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梁稳根:“中国式”竞争的获胜者
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1979年一位来自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的年轻人,走进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的校门。
此前一年的岁末,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成为开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崭新时代的关键转折,并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包括这个还在校园的年轻人。
此后的岁月,这位年轻人的命运便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从体制内辞职下海,到创办中国最大、全球前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从首家成功实现股权分置改革的企业,到带领企业参与国际化并购。这个年轻人,也从一个来自湖南乡下的“穷小子”,一跃成为“中国首富”。
他,便是梁稳根。
作为横跨改革开放三个段代的企业家,梁稳根跟他创办的三一集团成长的每一步,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比“下海潮”更早的“下海”
198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梁稳根下海了。事实上,“下海”一词是后来人们对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里,辞去公职经商的创业者一个定义化说法,普遍用来形容“92派”企业家的“下海潮”。而此前六年,原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体改委副主任,位居副处级的梁稳根,就毅然辞职创业,这是比92年“下海潮”更早的“下海”。
谈及最初的创业冲动,多数众多的回忆文章均谈及,是梁稳根怀抱“做中国经济试验田的理想”,但事实上,创业之初并没有理想中的美好。
关于最初的“下海”,梁稳根总会提到贩羊。1986年元旦,他得到消息,市场上一头羊可赚20多元。于是,梁稳根和其他3位伙伴毅然辞去公职,直奔湘西等产羊较多的地方,但等买回羊才得知,过了元旦羊价就会跌。
梁稳根的创业是以失败作为开始。随后,他有开始尝试做酒、做玻璃纤维,也都没有取得成功。
转了一大圈,梁稳根还是回到了自己的本行——有色金属焊接。1986年,梁稳根等4人从亲戚朋友那里凑齐6万元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当年9月,焊接材料厂收到了第一笔货款——8000元人民币,这也成为梁稳根创业挖到的“第一桶金”。
如何做大做强,成为“站稳脚跟”之后的梁稳根思考的。历经文革浩劫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个“高潮期”,这也让创业之初的梁稳根嗅到商机。
“基础建设我们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我们还是懂的。”梁稳根说。在此背景下,梁稳根开始进入此前在中国市场完全被国有企业垄断的工程机械行业。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三一挖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