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回流难撼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2013/04/08 09:54人民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代表美国硅谷最新技术的“谷歌眼镜”,将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谷歌公司将与中国台湾地区代工商鸿海精密(富士康在美国的母公司)合作,在美国制造这款运用了最新“可穿戴计算”技术的产品。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去年12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出于技术考虑,打算把设在中国的部分产品生产线转移回美国国内”。在此之前,美国通用电气也宣布将部分生产线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美国制造业开始从海外“回流”了。

市场因素促美国制造业“回流”

今年2月,奥巴马在新任期发布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要将制造业放在核心地位,使美国成为新就业和制造业的磁极”。因此,一些美国企业近期的“回流”举动,被认为是响应了奥巴马政府“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的号召。

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王孜弘认为,在推崇自由经济的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市场因素使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以及接近市场,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几个主要动因。

近十几年来,亚洲国家的人力成本在不断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以中国为例,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工人的薪酬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2005年到2010年,增幅高达每年19%。中国政府近期更是定下了到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目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却上涨缓慢。在美国制造业领域,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自2005年以来,工人的实际工资甚至下降了2.2%。另外,运输成本上升,页岩气开发后大大降低了美国国内制造业所需能源的价格,这些因素都促使美国公司对成本控制作出新的考量。

另一方面,虽然外包公司可使商品价格更便宜,但却不利于产品与技术的迅速更新。因此,一些公司想更接近客户,从而更快速地对客户需求变化做出反应。对于一些技术复杂的高科技产品,设计者与制造者的及时有效沟通,也十分重要。

因此,从这些角度考虑,“谷歌眼镜”选择在谷歌硅谷总部附近进行制造,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流”规模还只是“涓涓细流”

一度被认为“制造业衰退”的美国,现在因“回流”而再度成为议论焦点。不过有专家认为,现在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规模,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涓涓细流”,今后是否会形成大规模“回流潮”,还有待时间验证。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引述的数据,目前“回流”美国的企业,大大小小加到一起也不到100家。目前看来,现在这些“回流”的企业,大多数只是将以美国为销售目的地的产品线带回来了,很多大型公司在国外的生产规模依然比“回流”部分大得多。

王孜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制造业的此番“回流”,并不是简单的制造基地转移,而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引领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奥巴马“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的目标能否成功实现,也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突破,并真正带动制造业发展。

为此,美国已开始进行新的布局。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10亿美元,建立由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组成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以带动制造业创新和增长,提振美国经济,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中国制造”仍具独特优势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估计,在交通、计算机、合成金属和机械等领域,到202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10%到30%的商品将实现本土生产,可推动美国年度出口额增长200亿美元到550亿美元。这让人不免担心: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被撼动。

有批评家认为,这种估计过于夸大。至少在目前,美国制造业的“回流”还是相当理性的。以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为例,虽然它宣布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开设新的挖掘机制造工厂,但它同时也宣布将扩展在中国的研发活动。

也有分析认为,即便出现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现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业组件供应链,且相对于人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中国的基础设施条件无疑要优越得多。目前,有的中国企业也已经开始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再外包给东南亚国家,以节省人力成本。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也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根据日本野村证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数字化设备比例只占28%,日本的这一数据则为83%。但是,中国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相同发展阶段的日本。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的自动化革命,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劳动生产率。

在市场接近性方面,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市场。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单就人力成本上涨这一因素而言,并不会促使更多的企业离开中国。

不过,发达国家纷纷吹起“高新技术”的号角,中国也应该有所警觉。王孜弘认为,中国制造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步伐,应是应对挑战的出路所在。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视频:美制造业成长低于行业水平 复兴暂无望

[详细]2014-02-14 10:12

加大投入 美国先进制造业连续5个月快速扩张

一份行业报告显示,美国10月份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为近两年来最快,意味着制造业在第四季强势开局。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日前发布的制造业指数升至56.4,为2011年4月以来最高。根据ISM数据,制造业在10月连续5个月加速扩张自2012年以来,美国在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奥巴马指出保持美国经济长期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加大对先进制造的投入。据了解,制造业复苏是美国的核心战略之一,奥巴马政府正在加紧实现2015年出口比2010年翻番战略,而制造业是重中之重,约占美国出口总额的60%。报告分析,美国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中制造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能源价格下降将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明确先进制造重要性 其实美国早就着手开始制造业的复苏计划,2012年7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和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向总统提交《保持美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竞争优势》的报告。报告肯定了先进制造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认为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制造业拥有最大的几何效应,不仅支持经济活动,还鼓励创新和研发。报告认为,美国必须建立国家经济框架,确定重启美国经济增长和先进制造长期增长的战略,并采取支持措施。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先进制造合作伙伴指导委员会会建议美国在未来五年内制定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和具体议程,提高全球竞争力。就保持先进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报告提出了16个建议,涉及加快创新、人才保障和改善商业环境三个领域。制造业创新研究网络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预算中提议成立15个区域性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并建立由这些研究所构成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通过搭建学院机构创新研究和国家制造业联邦实验室之间的桥梁,解决制造业创新现有的割裂,填补在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开展的基础研究和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之间的缺口。这15个研究所,每个专注一个区域性制造群,根据区域需求设定项目,将作为技术发展、教育和工人培训的固定支柱。2013年1月,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技术中心的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发布制造业国家创新网络初稿。报告建议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为非赢利组织,有各种资金来源,独立董事优先来自行业代表。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合作伙伴包括行业、研究所和培训组织以及政府机构及其他,在联邦基金提供5~7年的支持后自负盈亏。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初期活动包括进行研究、开发和项目演示,降低先进制造业开发和实施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所有层面的教育和培训;开发创新技术和实践,提高供应链一体化的能力和规模;与中小企业以及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合作;共享设备基础设备的准入,实现实验演示项目的商业化,为制造业做好技术准备。除公共投入外,该报告的实践主要来自2012年8月在俄亥俄州扬斯敦成立的国家增量制造创新研究所,这是一个与80家公司、9所研究性大学、6个社区学院和18个非赢利机构的示范研究所。美国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NAMII)已成立7个月,作为未来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中心的概念模式——3D打印获得了来自政府3000万美元和私人伙伴投资3900万美元的资金。NAMII的前期进展和成功保证将作为美国为其余15个产业集群提供必要联邦资金的基础。2013年3月底,NAMII宣布首轮450万美元资金的接收方:7个大学和制造商团队将携手开发3D打印程序的新工具、新用途和新理解。其中一个获得资金的项目是凯斯西储大学与简称普·惠公司、通用电气航空工业集团和洛克希勒·马丁共同研发航空、医疗和其他高度管制领域零部件的3D打印。2013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为5个联邦部门(国防部、商务部、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2亿美元的联邦资金,成立3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国防部的数控制造和设计创新研究所、轻量制造和现代金属制造研究所,能源部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制造研究所。预算加大制造业投入 为提高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美国商务部在2014年预算中加大了制造业的投入,将制造业预算要求增至86亿美元,核心重点是促进出口增长,通过研发投资促进创新,恢复制造业元气。预算重点包括很多。首先,为经济发展局(EDA)和其他联邦部门合作的制造业社区伙伴投资计划(IMCP)提供1.13亿美元资金。IMCP将向制造业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同时利用非联邦资金投资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设备项目和研发设备。其次,将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NIST)的预算增至9.3亿美元,继续支持先进制造业和尖端领域的研发。在支持美国创新方面,预算还包括为NIST实验室的先进制造和材料科学提供1.4亿美元的支持。为支持制造业复苏、确保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商务部的工作跨越制造业生命周期谱,缩短尖端科技和先进制造业研发之间的差距,具体举措包括:1.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作为复苏制造业努力一部分,美国政府在2013财年预算为创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次性提供10亿美元投资,支持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为区域制造业集群服务。2.制造技术加速中心(M-TACs)总统预算为制造业扩展伙伴计划-制造技术加速中心(ManufacturingTechnologyAcceleratorCenters——M-TACs)提供2500万美元,为小型制造业提供专业知识和工具,在其制造流程和产品中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国内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制造业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3.先进制造技术财团(AMTech)预算要求为先进制造技术财团(the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鄄ogyConsortia——AMTech)提供2140万美元,这种公私合营伙伴关系将加速制造业研究和早期技术开发,支持现有财团或成立新的产业导向财团,制定长期核心工业研发需求路线图,同时资助大学和政府实验室相关研究,解决采用先进制造能力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在先进制造业研发方面:预算计划增加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能源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支出,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授权5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制造税收减免。其中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包括3200万美元的国家机器人计划资金,投资4200万美元促进材料基因计划以及3亿美元的网络材料制造和智能系统(CEMMSS)研发计划。(本文作者系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详细]2013-11-12 09:01

剖析:中美德三国制造业近期增幅开始趋缓

根据美国研究公司Markit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就过去的6个月来看,4月份美国制造业增幅最低。研究公司方面表示,美国国内市场疲软是主要原因,不过出口生产的上涨抵消了这种疲软带来的影响。Markit发布的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54.6下降到52,但仍在增长和缩减之间的分界线50水平之上。同时,这项调查还发现,4月份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上涨,但涨幅低于最近的涨幅。而从新订单的情况来看,在过去6个月中美国买家的需求涨幅最低,上个月新订单指数从55.4下降至51.8。对此,Markit总经济师克里斯·威廉姆森说,这些调查结果表明,第二季度美国的产出增长大幅放缓。“虽然本周的第一季度GDP数字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方面的好消息,但看起来前景已经再次出现暗淡,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长开始减弱。”同时发布的有关中国和欧元区的类似调查也显示出经济活动正在减弱。该研究公司对中国所做的制造业PMI初步调查表明,4月份中国的制造业增长放缓,这增加了专家对中国经济复苏方面的担忧。与此同时,在欧元区,4月份服务业和制造业活动持续下滑,自去年11月份以来德国的产出首次下降,欧元区PMI仍维持在46.5,与三月份持平。[详细]2013-05-17 09:27

美国“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迈向高端智能

不久前,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在一份题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报告中提出四个目标: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制造业最佳国家,并不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扩大美国制造业海外市场,使全球95%的消费者能够购买美国制造业产品;使美国制造业具有21世纪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使美国制造业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者。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杰伊·蒂蒙斯说,只有这样,才能使美国保持可持续的全球竞争力。 美国制造业复兴已成为其国策。在刚刚过去的大选年中,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中均大谈“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美国制造”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所有这些均与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上台的奥巴马政府将“再工业化”视为走出经济困境的重要路径,其背后有着经济、社会和政治综合因素考量,并先后出台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纲领性文件。 解决就业、增强“美国制造”在美国大选年中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在此背景下,苹果公司日前宣布将把部分电脑生产线迁回美国的举措便格外引人注目。然而,透过政治色彩浓烈的“美国制造”的鼓噪,冷静观察美国“再工业化”的内涵,便会看到其实质并非单纯的“制造业回流”或劳力密集型生产流水线的低水平原样回迁,而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谋划。简言之,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在于从高、精、尖入手占领21世纪国际制造业战略制高点。 美国“再工业化”的领域不断扩展,信息、节能、新能源、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成为拓展前沿。在此背景下,3D打印技术在时装、电影、建筑等不同行业和领域显示出强劲发展潜力,并大大改变了美国制造业格局。《时代》周刊将3D打印产业列为“2012年美国10大增长最快的工业”。在新能源领域,美国页岩气开发呈现出“无心插柳柳成行”的兴旺前景。由此带来的变化有可能使美国在中长期内摆脱对国外石油进口的依赖,实现美国几代人“能源独立”的梦想。美国佐治亚州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即将推出的“机器人裁缝”有望以更低的成本扭转每年以约上千亿美元从中国、越南等地进口服装的现状。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为抓手的美国“再工业化”进程有望演变为一场新型产业革命。[详细]2013-01-04 10:23

劳动力成本上扬美国制造业对华投资回落

美国人需要保增长、促就业 在制造业成为力促美国经济复苏领头行业的背景下,一些企业“想家了”:既然在中国经营的成本优势不再可观,为什么不回家干呢。美国建筑机械制造巨头卡特彼勒去年将其在华液压挖掘机生产项目迁回了本国。该公司近日宣布,将要大大增加在美本土的产能和产量。记者近期从波士顿咨询集团(TheBostonConsultingGroup,BCG)获得的《美国企业回归本土》预计,在未来五年,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美国制造”。报告预计,中国一线城市与美国南部一些城市的制造业工资差距将不断趋近。BCG高级合伙人哈罗德·瑟金则告诉记者,预计到2015年左右,中美制造业的纯劳动力成本将会趋于一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五月美国对华投资金额同比下降超过两成。但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资企业大规模撤出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在例行发布会上指出,美大型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需要一个总体的战略安排。制造业:美经济复苏火车头 卡特彼勒已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南部的维多利亚市开设新工厂。其美国网站信息显示,这项启动于去年8月的建厂项目,原计划投资约13亿美元,本月再次追加7亿美元投资,建立配合挖掘机的装配设备制造。该项目将在2012年中正式开始运转生产液压挖掘机,一旦全面启动,将会把美国本土产能提高三倍多,并为本土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卡特彼勒负责液压挖掘机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指出,这个扩张计划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有更多制造产能回归本土。这并非个案。一个有趣的佐证是,近来,一则美国制造筷子出口亚洲的新闻被媒体视为“对美国的重大讽刺”,这家成立于去年11月的企业使用当地质优价廉的木材与劳动力,日产筷子达200万支,主要出口亚洲。BCG相关人士则向记者列举了更多案例。比如,福特汽车公司也将部分工厂转移回本土,并雇用了2000名本土员工;在进行了供应链分析之后,一家美国家具厂将一些零件生产从海外低成本地区转移回了本土;玩具制造商Wham-O已经将其50%的飞盘和呼啦圈产量回归了国内……政府支持则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一些中国专家认为,目前美国在华投资减少,除了与美国目前宏观经济数据不景气有关,还因为前些年的“再工业”政策在逐步显现效果。获奥巴马政府提名出任美国商务部长的约翰·布赖森21日表示,如果提名获得国会批准,他将致力于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增加出口和创造就业。主持听证会的参议院商务、科学和运输委员会主席杰伊·洛克菲勒表示,布赖森了解美国经济和私营企业,也了解中国和世界经济,能够帮助美国制造业复苏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事实上,制造业已经成为本轮美国经济复苏中的亮点,也是美国政府致力推动以创造就业的重要产业。美国商务部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制造业企业税后利润环比增长6.9%,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增幅则高达30.2%。但白宫并不满足于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2日在例会后发表声明,将美国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从4月份预计的3.1%至3.3%下调到2.7%至2.9%,同时将今年的失业率预测从4月份的8.4%至8.7%上调为8.6%至8.9%。承压中国劳动力成本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5月,在中国整体吸引外资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598家,同比下降3.7%,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2.85亿美元,同比下降24.12%。姚坚表示,这可能和美国整体经济环境的大背景关联在一起。这两年以来,由于美国是金融危机的核心地区和策源地,恢复的过程是比较缓慢和艰难的。所以,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也需要一个过程和总体的战略安排,才能够下定决心。是下定决心继续在华投资还是回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企业特别是制造类企业的一大决策因素。“在中国工资水平年均增长17%、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中美工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瑟金指出,由于美国南部的一些州政府具有更灵活的工会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刺激措施,这些正吸引着制造业的回归。他举例说,考虑到中美两国的生产效率差距,中国一些城市的制造业工资水平仅比美国一些低成本的州便宜20%,由于工资仅占产品总成本的20%~30%,中国这些地方的制造业成本相对而言只降低了10%~15%。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劳动力需要相对较少、产量有限的产品如家用电器、施工设备,最有可能回归本土。事实上,这样的产业转移也发生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也吸引着众多东部企业。今年以来,中国已有6个省份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为27%。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普遍反映,2010年用工成本同比增长20%~40%。“中国制造”魅力不减 虽然一些美国制造业企业出现了回归本土的趋势,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制造”的魅力依然不减。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指出,首先,非劳动密集型、市场在美国而工厂设在中国的OEM(代工)美资企业数量在中国非常有限,这些企业当初在中国设厂时就应该考虑到劳动力成本因素。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虽然前五月来自美国的投资减少,但来自亚洲和欧盟的投资在增多。姚坚表示,即使是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大量也是来自欧美日关联企业的投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要平衡看待这几个月美资投资下降的情况。”BCG在报告中也指出,对于那些劳动密集型并产量颇大的产品,比如纺织品、服装和电视,还是更有可能留在美国之外。除了美国,欧洲没有太多对于离岸工业的贸易壁垒,仍将依赖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因此,中国市场来自西欧的投资还将持续上升。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就曾对记者指出,中国市场对于众多欧盟企业来说,成本优势已经退居其次。[详细]2011-06-29 15:5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卡特彼勒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方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的生产商,也是全世界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涡轮机的主要供应商。在大中华区,卡特彼勒为区内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产品和技术。为了加大投资力度和发展业务,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北京成立。今天,卡特彼勒在中国投资建立了11家生产企业,制造液压挖掘机、压实机、柴油发动机、履带行走装置、铸件、动力平地机、履带式推土机、轮式装载机、再造的工程机械零部件以及电力发电机组。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办事处,培训和产品服务中心,为日益增长的设备用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由5个代理商组成的经销服务网络为各行各业提供适用的机器和设备,并给予综合性售后服务,使用户在作业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卡特彼勒承诺,以领先的优势,为世界各地致力参与基础建设、资源的开发和运输的设备用户,提供物有所值的机器,发动机产品和售后服务。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于1925年,卡特彼勒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