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存货可敌5省GDP 超万亿创新高
[导读]95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的存货总额达到1.1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根据统计局相关数据,这一存货总额与2012年5个省份的GDP总和几乎相当。
产能过剩,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过去数年中,以GDP增长为目标的中国经济,由于制度性建设缺位,由地方政府巨额债务支撑的激进投资必然导致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又意味着中国社会资源的错误配置,糟糕的是,这种错误配置却无法通过制度来纠正,因此,产能过剩在中央政府的清理令中却不断攀升。
95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的存货总额达到1.1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根据统计局相关数据,这一存货总额与2012年5个省份的GDP总和几乎相当。
同时,《投资者报》研究院通过计算存货对营业收入的比重,判断一家公司的存货规模是否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按照平均值计算,第三季度末,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存货收入比达到0.24,同样达到历史新高,若按照中值计算(注: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的数,与均值一起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该指标高达0.33。
与此同时,存货周转效率则达历史新低,前三季度A股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只有2.76次,较2012年的3.79次大幅下降,存货周转天数达到168天。
危机之源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开启了以基建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决策的核心问题是,过去数届政府,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以GDP增长数据作为考量经济工作成功与否的依据。
地方政府是基建投资的主体,过去几年中,中国的金融资源严重向地方政府倾斜,尤其是银行信贷,于是,这产生了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并在最近一年里形成了巨大的危机。
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多是各地方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在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浪潮中,它们成为核心受益主体。
所谓受益,一方面,部分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大举负债,投入基建;另一方面,一些公司获得来自政府的基建相关订单,由于当时的刺激力度史无前例,公司必须要依靠金融杠杆来扩大产能。
由此,中国的公司债务规模大幅攀升。目前,中国公司的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在全球处于最高水平之列,从整体上而言,中国的公司继续运用金融杠杆的空间已经变得非常小。
然而,强力的投资拉动GDP不能持续,很显然,这会导致高通胀,高通胀是对经济和民生的严重伤害。
更糟糕的是,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的退出,中国对产能的消化能力越来越弱。随即,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弱,换句话说,用于投资的资源配置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低效。
对于A股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过去数年的惯性让存货保持高速增长,而全社会的基建投资刹车让存货无法得到消化,即便目前也存在针对投资的刺激政策,但这属于“微刺激”,与过去的大规模刺激无法相提并论。
产能过剩导致的存货危局,本质上是债务危机在实体经济中的体现。众所周知,产能过剩产生的过程中,模糊的政企界限往往导致腐败现象的存在,而这会使得市场无法在清除产能过剩、消化存货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危机发酵
2013年第三季度末,根据A股公司财报披露数据,959家制造业公司的存货余额总计达到1.14万亿元,相比于2012年末增长了6%,相比于4年前的2009年末,增长了61%。达到历史新高。
这一存货规模高到何种程度?根据统计局网站数据,2012年有8个省的GDP 在这一存货规模(1.14万亿元)以下。GDP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其2012年的GDP仅有695.58亿元,简单换算可知,当前A股制造业存货总额已相当于16个西藏自治区的GDP。同时,2012年GDP最低的5个省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甘肃省),其GDP总额也不过才1.34万亿元。这意味着,当前A股制造业存货总额已和5个省份的GDP总和相当。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