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倒逼行业转型 机械工业下半年仍将“维稳”

2013/07/08 11:34中华工控网

F、电工行业领衔 打造机械强国梦

针对当下全国人民共同打造“中国梦”的愿景,蔡惟慈认为,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国梦”,工业化是支撑,机械工业在工业化中责任最大;机械工业必须在“由大变强”上先行一步,这样才能从装备上保障其他行业“由大变强”。

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主要标志是:能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拥有一流的企业:拥有一流的产业链,即建立起完整而一流的配套协作体系,能为主机提供一流的特种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工艺协作支撑。

而我国机械工业结构现状是:主机产品发展快于基础产品,在主机产品中,以发电和输变电设备为代表的电力装备的发展又明显快于冶金矿山和石油和石化装备。此外,工程机械历史虽短,但发展快于历史更长的农机产品。与主机相比,基础行业发展明显滞后。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内燃机、机械基础件等为主机升级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行业水平与国际强国差距明显。即便在每个小行业内部,发展也不平衡,比如,在发电设备制造业,常规发电设备虽然比较强,但燃气轮机、抽水蓄能发电设备等新能源设备相比之下差距较大。此外,与成套装备相比,绝缘材料、导磁材料、电力电子器件、低压电器等发展严重滞后。

对此,蔡惟慈指出,由于机械工业各主要分行业发展很不平衡,推进行业“由大变强”,不能、也不必统一步调,而必须具体分析,“因业施策”。

例如,电工行业代表性产品发电和输变电设备与“强国”目标比较接近。就常规产品而言,无论是火电还是水电设备,或者交流和直流输变电设备,其单机容量或电压等级以及产品技术水平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产量更已雄踞榜首。业内代表性企业,如三大动力和西电公司、特变电工等生产厂房、工艺装备,乃至主要的出厂试验装置等“硬件”条件也已进入世界同行先进行列。但其员工素质、质量文化等“软能力”和创新能力、盈利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则差距甚大,绝缘、导磁、耐高温高压等专用优质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及工艺协作等上下游产业链,也难以支撑主机不断升级的要求。所以,今后图“强”之道在于加强“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在于提升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撑力。此外,还要着力培育燃气轮机、抽水蓄能设备、智能输电等非常规的新能源设备产业。

与电工行业相比,冶金矿山设备、石油钻采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发展稍逊。工程机械行业虽然历史相对较短,但发展迅速,是上市公司最多的行业之一。该行业的代表性产品全路面起重机、液压挖掘机、装载机叉车、混凝土机械等无论是产品等级、产量、企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水平,还是国际化的程度,都已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同行的差距,并已引起国际同行的警觉和防范。但突出弱点是产业链上下游薄弱,难以对主机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与主机行业相比,机床、仪表、内燃机、基础件等基础性行业与世界强国的差距要大得多。

蔡惟慈建议,政府部门应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因业施政”。同时,全行业要用好倒逼机制,变压力为动力,挖掘改革的红利,培育创新驱动的能力,找准突破口,明确着力点,化被动为主动,为实现强国梦做出自身的贡献。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