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并轨意外遭市场冷遇 5煤企签折中合同

2012/12/26 09:02中国新闻网

日前,发改委正式解除对电煤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改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存在多年的重点合同煤成为历史,但令人意外的是,煤企电厂对此项政策的出台却十分冷静。据了解,在山西5大煤企签订的中长期合同中,参考价格虽略高于2012年重点合同价,但也低于现行市场价。

上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解除发电用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1月1日起,解除对电煤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取消对合同电煤价格涨幅和市场交易电煤最高限价的有关规定,电煤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持续多年的重点合同煤将成为历史。

此前,由于我国实行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和市场煤炭价格“双轨制”。重点电煤价格一般低于市场煤价格,最高时每吨价格差距甚至可达数百元,因此煤炭企业抱怨连连。

但发改委决定从2013年1月1日起,解除对电煤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市场煤”“计划电”的双轨制不再困扰煤电市场时,煤炭行业的冷淡反应反而有些出人意料。

业内人士称,在煤炭黄金十年的时候,煤企哀怨重点合同价远低于市场价,可是在今年市场煤价接近合同价的时候,重点合同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煤企的订单。

中宇资讯提供资料显示,截止本月21日,下游六大电力企业煤炭库存总量1522.28万吨,平均可用天数21天。由于下游需求疲软,再加上进口煤数量攀升,库存高企成为煤市挥之不去的弊病,电厂对煤炭的采购积极性并不高。

据记者了解,日前,山西省省内大型煤炭企业,包括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等已经召开用户座谈会,但部分煤企与电企已签订的中长期合同中参考价格并未出现大涨。

金银岛分析师戴兵介绍说,最终签订的中长期合同中,电煤价格虽略高于2012年重点合同价,但低于现行市场价。

电煤由重点合同转为中长期合同后,从目前签订的价格来看,目前对电力企业造成的压力并不大,如果2013年可以推动煤电联动的话,我国的电煤价格市场化将得到更为有利的推进,戴兵说。

中宇分析师徐彬也表示,短期看,电煤价格并轨会对电力企业不利,尽管市场煤和重点合同煤价格已经很接近,但还是有差距的。煤炭资源在未来仍是我国主要能源产品,经济企稳回升后煤炭需求量必然会有一定上升,那么煤价若涨,电厂的日子就会不好过了。因此,电厂呼吁一整套配套措施的出台,建立完善市场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推进电煤价格并轨。

责任编辑:Hermia

文章关键字电煤并轨 煤炭 煤企
相关阅读

电煤并轨报告上报国务院 煤炭价格拟放开

自2013年起,国内煤炭市场将完全放开,国家不再干预煤炭价格。本报记者从行业内部独家获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关于取消重点合同,推进电煤价格并轨》的报告已上报国务院。 煤炭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为市场化改革提供契机。业内专家透露,根据煤炭市场化改革精神,明年起将取消煤炭重点合同,实施电煤价格并轨,国家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方案。 “取消重点合同后,煤矿企业和用户企业不分所有制和隶属关系,可以公平自主衔接订货,优质优价。同时,国家不再规定哪些是重点行业和重点保障领域。”上述专家说。 同期,发改委已就《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做好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预计11月底、12月初出台。 十余年市场化改革落地 国家煤炭市场化改革方案的调研,始于今年6月。 上述业内专家说:“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方向明确。但为保障改革顺利进行,在具体的改革措施和进度上强调平稳有序,保持煤炭电力价格基本稳定。” 落实到2013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上,发改委要求:确保改革衔接的平稳,在签订电煤合同时,在矿点、电厂和供货渠道等方面要保持相对稳定;强调以煤炭企业和终端消费企业为供货主体,直接签订供应合同。 同时,发改委将对供需企业签订的年度或者中长期合同进行汇总,铁路、交通部门对汇总合同进行衔接。国家对产运需三方认可的合同要进行备案,作为日常监督的工具。且对电力、化肥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的用煤,国家在运力安排上要有所倾斜。 此外,在不下达铁路运力框架方案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能力,参考近年来铁路实际发运的情况,确定明年与用户企业进行衔接总量;用户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与煤炭企业联系落实资源,引导供需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 发改委要求,铁路、交通部门要加强对供需、港航企业指导,依据供需企业签订的合同,参照近年来铁路实际运输情况和明年新增运输能力,合理安排运力。 国内煤炭市场化改革历经十余年,新的改革思路可能会对明年煤炭产运需带来一些不确定影响。 业内人士的分析是,首先,发改委不规定煤炭企业向重点企业规定销售的量,也放开价格干预措施,有利于煤炭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但衔接中数量和价格将有不确定性。 其次,由于2013年煤炭产能继续增加,产量继续增加,加之目前煤炭需求乏力,煤炭市场面供大于求的压力较大。供需双方对明年煤炭市场的判断存在较大分歧,合同数量和价格上有不确定性。 “最后一个顾虑是,铁路运输部门对煤炭运力的配置可能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上述业内人士分析。 价格和运力难题 正如上述分析,取消重点电煤合同之后,价格和运力将是煤电双方纠结的难题。 山西煤炭工业厅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电力企业对价格上的意见多,观望情绪比较强烈。一些意向合同签订了订货量,但回避价格。如何定价是决定明年煤炭合同签订是否顺利。定价方式能不能更加灵活,采取年度定价、季度定价、月度定价。” 此外,“发改委等部门要彻底放开煤炭合同谈判,不要过早的介入,让供需双方自主谈判,不能再走订货会的老路。否则,管理部门参与之后,容易形成煤电双方的利益对抗,出现集体不签合同。”上述山西煤炭工业厅人士说。重点电煤合同的存在是对电力的一种变相保护,减少因煤价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因而,电厂的另一个顾虑是,电煤并轨后,当煤价大幅上涨之后,电价是否相应提高。 参与发改委方案讨论专家对本报记者说:“并轨之后,若出现煤价上涨过高、电厂大幅亏损,发改委将考虑上调部分区域的电力价格。并轨方案指出,继续完善煤电价格联络机制,在电煤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依法采取临时措施。” 除价格难以确定外,铁路运力是另一个未知难题。山西、内蒙古等地运力仍然是瓶颈,煤炭企业担心的是多年争取的运力无法得到保证,铁路运力改革可否配套推进、铁路部门运力政策是否调整仍然不确定。 与此同时,电力企业的诉求是电煤运输应全部列入国家重点运输计划,且将运力主要配置给发电集团,铁路部门优先调度安排电煤运输。[详细]2012-11-23 09:40

新中国煤机发展70年和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召开

10月29日,新中国煤机发展70年和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原煤炭工业部副部[详细]2019-11-05 10:10

亮相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 铁建重工煤矿装备蓄势待发!

10月30日-11月2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详细]2019-11-01 09:17

“智能高效 绿色发展”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开启

【第一工程机械网 现场报道】10月30日,为期4天的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详细]2019-10-30 23:19

我国煤炭产量净增114倍 煤机装备进入世界前列

198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大国。2017年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46%,比1978年[详细]2019-09-26 18:3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