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研究船企兼并重组 龙头转型海工装备突围

2013/11/22 10:16每日经济新闻

11月21日,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针对《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重点指出的船舶行业,工信部有关官员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的细化细则,包括不核准、备案新增产能,不得办理土地和岸线供应、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等。此外,还将研究制订促进企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鼓励船企兼并重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船企行业人士处了解获悉,中船重工、中船集团、大连船舶重工、招商局等国内大型船企都纷纷向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市场转型。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承接各类海工钻井平台订单24座/艘,合同金额近55亿美元。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大量船企进入海工装备制造后,其也将进入薄利时代,产业集中度必然提升。

多措并举化解产能过剩

我国船舶工业产能过剩主要由“十一五”以来船舶市场的高度兴旺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市场需求大幅下滑,产能出现严重过剩。

工信部有关官员称,2012年底,我国船舶约有产能8010万载重吨,产能利用率为75%。但是,据最新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0%至55%,相较2012年降低了约20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国际造船业通常的产能利用率。

中船集团一位高管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1年全国产能高点时,实际造船完工量5000万吨,但当年实际产能已接近1亿吨。机构预测,2014~2020年,全球年均新船成交量在8000万载重吨左右。

据了解,全球造船产能约2亿载重吨,中日韩三大造船国产能占全球的90%。挪威柏拉图有限公司首席代表邵和平说,2013~2015年,全球年均成交量预计9000万载重吨,全球性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

上述工信部官员表示,下一步要控制新增产能。包括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新增产能的造船、修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船台、船坞、舾装码头)项目,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不得办理土地和岸线供应、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此外,对船舶行业违规在建项目进行分类清理,在满足总量调控、布局规划、兼并重组等要求的条件下,推动整合提升大型基础设施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转型转产。

目前,工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订促进企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支持和培育优强企业发展壮大,增强行业发展的协调和自律能力。

船企转型谋突围

2008年金融危机后,船舶行业的日子一直不好过。中船集团上述高管称,目前各类船价继续走低,近期虽然缓慢上升,但受产能过剩影响,上升幅度有限,加之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船舶行业或将长期处于微利局面。

“按目前船价指数,我国造船企业经营接单已基本无利润。船价与各项成本费用倒挂矛盾突出。”中船协有关人士说道。统计显示,1~5月份船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1%;企业应收账款高达987亿元,同比增长8.3%。

今年1~9月,中船协监测的80家重点船企经营情况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1823.1亿元,同比下降15.8%。利润总额49亿元,同比下降53.9%。

“不转型就没有出路。”中船集团上述高管说。他表示,该集团正全力打造6大板块,包括海洋工程、船舶造修产业等。今年前10个月,该集团海洋工程装备实现接单超过140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自升式钻井平台、FPSO、半潜船等产品也获得订单。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家出台多项政策,要求调整优化船舶产业生产力布局,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专用系统和设备,形成造船、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受高油价支撑,全海洋工程市场未来几年将维持兴旺态势,更多的中船企将介入这个市场。

据中船协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我国共承接各类海工钻井平台订单的数量和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约为54.2%和41.2%,成交各类海工工作船、辅助船53艘,占国际市场份额40%。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建军透露,2006年,该公司就实施从修船向海工装备建造转型,销售产值自2011年以来年年增长,截至目前,公司新订单达12.3亿元美元,全年接单将在20亿美元以上。

据悉,大连船舶重工、招商局工业集团、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江苏熔盛重工、上海外高桥造船、上海振华重工等国内大型企业都在上半年收获海工订单。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有关人士分析,虽然海工装备只有大型企业有能力获利,但是,中小造船企业可以为其作配套生产,这对于整个船舶行业有利。

“可预见未来国内的海工装备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远船务、中集集团、海油工程、中交集团和招商重工等大型企业集团之间,产业集中度必然提升。”庄建军说。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全球“海工热”热潮涌动 订单成交额年均超600亿

近年来,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一直气势高涨,全球海工订单成交额年均600亿美元以上,2011年更是创下了690亿美元的历史性纪录。 而在这背后,是原油价格保持坚挺和海洋油气开发的持续活跃。统计显示,当前海洋钻机平均利用率为85%,作业水深5000英尺的浮式平台利用率接近100%,租金也处于近年高位。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船舶行业掀起了一股“海工热”,各类企业纷纷涌进海工制造行业,加快自身发展。除骨干船企外,多家石油系统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亦进入海工业务领域。上海外高桥、大连重工、中集来福士、中远船务等骨干企业均有大型海工平台订单入账,这些企业通过自身的实践,走出了一条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道路。 转型是必然选择 “不转型,没出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经营管理部主任钟坚颇为感慨地说。 据钟坚介绍,金融危机以前,船舶工业产能迅速扩张,2006~2010年,30万吨产能的船企从7个增加到33个,10万吨船坞和船台从17个增加到59个。 金融危机之后,产能则严重过剩。2011年全国高点时,造船完工量5000万吨,但2011年实际产能已接近1亿吨。 此外,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严重过剩的背景下,2013年新船成交量大幅反弹,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新船的需求。有机构预计2014~2020年,全球平均新船成交量在8000万载重吨左右。 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之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则为船企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钟坚表示,要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上资源,最关键的还是要依赖海洋工程装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并作出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必然带来海工装备和高端船舶等市场需求,这将为我们建造海洋开发装备提供一个大的舞台,也为我们全面转型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钟坚说。 格局正在变化 随着中国海工装备发展的提速,世界海工装备市场的格局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长期以来,世界海工装备市场按照实力的不同,分为三个阵营,第一是欧美;第二是韩国和新加坡;第三是中国、巴西和阿联酋。 欧美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垄断了海工装备的研发、前期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设备与系统的供货,同时建造少量深水高技术装备。 韩国和新加坡则有较强的建设和改装能力,在研发设计和工程总包方面亦具有很强实力。 目前,随着中国和巴西的强势崛起,处于第二阵营的韩国和新加坡受到强烈冲击,市场垄断地位下降。 据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建军介绍,目前韩国在钻井船和FPSO(浮式储油卸油装置)建造上的份额已经不足70%,新加坡在半潜式、自升式平台的制造和FPSO改装方面的市场份额降至40%以下,特别是自升式平台订单数量,已经被中国反超。 因此,未来海工装备市场的竞争将进入新的局面。 “2013年中国和巴西两国市场占有率将分别提升至20%和14%,但从接单情况看,竞争更加复杂,产品开始相互渗透。韩国进入新加坡垄断的自升式平台高端市场,新加坡则闯入钻井船市场,欧美与发展中国家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合作更加广泛,各海工企业产品竞争形成交集。”庄建军说。 转型经验 在“海工热”的浪潮下,我国多家船企纷纷进军海工制造行业,并通过自身实践,摸索出了一条船舶企业向海工装备转型的道路。 首先是管理模式的转变。庄建军指出,海工装备具有边生产,边设计,边修改的生产特点,制造难度大,系统复杂,生产过程中不可见因素多,因此,要以项目管理来做好成本、采购、计划、生产组织和规划。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海工业务总监陈巍旻对此也深有感悟。他指出,有些海工装备与传统的船舶、钻井类装备不同,定制性非常强,这种项目就很难按照传统造船的管理方式来做,而是一定要以项目为中心。 同时,海工装备生产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比如生产过程中的采办环节,在船舶生产中,只要下个订单,告知供应商在什么时间把货发到厂里来就可以了。但是制造海工装备却不能这样,整个过程必须完全可控。 “海工装备的生产不能带有不确定性。万一哪个产品没有按时送到,整个项目可能都被拖住。而油田开发的投资非常大,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如果因为局部原因导致油田不能按时投产,后果将非常严重。”陈巍旻说。 而对于船舶企业进军海工装备,陈巍旻认为,应该先从标准的海工装备做起。而对于定制型的海工装备,由于需要很强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后盾,项目规模很庞大,风险也很大,陈巍旻建议船企首先应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为总包公司提供高效、高质量、有价格竞争力的建造服务等。 此外,陈巍旻还指出,我国船企的大集团意识不够强,削弱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比如韩国的三星,虽然旗下很多企业做得很大,但在海外接单的时候,从来就只用三星一个名字。而我们出去接单的时候,却是单一的船厂。 “我觉得我们伸出去的是一个巴掌,人家伸出来的是一个拳头。”陈巍旻说,比如上海外高桥,在国内已经算很大了,但有时也不能完成整个订单,但其他船厂可能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把这个单子接下来,分配到若干个船厂里面去,就可能把产品做起来。所以,我们大集团的意识还要加强。”[详细]2013-12-04 09:46

熔盛重工:以创新和实力抵御行业下行压力

“过去只闻其名、未见其实,今天第一次来到熔盛重工,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的宏伟气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熔盛重工注重科技创新工作,以此助推转型升级,必将实现更大发展。”28日下午,当在熔盛重工考察的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来到四号船坞,几艘同时建造的38万吨超大型矿砂船让她大为震撼,不禁拿起相机拍照留念。 在一路参观中,中国熔盛重工集团公司总裁陈强从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海洋工程项目研发及成果、LNG船型研发、先进的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统、参与的国家级及省级科技项目等方面向程东红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和技术创新成果。 当前,全球新船需求持续低迷、造船产能严重过剩、船市竞争激烈,但熔盛重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坚持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造船水平和自身实力,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的新路子。由熔盛参与研发并建造的世界第一艘38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第一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均为世界领先技术产品,企业也因此在世界造船界声誉鹊起,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截至今年6月30日,熔盛重工累计手持订单101艘,合同金额约59亿美元。根据今年3月份克拉克松最新报告显示,按载重吨计算,熔盛重工目前手持订单量居中国首位、全球第三。今年上半年,企业交船11艘,约200万载重吨,较历史同期大幅增长,在国际船市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熔盛重工以创新实力顶住了下行压力。 近年来,熔盛重工以产学研联合的方式,成功申报并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重大科技专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6项,承担省级科技项目16项。与此同时,企业针对已开发的船型和海洋工程产品,进行了大量的建造工艺技术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已向国家申请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现拥有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前不久,经过有关行业专家论证,教育部等23个部委决定批准成立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熔盛重工与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联合申报的两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喜获组建。这是熔盛重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又一新平台。 产品研发、升级是造船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熔盛重工一直将之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产品的多样性及产品组合的适应性来应对船市的风云变幻。2008年金融危机后,熔盛重工根据市场和船东的需求,开发出一批低油耗低排放的绿色环保船型,受到了船东和市场的欢迎。2009年8月,熔盛重工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正式签约深水铺管起重船工程项目,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深水开发战略实质性启动。熔盛重工作为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的领头羊,也正式向规模化、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领域进军。该船于今年5月份顺利交付,首航顺利开赴南海,为国家能源战略服务,熔盛重工也由此一举进入到国内海工行业高端技术领域。目前,熔盛重工将主要的研发工作集中在现有成熟船型的换代开发,以及超大型平台拆装铺管船、LNG船等海洋工程产品的开发。 熔盛重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及快速发展态势让程东红兴奋不已,她勉励企业继续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朝着世界一流造船企业目标奋进。[详细]2012-08-29 09:14

政府巨额补贴保驾熔盛重工 7亿订单惹争议

全球造船业正经历着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酷的冬天。财报显示,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上半年收入大降37%至55亿元人民币,而净利润仅为2.158亿元人民币,还要拜政府6.7亿元的补贴所赐。 今年上半年公司仅获得价值5800万美元的订单,全部是巴拿马型船舶,这仅仅相当于两艘船的价格。而就在去年下半年,熔盛重工还在为那笔7.25亿美元的“苏伊士油轮”的订单而喝着香槟庆祝。 的确,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迟缓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因素,导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今年以来下跌56%,而该指数正是衡量船运成本的行业基准。不过真正让张志熔和熔盛重工头疼的还是25年来最严重的航运低迷导致的船舶供应过剩,而造成供应过量的罪魁祸首,正是张志熔和熔盛重工自己。 福布斯富豪张志熔的造船发迹史 故事要从2005年开始说起,彼时的张志熔还是一位发迹于上海的地产大亨。自从当年兴建第一家造船厂,仅仅三年就造出了第一艘船,创造了造船史上的奇迹。 一直以来,中国是大宗商品最为旺盛的买家,从战略角度出发,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扶持造船业。在2009年出台一项为期3年的刺激计划,鼓励银行向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造船企业放贷,并为外国购船方提供信贷。 而当时全球流动性枯竭,船舶买家有时拖欠付款。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船东倾向于在国内购买船舶,对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熔盛重工借此机会获得了快速发展崛起的机会。 随后熔盛重工于2010年香港上市,谋求将业务从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扩大到液化气船和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成功抵御了2008年那次全球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并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造船企业。 在《2012胡润长三角地区财富报告》中,张志熔家族以房地产和造船业累积的255亿元财富位列长三角富豪第十位,在2012年《新财富》发布的500富人榜中,张志熔位列第26位。 这样一位年轻而富有野心,有扩张能力且不乏实干精神的富豪,是怎样把这家造船业巨头领上绝路的? 7亿美元订单惹争议 2011年12月8日,熔盛重工宣布,接到10艘“苏伊士油轮”的订单,2013年至2014年间交付,除此之外买方还可以选择再订10艘同型油轮。订单总价高达约7.25亿美元。 乐观的人认为,这一订单表明,中国国有航运企业准备下巨额订单订购新油轮,另外还可能订购运输铁矿石等干散货大宗商品的货轮。而悲观或者冷静的人来看,这些船只的交付只会让艰难的市场环境更加恶化。 中国造船厂的迅猛扩张,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批低技术含量的船舶供应,令运价保持在较低水平,也令全球船东的严冬延长。事实上2011年中国造船业新订单已经大减了52%,而熔盛重工的这笔新单彻底让市场愤怒了。 饮鸩止渴 行业全面陷入危机 这一订单好似压倒造船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有评论指斥称此订单“完全是不负责任和毫无必要的”。很简单,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再接这么大的订单,无异于饮鸩止渴。 根据野村证券的研究,全球而言,今年新船订单下滑近五分之三。利润率显然承受着压力。巴克莱表示,新造集装箱船舶(中国船厂的特长)的价格在过去一年已下降15%,而二手船买价跌幅三倍于此。 危机已经开始显现,中国数百家中小型造船厂在国外订单萎缩与国内银行大幅减少信贷的双重夹击下,徘徊在破产边缘。据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中小型干船坞制造基地浙江省,大约80%的造船厂或者已经停产,或者仅以一半产能运转。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曾表示,国内50%的造船厂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破产。 张志熔也是牺牲品 无论是经营房地产还是进军造船业,再或者和中海油联手合作,张志熔都不是一个凭冲动做事的人。 但最近张志熔还是陷入了失信的质疑中。由于涉嫌在美国股市从事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内幕交易,张志熔实际掌控的公司Well Advantage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受此影响,张志熔担任董事局主席的熔盛重工和恒盛地产两家上市公司股价大幅跳水,尤其是熔盛重工,受双重打击,股价已经在1港元附近徘回许久。 尽管熔盛重工对那笔大订单的辩护振振有词:“如果我们不接这份订单,其他公司也会接。提高中国自身的船运能力很重要。自然资源的运输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这句话恰恰折射了张志熔这个发迹史的心态。乘着各种政策的东风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但随着政策的调整而风光难在,为了扳回败局,铤而走险,不断做出短期获益而无视长期发展的举动。 中国民营企业的悲剧 中国经济增速大幅提升,市场不会给这些企业家缓慢转型的机会。张志熔等人在短期内能够迅速上位,不仅仅是其卓越的商业眼光,更重要的是资源运作技巧。 他们可以获得政府巨大的信用背书,巨大的资金链把地方政府与这些企业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张志熔们也就转身成为权贵企业,与大多数人所设想的不同,对中国市场而言,看重的不是国企民企之分,只要能够带来利润与品牌,地方政府就会大力扶持。地方政府之所以看重国企,是因为国企的巨额投资,会带来更多的GDP。 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行业如此惨淡的情况下,张志熔会不顾一切地接下那笔大订单了。但对于民企而言,悲惨的现实是,在经济下行期,一旦被垄断企业抛弃,市场地位将一落千丈。[详细]2012-08-28 10:00

造船企业加强海工装备研发应对行业困境

港交所上市公司、国内第一大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20日公布2011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熔盛重工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年度新增订单更是位列中国第一。 由于欧债危机的爆发和世界贸易增速的放缓,2011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下滑51.9%,许多船厂陷入困境。熔盛重工方面,2011年实现净利17.2亿元,与2010年相比微增0.1%。不过,为回馈股东支持,公司决定保持30%的高派息率。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表示,虽然行业整体艰难,但公司在逆境中展示出坚实的发展潜力。造船业务板块继续快速增长,2011年新增订单39艘,合同总额达18.1亿美元。按照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的统计,熔盛重工的新接造船订单载重吨占全国的15.6%。 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熔盛重工积极关注高附加值船型和绿色环保船型。2011年,公司先后向船东交付了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并完成亚洲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的试航。 随着中国对深海油气的需求逐步增加,并将海洋工程装备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熔盛重工持续加强对钻井船及液化天然气船等复杂船型的研发,并积极参与国内专项招投标。 此外,熔盛重工还谋求多元化发展,之前培育的动力工程和工程机械业务逐步进入丰收期。2011年,熔盛重工在柴油机方面的收入为11.3亿元,同比大增257.6%。公司生产的低速柴油机符合国际海事组织严格的排放标准,满足了当前市场对节能高效船舶的需求。 动力工程和工程机械等国内业务的发展,改变了造船企业对船舶出口的依赖。2011年,熔盛重工的人民币收入比重已从2010年的20%增至35%,有效对抗了汇率风险。[详细]2012-03-21 10:11

山西力推焦化业兼并重组 焦煤集团等成整合主体

美锦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潞安矿业(集团)、阳煤集团等成为首批整合主体 12月18日,美锦能源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美锦集团”)通知,美锦集团作为山西省及太原市指定的煤焦联合主体企业,已完成对焦化企业山西隆辉煤气化有限公司(下称“隆辉煤气化”)兼并重组工作。而就在两天前的16日,山西省经信委公布了全省第一批焦化兼并重组主体及所属企业名单,这标志着山西省焦化兼并重组工作又推进了一步。 煤焦行业研究人士表示,目前行业低迷,是行业重组兼并的较好时机,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后,更利于管理和统一规划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 美锦能源公告显示,隆辉煤气化现有注册资本人民币2.4亿元,公司控股股东美锦集团拥有该公司100%的股权。截至目前,隆辉煤气化拥有批准的焦炭产能90万吨/年,但另有部分产能仍未完善相关手续。目前隆辉煤气化因部分产能手续不全仍无法注入上市公司,而根据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出具的文件,应由美锦集团作为兼并重组主体,此外如未能在2014年底前完成兼并重组工作则隆辉煤气化将面临关停的后果,因此美锦集团于近期完成了对隆辉煤气化的收购工作。未来,美锦集团将启动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促成隆辉煤气化尽快符合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 事实上,美锦集团收购隆辉煤气化只是山西焦化行业兼并重组的一个缩影。根据山西省经信委公示,此次共有67家企业“担纲”山西第一批焦化兼并重组主体,除了美锦集团,还包括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从山西省历次发布的鼓励省内焦化行业兼并重组的文件来看,都是希望通过行业兼并重组,达到淘汰落后产能、大幅提升产业集中度、改善企业盈利水平、推进焦化化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等目的,并要求到2015年年底,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目标是,初步形成“焦化并举、上下联产”的格局,奠定新型煤化工产业跨越发展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由于出口受阻、产能过剩、需求低迷等原因,其实近年山西省内焦化行业整合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不过与相关文件的要求相比,产业集中度、独立焦化企业户均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分析认为,目前煤炭行业整体低迷,是行业兼并比较好的时机。今年较早的时候,内蒙古也曾发出了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文件。现在进行兼并,一方面可以加速一些小型煤企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大煤企兼并小煤企之后,更利于管理和统一规划产能,同时符合国家建立几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总体规划,有利于我国煤炭行业供需平衡的重新修复。[详细]2014-12-19 09:0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