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取胜 中联重科二十年长盛不衰的命脉
“中联重科结合自身企业特点、积极实践科学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坚持并灵活运用各种质量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经营水平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在大幅度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引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这是今年年初,2012年度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中国杰出质量人奖”花落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时,评选方对于中联重科的评价。作为带领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内陆省份到国际市场的杰出舵手,詹纯新当之无愧。
从工程机械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7名技术人员、50万元借款的院办小企业,到如今员工3万多人、总资产800多亿元、年均6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的A+H股上市公司,詹纯新的创业史早已如同传奇般被广为颂扬。21年的发展,中联重科是如何做到坚持“质量赢得未来”的坚定信念?如何造就了20余年长盛不衰的旺盛生命力?如何做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中联重科,探究中联以质量为生命的心路历程。
质量零缺陷:高标准缔造“中国制造”
着名的“木桶理论”指出,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对于企业而言,“质量”就是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不论在任何时候,企业只有靠质量才能赢得市场。
詹纯新深谙这点,所以他提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尤其是“零缺陷”质量管理原则,要树立中联重科特有的质量责任观和价值观。从2007年开始,中联重科引入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理念,并通过举办“创建零缺陷文化高层研讨会”和全员零缺陷质量文化培训,使得“零缺陷”质量理念在全公司得到了广泛传播,改变和提升了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责任感。
2012年,在行业普遍失速的情况下,中联重科实现营业额480.71亿元,实现净利润73.30亿元。中联重科之所以能够连续保持营收与净利的“逆市”双增长,依靠的就是不断强化的企业质量管理。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物美价廉“中国制造”的尴尬局面。
没有谁曾想到,创立之初只有50万元借款的中联重科,会在今时今日成为全球排名第六的国际工程机械品牌。不少人疑惑,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文化差异造成沟通融合障碍的今天,中联重科手握什么秘诀,让老外读懂了中国人,并在高手如云的国际市场分得一杯羹?
詹纯新向记者坦言,事实上,一开始大家根本不知道如何与老外打交道,也交了不少学费。面对全球市场,尤其是要求苛刻的欧洲市场和制造强国日本市场,他们始终抱着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出中国工程机械的最高品质。凭借卓越的质量和优异的表现,中联重科消除了“门第之见”,代表“中国制造”赢得了国际市场的信赖,也为中国工程机械向海外市场开拓,打下了基石。
靠着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中联重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准确把握住每一次改革时机,通过上市、改制、引进投资者,构建共同发展平台,完成了从研究院到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跨国公司的“三级跳”。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