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冶金铸造起重机完成研发制造并成功面世

11月22日,太重承制的宝钢湛江钢铁项目炼钢工程主要设备——全球最大的520吨铸造起重机成功研发制造,并顺利通过了用户的出厂验收。作为全球最大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它的单钩起吊重量可以达到520吨,再次刷新了由太重保持的冶金铸造起重机世界纪录。

全球最大冶金铸造起重机完成研发制造并成功面世

全球最大冶金铸造起重机完成研发制造并成功面世

世界首台最大铸造起重机的成功研发,标志着太重在大型铸造起重机设计制造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将极大提高我国铸造起重机在领域内的竞争能力,是我国乃至世界铸造起重机制造业的又一里程碑。

520吨铸造起重机是宝钢湛江炼钢区钢水接收跨关键设备,额定起重量520吨,是目前世界同类产品中起重量最大,轮压最低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其主要用途是在高温、多粉尘的恶劣环境下,完成1600多摄氏度钢水的吊运工作,其工作繁忙程度为起重机最高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采用了太重专利技术 “四梁六轨、低速轴连接大减速器结构形式”,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为了保正工作中的安全可靠,520吨铸造起重机采用了4根钢丝绳悬挂系统,当其中任意一根发生断裂,能保证钢水包不发生坠落和倾斜,并对钢水包实时视频监控,避免了操作人员的视觉盲区。它还配备了最先进电气变频调速系统,设有制动回馈装置和故障自动诊断系统,能够对起重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运行异常,记录运行数据。与同类设备相比,它具有结构布置受力合理,安全可靠、运行平稳、节约能源等优点,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1955年太重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50吨桥式起重机开始,太重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起重设备生产基地,也是当今世界上冶金铸造起重机制造业的佼佼者,生产的大型起重机产品不仅囊括了全部品种系列的冶金铸造起重机而且生产的450吨、480吨、500吨、520吨系列铸造起重机均为国内第一。460吨以上的大型铸造起重机至今已生产了70多台,在国内市场拥有绝对占有率,还远销到韩国、印度、沙特、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

全球最大冶金铸造起重机完成研发制造并成功面世

全球最大冶金铸造起重机完成研发制造并成功面世

全球最大冶金铸造起重机完成研发制造并成功面世

全球最大冶金铸造起重机完成研发制造并成功面世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氢冶金技术促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为推动我国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和氢冶金技术标准化,9月上旬,国内氢冶金领域多位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河北崇礼,召开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会上深入研讨了氢冶金的相关技术、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应用等内容,明确了氢冶金技术发展方向。 会上,新成立的“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将统筹钢铁行业氢能冶炼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引领钢铁行业对低碳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氢冶金是促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将以完善的氢冶金标准体系助推我国氢冶金技术发展。”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表示。 据了解,我国多家钢铁企业正布局氢冶金领域。如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加大氢能源开发与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焦炉煤气“自重整”制氢,生产高品质的直接还原铁;中国宝武八钢公司富氢碳循环高炉第三阶段工业化试验开启,进入了全氧、煤气自循环的新阶段;山西晋南钢铁1860m3高炉分别开展了喷吹焦炉煤气和纯氢的工业化试验…… 相比国外钢铁企业对氢冶金技术的深度布局,“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更需要综合技术,低碳发展更需要标准引领、标准先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说。 标准是加速创新成果扩散的催化剂。“氢冶金作为钢铁工业的突破性生产工艺,要让标准走在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前列,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标准处主任科员崔爽强调。 在氢能产业化利用上,我国钢铁企业攻关了多项氢冶金关键技术。“我们突破了氢冶金竖炉球团制备及其冶金性能、氢气气基竖炉还原工艺技术及装备等全流程氢冶金技术瓶颈,实现了氢冶金气基竖炉工艺中二氧化碳的捕捉、分离与高效回收利用。”河北张宣高科氢冶金公司经理路鹏介绍。 如今,氢冶金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将引领钢铁行业迈入“以氢代煤”冶炼“绿钢”的时代。“未来,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大氢冶金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争做氢冶金和减碳行动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为世界钢铁工业低碳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说。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详细]2022-09-13 17:37

加快发展氢冶金技术 助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暨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上,与会嘉宾认为,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冶金是氢能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是钢铁生产实现无化石能源冶炼重要路径之一,是助力钢铁工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表示,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钢铁消费国,已经建立起全球产业链最完备、规模最大的钢铁工业体系,提供了最丰富齐全的钢铁产品。低碳转型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技术发展,科学统筹谋划,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我国钢铁行业如何把综合优势转化为低碳发展的技术优势,需要业内协同创新、共同发力。 姜维认为,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的成立,是钢铁行业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的“推行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标准化”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促进产业耦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对构筑全球钢铁产业生态圈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的成立,将有效发挥标准化的综合效能,不断开辟‘双碳’标准化的新局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二级巡视员孙旭亮表示,下一步要尽快出台一批精选标准,加快构建并不断优化氢冶金标准体系;要通过规范管理,尽快给两个技术委员会合作的模式进行定型并提供范例;要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氢冶金标准工作的影响力。 “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完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对低碳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引领作用,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标准处主任科员崔爽表示,希望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发挥好行业技术交流的平台作用,吸纳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加强氢冶金标准体系的总体规划和系统构建,以科技创新先进标准为引领,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钢铁力量。 “氢冶金是氢能在钢铁领域的重要应用,是促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表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及工业化应用,钢铁行业高度重视企业低碳减排贡献,国内钢铁及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开展氢冶金研究和布局。 在张龙强看来,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的成立,也必将进一步发挥标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及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等方面的纽带和驱动作用,将促进我国氢冶金技术的进步,助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氢冶金是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性技术,氢冶金标准化对推动氢冶金工艺技术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发挥着支撑和引领作用。”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院长,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表示,实现氢冶金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氢冶金技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为世界钢铁工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就氢冶金标准化工作如何发挥作用?姜维建议:一是要立足行业,注重标准化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结构优化,建设更加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二是要注重宣贯,提高标准宣贯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为保持标准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先进性提供支撑。三是要系统布局,参与主导制定氢冶金领域的国际标准,提高我国钢铁在氢冶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氢冶金技术贡献世界发挥作用。 (本文来源:人民网)[详细]2022-09-09 14:24

太重集团与山东省冶金设计院签署战略合作

8月23日,太重集团与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太重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珍[详细]2022-08-24 10:14

媒体点赞太重:太重造,世界起重量最大起重机亮相!

近日,太重制造的世界起重量最大起重机引起各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新浪网、搜狐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经济[详细]2022-06-30 10:27

铁建重工轨道系统开启生产“加速度”模式,助力全球铁路建设

随着2022年国内铁路项目需求增长,海外市场不断突破,铁建重工轨道系统在2021年轨道交通装备订单饱[详细]2022-05-23 19:2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