高层出面推销,到达成实质性合作,核电成为公认的外交“新名片”,合作伙伴拓展至更多国家,合作内容延伸到整个产业链。

2014年,以高层外交活动为背景,国内企业和核电主管部门先后与法国、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捷克、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核能核电领域的合作性文件,包括协议、备忘录等。而且,中国企业参与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以及阿根廷和罗马尼亚重水堆项目均已敲定,并以此为参与投资和建设的契机,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为日后在其他项目上继续合作、甚至主导合作打下了基础。

此外,与国外企业签署的各种合作文件,涉及包括核电技术服务、工程建设、核电站运营维护、燃料供应、退役及废物处理等在内的整个核电产业链,而且核电设备供应、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也在合作之列。

在行业层面,2014年伊始,由中核、中广核和国家核电牵头联合发起,核电技术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工程咨询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14家单位参加的“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成立,外界称之为“抱团出海”。但年轻的联盟能否真正发挥“合心合力、拧成一股绳”的作用,尚待观察。

随着世界核能新一轮复兴,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发展核电的队伍,加剧了国际商用核电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而中国以一个“新手”角色参与其中,最大“敌手”不外乎美国、法国、加拿大及日韩等核电强国。 “台上一争高下,台下需练内功”,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核电产业正通过全面开放、全面合作的方式,搭建桥梁、建立关系、耕耘培育,以成功案例证明其在设计研发、建设运营、投资管理等方面坚实的能力。

必须提及的是,新的一年,核电外交和国际合作会走向更深更远,但顺利“出海”仍需扫清障碍和束缚,以万全准备应对挑战和机遇。

华龙落地 机型“竞技”

“华龙一号”历经两年曲折磨合,在2014年下半年实现了过关和获批落地,在中国核电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8月21-22日,“华龙一号”通过了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权威评审,被确定为可以出口的核电机型。中核与中广核同日签署技术融合协议。国家能源局当时表态:中国核电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作为“走出去”的重要品牌,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之后,“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4台机组于先后获批落地,但终未实现开工计划。

作为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核电技术品牌,“华龙一号”是核电‘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支撑,国内示范项目作为参考电站,也决定着海外项目的命运。因此,中核与中广核希望示范机组能尽早开工,给海外市场的观望给出答案。根据目前的情况,时间会锁定在2015年。

“华龙一号”虽然被定义为准出口机型,但也不能绝对断定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仅仅限于四台机组。主流技术AP1000所面临工期推迟现状,影响了后续工程开工,也给了“华龙一号”更多机会,而未来获批新建的核电机组机型,会否又要做选择题?业内有分析认为,新建机组的技术路线选择,是我国实现2020年核电规划目标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要打破僵局,实现高效发展,应该考虑“两条腿走路”、多种机型并行发展。

中国核电今天能拿出自己的品牌,实属不易,应倍加珍惜。2015年,无论是“华龙一号”,还是AP1000和CAP1400,在实现核电强国梦面前,最好能齐下一盘棋。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核博会开幕!核电站吊装专业户三一起重机来了!

三一起重机携核电专业吊装领域的技术成果亮相核博会 11月15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广核集团等[详细]2022-11-16 09:25

中国出口孟加拉最大吨位 中联重科ZCC5800参建孟加拉核电建设

近期,中联重科海外南亚区与孟加拉战略客户Max成功签约1台500吨级,中联重科ZCC5800履带吊,[详细]2021-11-05 18:19

核电建设最佳搭档 中联重科助力“十四五”首台“华龙一号”机组吊装

7月15日8时36分,经过起钩、变幅、回转、行走、落钩五个步骤,伴随着中联重科ZCC32000履带式[详细]2021-07-16 20:16

内陆核电站选址初定“十三五”内有望开工

据媒体报道,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内陆核电站的选址基本确定,“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优化产能布局,构建合理核燃料保障供应体系,国家原子能机构正积极推进在核电相对集中的沿海地区建设核燃料产业园,打造“一站式”核燃料元件生产供应基地。记者注意到,我国目前的核电机组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但现有核燃料循环产能主要分布在西部,这就使得核电发展出现了两个思路:一方面,随着内陆能源需求不断提升,鉴于核电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火电,内陆核电站的建设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为解决核燃料运输不便等问题,国家也正在积极推进在沿海地区布局建设核燃料产业园。 王毅韧表示,目前,内陆已经开展核电站前期工作的场址包括湖南的桃花江,湖北的咸宁,江西的彭泽等。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媒体(澎湃新闻)统计,除上述3个内陆核电项目外,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内陆核电厂址达30余个。 不过,对于何时开始建设内陆核电站,社会各界争议不断,官方一直未有明确的答案。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核安全。“核电厂的安全水平是客观存在,(对于内陆核电安全性的问题)我们的回答肯定是安全的。”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博对记者表示,现在内陆核电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社会对其接受的问题。 我国尚无内陆核电站 从我国的核电站分布来看,主要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至今没有在内陆建设核电站。而全球核电机组的数量和分布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在运行的438台核电机组中,有一半都建设在内陆。美国、俄罗斯、加拿大3个疆域大国的内陆核电机组更多,比例分别达到了61.5%、58.1%和85.7%;面积较小的核电国家法国和德国的内陆机组,也都占到了七成以上。 记者了解到,我国之所以首先选择发展沿海核电站,一方面是由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早,对用电量需求大;另一方面是核电反应堆发电过程中需要大量冷却水来带走过多的热量,沿海地区取水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将达到8800万千瓦。对此,安信证券一份研报曾指出,比照目前5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还有3000万千瓦的缺口,预计未来5年平均每年新开工机组6~8个。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记者表示,“中国核电未来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沿海没有足够的地方,内陆核电的发展肯定难以避免。” 王毅韧也表示,随着内陆经济发展加速,内陆地区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核电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火电,因此内陆核电站的建设势在必行。 有项目已论证准备9年 实际上,我国已有地方在布局内陆核电上开展了前期工作。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内陆核电厂址或达30余个,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浙江等地。其中,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这三大核电项目,一直被认为有望成为首批内陆核电站。 不过,内陆核电项目建设一直未曾正式启动。去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内陆核电的表述也仍然停留在“深入开展内陆核电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 记者注意到,以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三大内陆核电项目为例,若从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其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算起,已经过去了9年。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国核电站的建设更加趋于谨慎,内陆核电站的建设也暂时搁置。比如,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十二五”期间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不过,在林伯强看来,前期我国已经就内陆核电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已具备建设内陆核电站的技术能力。作为清洁能源,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需要核电。此外,去年6月,东吴证券发布研报预判,内陆核电(项目)有望在“十三五”的最后几年(2018~ 2020年)尝试性开启。 参与上述研报撰写的东吴证券分析师周尔双对记者表示,沿海的核电站是通过海水的循环冷却来冷却发电机组,而内陆核电站是通过冷却塔,冷却方式存在不同。王毅韧也曾介绍说,从核电站的技术本身来讲,并没有沿海和内陆之分,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冷却方式不一样。 汤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核安全局是依据相应的法规、标准来对核电站的选址进行审查,一般来说满足法规、标准要求,这个厂址就是可接受的。 难点在社会接受问题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核电安全顿时成了公众心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近期,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部最大辐射值达每小时650希沃特,人体如果暴露在这种辐射中几十秒就会死亡,这再次引发民众的担忧。 对此,王毅韧表示,福岛核事故是一个极端自然灾害加人为处置不当叠加的结果,如果当时海啸、地震发生后,日本相关措施到位,今天这种局面是可以避免的。我国的核电技术现在已经是第三代,安全性能有了更大的提升,一旦出现核事故它会封闭在厂区以内,封闭在反应堆以内,这也为核能的发展又上了一把安全锁。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0月,国家核安全局通报了16起核电运行事件,此事一度引起社会关注。不过,国家核安全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核安全局接到的事件报告大部分是0级事件,无放射性后果,公众不必为此过分担忧。” 对于内陆核电建设为何在中国迟迟未能突破的问题,汤博表示,我国的核安全标准都是参照国际标准编制的,但有人认为中国的内陆情况和国外的内陆情况不可以简单类比。中国的内陆条件与国际相比是不是有特殊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汤博表示:“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内陆核电和国外的内陆核电并没有特殊的安全问题,但站在其他的角度,比如我们的内陆核电选址在长江干支流上,有些人提出来,长江流域对中国(整个国家)的影响跟国外很多内陆河流(对其国家的影响)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长江流域不论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体现的重要性与国外很多内陆河流的重要性也不一样。能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标准,这种争论永远会是有的。” 对此,王毅韧表示,担心在内陆建设核电站,需要用长江水去冷却的概念是错误的。虽然沿海核电站是通过海洋水来循环冷却,但在内陆地区用的却是水塔。“你到电厂一看有个很大的水塔,它那个水是内部循环使用,它根本不是往长江排,也不会老从长江没完没了地去抽水。”王毅韧指出。 汤博则指出,现在内陆核电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社会对其接受的问题。[详细]2017-02-14 11:00

十三五我国将开建CAP1400核电示范工程

1月17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2020 年运行核电装机力争达到5800 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 万千瓦以上。 规划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在采用我国和国际最新核安全标准、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在沿海地区开工建设一批先进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加快堆型整合步伐,稳妥解决堆型多、堆型杂的问题,逐步向自主三代主力堆型集中。积极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加强厂址保护。深入实施核电重大科技专项,开工建设CAP1400 示范工程,建成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加快论证并推动大型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建设。适时启动智能小型堆、商业快堆、60 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等自主创新示范项目,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实施核电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加强核安全监督、核电操作人员及设计、建造、工程管理等关键岗位人才培养,完善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渠道。[详细]2017-01-17 10:39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徽叉车集团公司的核心层企业—合肥叉车总厂,始建于1958年。1993年9月,安徽叉车集团公司通过定向募集方式,独家发起设立了本公司。1996年9月,本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3000万股股票,并于当年10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安徽合力”股票代码“600761”。截止到2005年12月31号,公司总股本为3.07亿股,流通股1.78亿股,资产总额14.7亿元,净资产10.5亿元。公司目前主要经营叉车、装载机、工程机械、矿山起重运输机械、铸锻件、热处理件制造及产品销售。金属材料、化工原料(不含危险品)、电子产品、电器机械、橡胶产品销售;机械行业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等业务;房产、设备资产租赁。公司的主导产品“合力”牌叉车及各类仓储机械广泛的应用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行业的装卸及短距离搬运作业。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就树立了“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叉车及配套零部件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陆续推出了X系列、α系列、H2000系列、G系列叉车产品,尤其是2000年推出的H2000系列叉车,具有性能优越、安全可靠、低噪音等优点,具备了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抗衡的竞争优势,目前是公司主导产品;2005年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环保型G系列叉车,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优势。公司还开发了绿色环保型的电瓶车、石油液化气叉车等新型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的叉车和零部件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规格最全、规模最大,叉车的综合性能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国内叉车行业最大的消失模铸件生产基地、最大的油缸生产基地、最大的转向桥生产基地公司,具备国内领先的叉车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试验检测能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十九年高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公司地处中部省份安徽合肥、所属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政策精神,公司还被列入安徽省政府“861”行动计划和重点支柱产业,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装备定点生产企业。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进出口商品CE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安徽省科技厅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HELI”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叉车第一品牌”、“中国叉车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及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和"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企业信用等级为:AAA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