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日趋紧密 高铁上的中国—东盟经贸方略

2014/01/06 09:29国际商报

地域相连、文化相通决定了越南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居民跨国经商的热点。为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越南历代政权也往往着意招揽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中国居民,以至于越南成为近代以前中国在贸易和采掘、冶炼等产业部门对外直接投资的重镇。至少从后黎朝起,越南便积极吸引华资华工开发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各镇金银铜锡诸矿,多募清人开采”(越南阮朝《大南实录》卷三十五),太原宋(送)星银厂、交趾都龙银矿、兴化蝎嗡银厂等就是当时越南规模较大的华资企业。某些华资矿山及其附设的冶炼厂员工人数极多。根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卷四十三记载,有些华资矿厂“佣夫”(即雇佣工人)上万。考虑到当时中国国内满清政权因害怕汉族人民聚集反抗而严厉限制、禁止在明朝已有长足发展的矿业开发,即使素来号称“英明”的康熙、雍正诸帝也不例外,海外投资对保留、发展中国矿冶技术和组织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居住在我国境内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外籍人员593832人,其中缅甸、越南两国分别以39776人、36205人排名第四、第五。同时,除了已在东南亚居住生活几代甚至十几代的华人之外,还有大批中国公民在东盟国家留学、就业。笔者在泰国就看到了不少中国留学生和当地企业、金融机构聘用的中国员工,且当地企业聘用的中国员工来源地已经从广西、广东之类的南方省份扩大到了天津之类的北方省市。

中国外经贸战略的东盟基石

基于上述经济与社会基本面因素,在中国的对外经贸战略中,东盟顺理成章成为我们优先选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更是中国提升对外经贸层次、效益的突破口。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必须积极参与。而我们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应该是巩固与自己经贸、政治联系密切地区的关系,扩大参与全球性经济竞争的“根据地”,通过区域一体化加快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并推动确立符合自身利益的经贸规则。由此观之,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亚太区域合作这两个部分重叠的框架中,东亚区域合作对我国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我国与东亚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更为紧密,也是因为在东亚区域内我们对区域经贸规则发展的影响力显然高于对亚太区域经贸规则发展的影响力。

对中国而言,东亚区域合作分南北两翼,北翼为中日韩经济合作,南翼是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由于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角逐,也由于现实的力量对比和未来发展趋势,决定了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必须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对于东亚各经济体而言,发展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有利的,借此可以降低对美欧市场的过度依赖,逐步摆脱集体为美国充当商品制造车间和供应低息融资“现金牛”的命运。但区域内主要国家对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的暗中争夺使得事情复杂化,区域外势力的参与把这潭水搅得更混。

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北翼的中日韩显然超过南翼的东盟,但也正因为如此,不仅中日两个亚洲大国,韩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抱有成为东亚区域合作核心的雄心。就国家规模、国际政治能力和发展潜力而言,中国无疑超越日本、韩国,但当前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收入又低于日本和韩国,暂时无力充当东亚区域合作无可争辩的核心;日本、韩国当前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暂时高于中国,但国际政治能力和发展潜力又不如中国。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实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日韩之间这样那样的矛盾又相对突出,这些矛盾给了区域外大国参与的可乘之机,让这些矛盾短期内得到解决的希望更加渺茫。在这种局面下,目前与中日韩之间均不存在非常明显的矛盾冲突、且不是任何大国潜在竞争对手的东盟成为各大国共同接受的东亚区域合作主导者。中日韩三国哪一方能够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一方能率先与东盟实现较高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先南后北”战略的必要性也就在于此。

“先南后北”战略是可行的,这是因为在经贸规模、潜力、人缘等各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都具备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基本面。可以说,历史和地缘天然决定了东盟是中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首选合作伙伴。在实践中,在域外大国中第一个同东盟确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同东盟洽谈签订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所有这一切实实在在地显示了中国对与东盟关系的高度重视。在国际某些势力企图策划针对中国包围圈的时候,强化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日本、韩国相比,我国与东盟领土接壤,领海相望,更有地缘优势。有此优势,加上我国率先决策与东盟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见之明和执行中的决心,也就无怪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远远领先于日本、韩国与东盟的类似进程了。

在亚太区域合作层次上,除了已有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机制之外,囊括东盟十国和中、日、韩、印、澳、新(西兰)共十六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也有较大发展潜力。在美国不断高调宣示其“重返亚太”、美国某些势力不断提示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必然会被许多人与美国积极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联系在一起,必然会被许多人视为中国试图与TPP竞争之举。中国经济自身的吸引力和RCEP从亚太经合组织继承的某些特点也会构成其相对于美国主导的TPP的额外吸引力。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高铁 东盟 经贸合作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一汽集团旗下的轻、中、重型卡车企业,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员工22000人,整车年生产能力20万辆。有17个专业厂、分公司、子公司和3个参股公司,分布在长春、大连、青岛、无锡、成都、柳州六个城市,形成了长春、青岛、成都、柳州四大整车基地和无锡、大连、长春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三大总成基地的生产布局。主要企业有:卡车厂、青岛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车桥分公司、变速箱分公司、发动机分公司、专用车分公司、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特种车分公司、成都分公司、轴齿中心、仓储中心、大豪动力公司、一汽解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宝友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长春一汽鞍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历史沿革】2003年,一汽对中重型卡车核心业务进行重组,成立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十年来,一汽解放先后成功推出解放第五代和第六代重卡产品,实现了以重型车为主,中型、重型、轻型发展并举的产品格局,以品质、技术和创新能力,成为中国商用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卡车制造企业。解放品牌价值180.26亿元,连续多年保持行业第一。【主导产品】一汽解放拥有载货车、牵引车、工程车、专用车四大产品系列和J6P、J6M、J6L、JH6、J6F、J5P、J5M、J5K、J4R、新大威、龙威、天威、途威、虎威、越野车、新长头安捷重卡16个产品平台,发动机功率覆盖40-520马力。解放卡车以“安全、可靠、节能、舒适、高效”的技术性能和卓越品质,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被誉为“挣钱机器”。【制造技术】一汽解放卡车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车身焊装线主焊线全部采用机器人进行焊装作业,自动化率达100%。驾驶室涂装线采用自动化控制装备,涂层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整车装配线采用模块化装配,配备定值装配工具,检测线由计算机控制,进行100%驾驶室淋雨密封性检验。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三大总成生产线,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中心、数控机床、三坐标测量仪等工艺装备。【营销网络】一汽解放坚持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率先建立了功能完备的营销服务体系,创建了解放“感动服务”品牌。由510家经销商、1000家服务站、26家备品中心组成的解放营销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高效、优质服务。产品出口俄罗斯、东南亚、中东、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管理创新】一汽解放着眼于国际化竞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学习和推行丰田生产方式,建立ISO/TS16949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和体系,通过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TDS销售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数字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理念,为员工提供职业化的成长平台,建立了管理人员按职业经理序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按专家序列晋升的“双路径”人才激励机制和全员岗位技能职业化培训体系。【公司战略】一汽解放将以“品质、技术、创新”的中国一汽“品牌战略”为统领,加速实现企业管理转型和产品技术升级,致力于把解放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卡车企业,实现解放中重型卡车市场份额第一,保持中重卡车领域的国内绝对领先地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把解放打造成为中国卡车第一品牌和世界知名卡车品牌。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