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局发布高铁设计规范:将成高铁走出去标准

2014/12/23 09:41中国新闻网

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道行业标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自2015年2月1日起实施。这是在系统总结中国时速250~350公里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实践经验,全面修订2009年《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发布的中国第一部高速铁路设计行业标准,将为中国高铁发展以及高铁“走出去”提供系统规范的成套建设标准支撑。

技术标准是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确保质量安全的具体体现和有效载体,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研究工作开始,就着手研究制订并发布了相应的框架性技术标准。多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学习借鉴国外相关技术以及自主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建设运营经验的逐步积累,经过十余次更新完善,形成了系统完整、经济适用、反映高速铁路发展方向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从探索到成熟,凝聚了铁路人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铁路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矢志追求,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十年高铁追梦,二十年标准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铁路建设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使北京和天津这两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间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实现了同城化,同时也打开了中国铁路迈向“高速时代”的大门。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贯穿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12月1日,世界第一条新建于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哈尔滨至大连的最短运行时间缩短为3小时30分。2014年12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高铁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区市。

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上世纪90年代,原铁道部结合“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启动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在大量前期研究和论证工作基础上,1994年成功实施广深线时速160公里提速改造,1997年起连续6次对既有线进行大面积提速,为发展高铁进行了技术储备,积累了经验。1999年制订了《京沪高速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2002年制订了《京沪高速铁路站后设计暂行规定》,并于2003年合并形成了《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期间,由中国自主设计、施工的时速200公里的秦沈客运专线建成投产,为中国高铁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随后,通过吸纳高速铁路技术国际咨询成果,于2004年对《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

2007年,在总结京津城际、郑西、武广、合宁、合武等客运专线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发布了《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和《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2009年整合形成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之后,铁路部门组织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对高铁成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集中开展科研攻关,全面系统总结京津、京沪、京广、哈大、郑西等不同类型、不同技术特点的高铁建设运营实践经验,为完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3年铁路实行政企分开改革,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按照“三定”规定,承担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职责,成立了国家铁路局技术委员会,全面梳理高速铁路标准体系建设中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铁路总公司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充分吸纳国内科研成果、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及相关国际咨询成果,同时加强与相关铁路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科研院校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商,对关键技术问题达成一致意见。2014年8月,国家铁路局召开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技术委员会会议,邀请相关铁路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科研院校共16家单位的近80位专家和部门代表,对《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再次修改和完善,于2014年11月通过了国家铁路局技术委员会审议。

实践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凝聚标准精华

经过二十年的艰苦探索,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的大规模建设,中国铁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吸取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研究制定了适合的技术发展路线。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发展,采取“三步走”:第一步:通过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建时速250公里高铁,为中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奠定基础;第二步:通过京津城际等新建高铁的实践,掌握时速300~350公里高铁技术,使我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步:以武广、京沪高铁为新的平台,推动中国高铁技术迈向更高水平,占领世界高铁发展战略制高点。《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全面反映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综合实验、成果应用等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其突出特点:

一是贯彻落实安全优先的原则,首次明确了高速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在路基、桥梁、隧道、无砟轨道、站场、客站、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专业分别强化了安全保障功能设计。例如,提高了牵引供电系统在防雷措施、防灾避害、故障监测等方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强调了信号系统故障导向安全的基本原则;完善了自然灾害、异物侵限等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风险防范措施;明确了体型复杂、重要的站房及跨线设施的结构安全标准,更加重视结构安全健康监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安全可靠性标准。

二是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方便、快捷、舒适和综合交通等提高服务品质的设计要求,重点体现了高铁建设全寿命周期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四节一保”绿色建设理念,强化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例如,规定车站(场)选址应满足城市规划和运输需求,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既有建筑物拆迁、土地资源开发和城市发展等因素;高铁车站设计纳入了近年来建设新理念和经验总结,增加了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绿色客站、综合开发等内容,更加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三是强化总体设计和接口设计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运输需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优化速度匹配、设备配套和各专业主要设计参数,优化了复杂路网条件下的高铁运营调度系统设计、高密度大客流的客运服务系统设计,使技术标准更符合系统性、先进性、成熟性及经济合理性要求。

四是充分吸纳自主创新成果,体现了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的最新水平。包括在无砟轨道、轨道减振降噪、列车控制、站后系统技术的集成创新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在郑西客运专线黄土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成套技术、合宁铁路膨胀土路段路基处置技术、京津城际区域地面沉降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获得的重大突破;在900吨级大吨位桥梁制运架成套技术、深水大跨桥梁建造技术、大吨位桥梁建造技术等方面取得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在软土、松软土、冻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构造的隧道修建技术上取得的中国特有技术创新成果,等等。这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又充分体现中国铁路独特优势的创新成果,为丰富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标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国版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成为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铁建设先进标准的集大成者。

中国标准助推高铁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国高铁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十三五”仍将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高速铁路的发展极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带来了显著的“同城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格局和产业转移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沿线百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大作用,创造了就业机会,给沿线百姓真正带来了实惠,对沿线人员流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交流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成熟、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已经形成,标准内容涵盖了中国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安全防护等建设运营实践积累的系统、成熟、可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铁路自身所具有的运能大、速度快、能耗低、占地少、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在《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将对支撑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国际社会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修建高铁的优势,把高速铁路作为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规划与建设。《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进一步体现了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性,让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为我国高速铁路的持续发展和国际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英文版翻译工作已经启动。随着中国高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及社会公众所认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必将在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国高速铁路标准国际化,将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贡献强大正能量,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徐工随车起重机批量入户哈尔滨铁路局

近日,徐工随车起重机以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强势入户哈尔滨铁路局。 徐工随车起重机批[详细]2017-12-04 09:41

哈尔滨铁路局首开直通新疆福建客车

  5月15日全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后,哈尔滨铁路局将首次开行齐齐哈尔至乌鲁木齐、哈尔滨至福州直通旅客列车,以及哈尔滨至郑州直通动车组列车。   新图实行后,哈尔滨局将增开旅客列车16对,图定旅客列车总数增至226对。其中,直通旅客列车68.5对,动车组列车60对。   这个局首次开行的齐齐哈尔至乌鲁木齐直通旅客列车单程运行时间为61小时,运行总里程4818公里;首次开行的哈尔滨至福州直通旅客列车单程运行时间近46小时,运行总里程3321公里。[详细]2016-05-06 10:32

开展监管工作全力推进铁路建设平稳向前

近日,国家铁路局在北京召开铁路工程监管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家铁路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5年铁路工程监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任务,部署今年铁路工程监管重点工作。 进入到全新的一年,对工作进行总结是任何单位、部门都要进行的重要任务,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的经验提炼,能够为来年的发展找寻突破点,极大促进了整体进步的思路前行,非常有利于建设工程的长足发展。 这里提到的是铁路工程监管工作的会议,在二季度之初召开这样的专题会,一方面是考虑到春运期间的繁忙,另一方面更是将工作做到了与时俱进,当前正是施工的重要时期,根据重点任务的推进强化安全监管,正是将工作任务的落到了实处。 要知道,中国铁路的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涉及到的是层层递进、稳步向前的工作态度,以及严格把关,不留死角的工作作风。 通过该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来看,成效是非常明显的,再次进行重申和强调,是为了对今年的监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严厉打击铁路建设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真正起到规范工程监管行为,创新监管方法手段,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和监管效能,维护铁路建设发展良好环境,促进铁路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实际效果。 笔者看来,铁路部门的建设任务是层层递进的,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按章办事是最为基本的管理方针政策,今年亦是如此,此次会议代表着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旨在促成“十三五”规划的开门红,全力促进铁路建设工作的平稳推进。[详细]2016-04-07 11:02

西安铁路局全面建成跨省“一日交通圈”

西安铁路局近年来新投用的铁路干线与全局20多条既有营业线联线成网,构建起通江达海的铁路干线骨架网和快速便捷的高速铁路网。以西安北站为出发点,在陕西省内,旅客10分钟可到咸阳、19分钟可到渭南、1小时可到宝鸡;去往省外,旅客乘高铁2小时可到郑州、3小时可到太原、4小时可到武汉、5小时可到北京、6小时可到长沙、8小时可到广州、10小时可到上海,形成了跨省“一日交通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陕西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周边与8个省区市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市数量较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陕西省委、省政府把加快铁路建设作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主动加强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战略合作,到西安局现场办公,为加快铁路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以保开通为目标,西安局科学安排宁西二线、西平、黄韩侯铁路和西宝、大西高速铁路等重点工程,紧盯长大隧道、桥梁建设,规范站改联锁换装、跨既有线架梁等高风险施工,准确掌控进度,严把施工安全,解决征地拆迁、环境保障、外电接入等一系列难题,开展施工配合、验收、运营接管等工作,确保了新线项目按期开通。“十二五”期间,西安局完成铁路建设投资919亿元。郑西、西宝、大西高铁先后开通运营,西安北站投入使用,高速铁路网初步形成。太中银、包西、西平铁路和西康二线、宁西二线等一批国铁干线投入运营,新丰镇站站改、西安客车车辆段西安东客车整备所等更改项目顺利完成,全局营业线达到25条,正线延展里程接近1万公里,营业线数量和营业里程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25%和13%。到今年2月底,陕西铁路基本形成了“两纵五横八辐射”的骨架网:包西、西康、襄渝南线与宝中、宝成线构成“两纵”,神朔、太中、黄韩侯、陇海与阳安、襄渝东线构成“五横”,以郑西、大西高铁和西侯、西平、宁西二线及在建的西成、西兰、西银客专为“八辐射”。在路网规模不断扩充、结构不断优化中,西安局技术装备快速更新。“十二五”期间,全局线路重型轨占比从77.3%提高到96.5%,铺设新轨无缝线路1249公里,接触网条公里增幅32.8%,微机联锁占站场联锁的84%,货物装卸线达到204条。动车组列车、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等先进装备大量投入运用,电务和通信技术实现飞跃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西安动车段设计能力年检修300列动车组列车,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去年建成投产的西安机车检修段,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具备和谐型大功率机车C5修能力的检修基地。与此同时,西安局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优化整合项目管理机构,成立工程管理所,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铁路建设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推行建设标准化管理,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使管理基础更加坚实。该局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多次促成铁路局与地方政府会谈,并建立施工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施工给点、路料运输、施工配合等问题,使路内外协调更加密切、建设管理更加规范。目前,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的历史机遇,结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西安局与相关单位将协力抓好西成、西兰客专等在建项目,加强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陕西省的对接协调,力争在今年开工建设一批铁路新项目。在今后的路网建设过程中,陕西铁路将全面加快一些铁路新线建设,构建“米”字形高铁网,逐步实现市市通快速铁路、西安与周边主要城市高铁联通的目标,使路网结构将更加完善。[详细]2016-03-25 11:07

铁路局发布5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英文译本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 10115-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B 10049-2014)、《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2015)、《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5-2009)和《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工程检测规程》(TB 10430-2014)等5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英文译本,并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是关于铁路工程岩石相关试验方法的标准,主要包括岩石含水率、颗粒密度、块体密度、吸水性、膨胀性、耐崩解性、抗冻性、单轴抗压强度、单轴压缩变形试验、抗拉强度、抗剪断强度试验、三轴压缩强度试验、点荷载强度、变形试验等。《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水文地质勘察标准,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等。《铁路工程制图标准》是规范统一铁路工程制图样式的标准,包括铁路线路、站场、路基、桥涵、隧道、轨道、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电气化、机务、车辆、给排水等各专业的制图要求。《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及以下标准轨距有砟轨道改建铁路工程测量标准,包括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线路、站场、桥涵、隧道、电气化改造、施工测量和既有线复测等内容。《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工程检测规程》是铁路通信工程验收标准的配套标准,主要用于GSM-R工程检测,主要包括GSM-R网络、GSM-R手持台、铁塔等设备及所承载业务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公众可登录国家铁路局政府网站主页《标准规范》栏目查询相关信息。[详细]2016-03-08 09:1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内蒙古一机集团大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特大型军工企业。内蒙古一机集团大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之一厂房占地面积18358m3,年生产能力为1000台以上,它依托雄厚的军工科研基地,发挥履带车辆的制造技术优势,形成以大地牌系列推土机为主导产品的MD32、MD23、MD23B、MD23S、MD16、MD16SMD13、MD13S推土机,QGY25、QGY40吊管机底盘,公司为系列化推土机产品的制造基地,是集机加、冶金、焊接、铸造、装配为一体的工程机械专业生产企业,公司拥有一整套的技术研发、生产加工、总装、产品营销及服务体系。完备的清洗、喷漆、烘干功能的总装线,先进的液压源试验检测设备、专用的桥箱及零件清洗设备,完善的质保体系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为我们的产品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MD23推土机产品获得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颁发的优等品证书。我公司连年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协会颁发的“用户满意服务”荣誉证书。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同时致力于国外市场的开拓,推土机已远销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印度、南非、伊朗、阿根廷、委内瑞拉、新西兰、朝鲜、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苏丹等世界十几个国家.大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逐步深化“技术领先,品质立业,服务顾客,永争第一”企业品牌内涵,并以“满足需求,创造价值”为宗旨,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与支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