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如何拿下海外大单?多方助推显成效

2014/12/22 09:22北京青年报

“在世界经济新一轮大格局中,中国高端制造备受青睐。高铁企业等频频斩获海外大单,南、北车海外订单的连续增长,已成为中国列车开往世界的佐证。越来越多的高铁上下游公司也在“出海”。工程机械、航空产品、特高压技术等等中国制造也频频签下海外大单。中国制造是如何拿下这些海外大单的?北京青年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铺路工”和“超级推销员”出马

中国高铁走向海外,已成为国家的意志。业内人士笑言,国家主席习近平是铁路走出去的“铺路工”,在访问非洲、拉美、蒙古国等地时,均为国内企业拿下了铁路项目的“大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扮演“超级推销员”的角色,在去年访问泰国、中东欧等地区和今年访问非洲、欧洲之际,一直积极向访问国推销中国的高铁技术。这是上周与中国高铁有关的一组数据,每笔大单都能让人听见高铁企业联手闯世界的声音——

12月19日,中泰铁路合作再上新台阶:中方拿到800公里标轨铁路建设的大单。该铁路连接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马普达普,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12月17日,“中欧陆海快线”高速铁路确认2015年中期开工,预计2017年通车,由中国负责打造。这条连接布达佩斯与贝尔格莱德的“匈塞铁路”,被誉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走廊”。

除了盯住中泰铁路与中欧快线未来的大单,铁路企业拿到手的订单同样丰盛:12月16日,由中国铁建等四方组成的财团,预计将获得吉隆坡到新加坡的高铁建设合同。作为东南亚首条高铁,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铁项目全长340公里,总投资约384亿林吉特,约678亿元人民币。而就在前一天,中国南车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公司获得新的海外订单,将为阿根廷一铁路改造项目提供机车及货车产品,总金额约17亿元人民币。

访华政要被请京津高铁兜风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数百位各国首脑和政要只要来到中国,便会被请到京津高铁短途兜风。这是有关部门精心的安排,希望通过他们的威望和影响,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高铁的速度。这是另一种全球造势,用意非常明显:提到手表,人们想到瑞士;提到机械,人们想到德国;提到家电,人们想到日本;提到高铁,当然要想到中国。

早在2009年,中国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战略,初步设定三大战略方向:通过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欧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中亚线;还有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网。

路线图日渐清晰,广告做到了美国人的家门口。今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四,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上,一列中国造CRH380A高铁列车精彩亮相。在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地方投重金做广告,彰显了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截止到2013年末,我国高铁时速达300公里,高铁总营业里程达到11028公里,在建高铁规模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铁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已初步成网。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截至2013年11月1日,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11605公里,在建高铁规模4883公里,规划建设高铁12570公里,和我国总量相等。

专业人士称,高铁之于今日的中国,犹如19世纪末铁路建设改变美国,不仅将改变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从长远角度看,也将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面貌。

南北车海外订单达峰值

不断的造势背后则是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南北车的实力已经是首屈一指,两家合计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其他5家的总和。根据德国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排在前七位的分别为北车、南车、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和日本川崎。

南、北车海外订单的连续增长,已成为中国列车开往世界的佐证。财报显示,中国北车2010-2013年的国际市场收入分别为44.87亿元、62.8亿元、96.6亿元、75.9亿元,中国南车的国际市场收入分别为23.4亿元、61.3亿元、85亿元、64.2亿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南北车海外订单均达历史峰值。今年1至9月,中国南车的海外订单新签超过200亿元,中国北车的海外市场,上半年累计签约达15.4亿美元。

目前南北车的产品已出口到六大洲约90个国家和地区,而在高层指导下的南北车合并,就是要打造“中国高铁”全球行的第一方阵。历时5年的海外发展,中国至少与3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洽谈,其中包括土耳其、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利比亚、伊朗、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罗马尼亚、巴西、墨西哥、波兰、美国、英国、俄罗斯等。

价格是高铁驶出“海外”核心竞争力

中国高铁进入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首推优势成本。

南车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就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而言,中国产品比国外产品价格要低30%左右,这得益于中国企业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一方面在人工成本领域占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产业链成本更低。目前中国拥有最全的高速动车组制造产业链,能够以更低价格采购到同样品质的零件。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

交货期的优势也不容小觑。以阿根廷动车组项目为例,实现了目前只有中国高铁列车企业可以做到的当年签单,当年设计产品,当年交付。中国高铁产品线也是最全的,拥有时速从140公里到380公里等8种不同速度等级的产品。中国还拥有占世界总里程50%的高铁网络,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运营数据库,这些都将成为中国高铁实现出口的必要助力和推手。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透露,在现有的和谐号动车组中,唯独CRH380A型车可以出口,该车所有零部件、子系统等,均是中国知识产权,其国产化基础则源自中国南车自身强大的技术团队。开始掌握完全的知识产权,这是中国高铁的另一个优势。

工业4.0助力高端制造

生逢其时的中国高铁冲刺海外市场之际,全球范围内的工业4.0革命正拉开前所未有的大幕。

今年10月,《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对外公布,双方“工业4.0合作”的内容引人瞩目。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就客户、消费者而言,更强调个性和定制化;同时具有两大主题: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

11月底,工业4.0概念突然从制造业闯入资本市场,从智能机床、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到高端机器人、传感器、3D打印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均受到投资者的特别关注。

以智能机床龙头股沈阳机床为例,该股突然起跳,一周内涨幅高达47%,其股价催化剂则是面向工业4.0的“i5”战略。i5智能机床的特点为“i平台、云制造”,具有互联网基因、网络平台潜力。德国工业4.0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沈阳机床的“i5”战略深度契合了未来制造的内涵和方向,其对未来智能制造实践的探索,给德国制造业迈向工业4.0时代带来了启示。今年2月,沈阳机床在CCMT2014上全球首发i5系列智能机床。有消息称,截至现在,订单已经过千。

越来越多高铁上下游公司出海

中国台湾地区工商建研会名誉理事长朱志洋曾经指出,高铁是继航天行业之后,最庞大、最复杂的现代化系统工程,是由强有力的推进系统,高效能的刹车系统,高稳定的铁路基础设施,以及数位控制系统,性能优越的高速列车等综合集成,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即高速度是高速铁路高新技术的核心。

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表示,高端制造一直是产业转型的先锋,而高铁可以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用高铁出口来带动国内的产业转型。业内人士也指出,“开往世界的中国列车”不仅仅是指高铁装备的整车出海,还包括动车组、城轨地铁、交流传动机车等为代表的高端列车产品出海,以及铁路机车、铁路货车、高速动车组大部件向世界高端市场的全线挺进。

走出去的高铁企业目前包括,高铁基建施工企业的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装备制造领头企业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此外还有生产列车轮轴、板线等零部件的上游企业,包括太原重工、马钢集团等。随着铁路系统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高铁上下游公司,参与到整个产业链之中。

高端制造四面开花

中国制造也在不断拓展更宽广的领域:包括工程机械、航空产品、特高压技术等等,在中国高铁的率领下,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路线图已经有了浓墨重彩的表现。

今年11月第10届珠海航展开幕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说,中国将出售给美国一架飞机,这是中国制造的民用飞机首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而自2004年以来,中航工业的新舟60飞机(60座的涡桨飞机)已经出口到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很多国家。另外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C919订单总数已达430架,其中包括英国航空公司、美国通用电气租赁等国际客户。

2014年7月,工程机械龙头中联重科的塔机再创世界吉尼斯纪录;稍早之前,中联重科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两项起重机相关国际标准提案,打破了欧美日企业长期主导工程机械国际标准的格局,成为起重机行业新的领航者。今年3月,在美国举办的2014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展会上,中联重科现场签下一笔价值2000万美元的起重机设备销售大单。

7月17日,中国的特高压技术首次实现整单出口。原电力部生产司教授级高工、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和美IEEE会员蒙定中认为,“巴西项目市场竞争很激烈,国家电网能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事实,中国直流特高压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高铁板块异军突起,高端制造四面开花,制造业大国开始发力:工信部2012年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高端制造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制造业总比重的25%,高端制造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中国制造 海外 高铁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50%来自于新产品开发。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目前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28个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其中,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混凝土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年产量2000台、环卫机械产量3000台,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汽车起重机年产5000台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位。中英文商标——“中联”与“ZOOMLION”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六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