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掘战美利坚

2014/03/31 18:33环球企业家

挫折

2006年初,11台价值100万美元的装载机在重型车队的鸣笛声中,呈一字队形缓缓驶出了柳工厂区的大门。当时,曾光安曾高兴地对身旁的罗国兵说:“这是第一步,好戏在后面。”

柳工由此进入海外营销网络系统布局的新阶段。柳工在包括印度、澳洲、俄罗斯等地都相继成立了子公司。曾光安找到罗国兵、覃卫国,要求两人在欧洲和美国市场迅速找到几个真正懂行的产品经理。他要求是必须找当地人,以便为日后柳工海外本土化战略落地做准备。

时任CNH全球建筑设备运营部、亚太地区董事的闭同葆(David Beatenbough)在彼时最终决定加盟柳工。闭同葆最大的贡献是将国外普遍的设计技术原理,如力学分析、流场分析等引进到柳工。在闭同葆的力促下,柳工购买测试设备,并加大对产品测试的投入,并结合国外研发经验和研发体系,最终促成了柳工LDP产品研发流程。柳工得以彻底颠覆之前国内企业先做产品再打市场的传统研发流程。这一体系也让柳工产品迅速接近国际一流水平。

黄兆华此时也接到曾光安的邀请,正式加盟柳工国际营销事业,负责市场部管理工作,他同时负责北京、东南亚和拉美业务。2007年,一个寒冷的春日,黄第一次以旁听身份接触到美国一月集团。后者围绕着产品质量提出了很多要求,仅改进文档就有几十页。“跑冒滴漏,中国人一般认为是小问题,但在美国这是大问题。”黄兆华对《环球企业家》说。事后,曾光安根据美方建议做了一个PPT,给柳工全体中层讲了两个小时的质量培训,要求制造部门务必跟上市场节奏。

但美国一月集团还是遭遇了大麻烦。由于柳工产品在国内多用于土石方施工,无法满足美国市场废物回收的多种工况要求,一些卖出的设备随后被退回。一月集团转用租赁方式经营之后,其收入也无法支撑运营成本。2007年底,美国人意识到必须结束这家公 司。

事态发展远远超过罗国兵的意料。柳工迅速调整,否决了美方提出购买一月集团的建议,决定自己另立门户。“没有一月集团,我们仍然会成立北美公司,它的意外倒闭加速了这一进程。”罗说。

巧合的是,日本神户制钢集团当时与美国凯斯达成合作协议,前者的北美销售由凯斯负责。如此一来,神户制钢在北美的经营团队即将面临解散的局面。“做北美市场我们没经验,正好把他们接过来。”曾光安回忆说。

同时,为了控制成本,柳工在运输技巧上苦下功夫。柳工采取滚装的方式进行跨国运输。他们把设备用20吨拖车分别运到柳州火车站,用火车运往上海,综合性价比选出合适的船运公司,由上海跨越太平洋运往美国休斯顿。运输时间被控制在37天以内,最短20天即可交付。休斯敦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本着就近销售的原则,2008年3月18日,柳工北美公司正式挂牌。随后,第一批17台设备运往美国。

但摸着石头过河的柳工很快就水土不服。柳工北美公司是相对独立的团队,与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相差甚远。双方在沟通衔接上效果欠佳,一个配件图画错几次的情况也都屡屡存在。由于团队缺乏凝聚力,柳工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研究如何在美经营。

如此一来,柳工北美自成立起就持续亏损,总部也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在此后的四年间,它相继更换了两任总经理,业绩仍未见起色。更为不妙的是,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业内对美国工程机械市场普遍持谨慎态度。

留还是不留?曾光安进退两难,但好在他不是那种轻易就打退堂鼓的人。“我准备亏十年。前提是要把面向北美的产品和渠道做好。未来,渠道就可能价值几十亿美元。做正规品牌的大生意需要时间。”曾表示他很不能理解国内亏损不吭声,但在国外亏损就觉得不可思议的做法。“这太肤浅。”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柳工挖机群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柳工 曾光安 推土机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