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中国高铁名片 装备制造业面临重要机遇期

2013/12/13 09:14经济日报

近段时间,我国领导人多次向世界推介中国高铁。高铁俨然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张新名片,不仅中国高铁迎来千载难逢的“走出去”契机,整个装备制造业也面临重要机遇期。

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获赠一个中国高铁模型,李克强总理向其力荐这一高端的中国制造。11月底出访中东欧的李克强总理与匈牙利、塞尔维亚领导人共同宣布将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同时与罗马尼亚达成了合作建设该国高铁的意向。更早以前,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期间与泰方达成了“大米换高铁”的合作意向,中国高铁展览也随李克强总理一起走出国门。

高铁俨然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张新名片,高铁正迎来新的“走出去”契机。

高铁成为“排头兵”

近两年来,全球正步入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年代,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强劲的推动力。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即便是法国等“老牌高铁国家”也相继表示,将延长高铁里程、提升高铁品质。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如果按全产业链的增加值计算,高铁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则更为巨大。

作为全球运营里程最长、时速最快的中国高铁,在工程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管理人才、全产业链的经验。中国机械工业信息中心专家白涌如告诉记者,中国高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至少已实现了70%的国产化率,相关的专利问题也得以解决,高铁的生产和出口已具备实力。

中国高铁技术是从欧洲引进,在吸收、消化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且结合了中国自己的创新。从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至今,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数差不多是其他所有国家里程数的总和,运营发展规模和积累的经验难以被别国超越。同时,在寒冷条件下的高铁建设方面,中国也积累了经验。从整体形势来看,中国高铁出口积极向好,颇受国际市场欢迎。

近两年间,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考察了中国高速铁路。目前,中国铁路建设在利比亚、尼日利亚、阿联酋、阿曼、伊朗、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委内瑞拉……几乎都有普通铁路建设、电气化改造建设、高铁建设项目。目前,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土耳其等几十个国家都希望我国参与他们国家铁路项目的合作,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实施。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总合同额达260亿美元。

开辟东盟市场

高铁迎来“走出去”的好时机,怎样打好这张牌是关键。高铁项目在同一时点上不可能遍地开花,而应有所侧重。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配合落实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互联互通的相关政策措施。

首先,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有些国家可以率先启动,比如泰国。可以把在东盟国家第一个投资的高铁建成中国对整个东盟高铁投资的形象工程,拉近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高铁,带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采、旅游业等的发展,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更大的贸易创造效应提供基础设施支撑。由中国的高铁技术输出带动资本和劳务,迎来服务贸易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次,后方要有支撑。国内要有一个机构对高铁走出去进行统筹,使涉及高铁各环节的企业统一“走出去”,形成合力,为东盟各国提供最高效最优质的高铁服务。

此外,要加强金融服务。努力促成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让有关国家摆脱对高铁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高铁建设花费不菲,在国内,成本最低也要每公里4600万元,最贵的达到1.8亿元。如果有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融资支持,资金的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