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调结构 瞄准装备制造高端之路

过去五年,是铁西波澜壮阔、成果丰硕、成就辉煌的五年。站在崭新的起点,铁西勾勒未来五年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蓝图今后五年,是铁西继续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综合实力的五年;是铁西做优发展空间,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的五年;是铁西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生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的五年。从即日起,对铁西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进行详细解读,让广大读者对铁西区的科学发展之路、全面实现小康愿景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进一步凝聚力量,共同建设强大、幸福、生态文明的新铁西。

走进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一款款吸引世界目光的新产品从这里下线,一项项自主研发的新设备远销海内外。沈阳机床集团研制的高速立式系列产品成为我国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的首选装备,北方重工集团自主研制的盾构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特变电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伏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远大集团的玻璃幕墙远销130个国家和地区……经过近十年的调整改造,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建筑、汽车制造、医药化工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以创新为驱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为目标,如今,铁西正向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迈进。

产业升级 传统装备制造走高端之路

产品高端、科技含量高、拥有核心竞争力,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不二路径。明年乃至未来五年,铁西将借助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和“两化”融合试点区建设的有利契机,高举自主创新的大旗,使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壮大。

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为特征,铁西区将大力推进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抓好工业软件振兴、示范园区引导、节能控制与综合利用等七项“两化融合”重点工程,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要实现铁西装备制造发展再上新台阶,必须靠科技创新,铁西将重点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研发投入、科研成果转化、产业结构调整、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政策扶持,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强化校企合作和企业间资源共享,形成紧密型、市场化的“产学研”联动格局,依托龙头企业、重点产品,采取合资合作、产业扩充、产品裂变、拉长延伸产业链等举措,不断提升产业丰厚度,以此推动千亿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铁西将抓住国家支持铁西重点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离的机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提高成套水平;加大国内外市场开发力度,实现国家重点工程、国际重点工程项目的工程成套。2013年,力争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值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7%。

未来五年,铁西将继续根据《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92125”装备制造业产业格局,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用五到十年时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产业扩充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新引擎

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大亮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有力地拓宽了装备制造产业的产业渠道,成为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发展的新引擎。

2013年,铁西将着力打造以宝马汽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基地,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企业入区达到100个目标,力争实现产值500亿元。与此同时,加快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研制基地,实现宝马新工厂10万辆产量。确保年产80万台发动机的宝马发动机工厂、宝马整车三期扩能、金杯工业园等项目开工。充分发挥德国宝马等龙头企业品牌与配套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吸引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类项目不断集聚。大力发展车展经济,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汽车行业权威机构开展零部件展销会,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汽车商贸城等展览中心。

未来五年,铁西以宝马铁西新工厂为核心,向四周有序拓展,重点规划建设面积40平方公里的宝马新城,通过打造汽车产业链条,实现核心裂变。五年内将现有整车产能提升至40万辆,到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3000亿元。

延伸链条 现代建筑产业成支柱产业

走产业化之路推行绿色低碳的现代“工厂化”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作为沈阳现代建筑产业的核心区,已经走出了建筑产业的创新之路。经过三年的发展,铁西现代建筑已经完成一期1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已入驻日本积水、中南集团等现代建筑企业210个,作为铁西新的支柱产业,明年及未来五年,铁西将全面启动二期1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在区内推进一批现代建筑的示范工程项目,同时瞄准高端建筑部品、工程机械和建筑服务业三大方向的项目进行招商引进,实现产值1200亿元,将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建成我国现代建筑的产业高地、技术高地、服务高地及人才高地。

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橡胶产业基地已经初步形成,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布局已经拉开,以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为代表的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明年,以化学工业园沈化CPP项目等化工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建设300万吨CPP项目,实现石油化工产业链延伸,不断优化化工产业结构。未来五年,化工园面积发展到30平方公里,医药化工产业实现总产值600亿元,基本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综合型的医药化工产业基地。

转型新突破 启动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建设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和关键,是铁西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明年,以打造滨河新城为重点,全面启动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基地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推进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及金融商务等行业发展,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服务,继续充实和完善公共研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公共制造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与生产性服务产业相配套的公共载体服务水平。以制造业企业分离服务业为契机,引进大型商贸流通、工程总承包、成套设备、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等行业的骨干企业。明年,全区服务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力争达到3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20%。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为全国提供示范性经验的目标,到2017年,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实现产值535亿元,占GDP比例突破25%。

责任编辑:Le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张晓强、朱光耀等:与其纠结7%,不如加紧调结构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6.9%,这是[详细]2015-10-20 11:09

临近年底多地为稳增长设底线 调结构或被搁置

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 进入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各地为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绷紧了神经。 日前,陕西、湖南等地或下文或召开会议,要求“全力以赴稳增长守底线”,其中河南各地则掀起了一场“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战”。各地动员令式的稳增长措施中,投资上项目仍然是主要手段。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研究员范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央不会放宽货币政策,四季度财政节余可以为地方稳增长烧把火,但是运动式的“稳增长”可能会让“调结构”搁置。 地方为稳增长设置底线 日前,陕西省召开全省工业形势研讨会,指出本省的工业仍然在“拐弯超车”的道路上稳健前行,稳增长为调结构赢得时间和空间,而调结构又促进了稳增长。 陕西省设定今年四季度工业增长目标是“保13%争14%,力争完成全年任务”。为此,各地市纷纷提出对策,“加快项目建设,全力开展招商”成为不少地方的不二选择。 湖南省也在国庆节后铆足了劲,该省认为一些主要人均经济指标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处于负重爬坡、后发赶超的阶段,力争年内要切实守住经济增速10%以上的底线。 当地官方报纸8日文章称,要坚持稳中求进,“稳”是硬任务,“进”是硬道理,实现稳中求进,首要任务是稳增长。其措施也很明确,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同时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有力支撑。据悉,今年上半年湖南省176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1.8亿元,同比增长23.2%。 在河南,有关“稳增长”的百日攻坚战正在热火开展。9月18日,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行动电视电话会,会议要求全省上下通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多策并举稳增长、稳中有为调结构,尽最大努力促进工业保持较快增速。 纵观这些省份,投资上项目仍然是稳增长的不二法门,像河北部分县市就提出 “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引擎,在抓大项目的同时,不丢中小项目,形成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济发展有其必然规律,地方政府动员令式的稳增长往往都是想扭转规律的,甚至有些运动式项目投资更可能会后患无穷。当前很多项目出现无效益、产能过剩等问题,都是这些动员令式、行政命令式造成的。“我们对转型升级提了很多年,往往碰到经济下行就放弃了原则,而是采用保眼前数据的运动式投资,这种情况使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一次次碰到阻力。” 除了投资项目稳增长,促进出口也被各地方政府所倚重。安徽方面则用一揽子新政力促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9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实施意见》,意见称为缓解外贸皖企“缺钱”的困境,安徽省鼓励银行加大对进出口企业及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年进出口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增幅。 另外,山东省出台《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实施意见》,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对外贸企业在金融财税、贸易便利化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更实惠、更具体的规定。 调结构或被搁置 在上述政府文件或会议中,原有的稳增长路子依旧是重点,而调结构的说法则摆在次要位置,如湖南省稳增长的措施中就不见 “调结构”的字眼。 而河南动员会议则强调 “百日攻坚”须除杂念抓重点,“错误地把稳增长和调结构相分离、相对立。调结构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增速。” 对于稳增长与调结构,高层也有表态,认为7、8月份我国经济回暖态势明显,说明调结构和稳增长的有机结合已见成效。 范为表示,从中央来说,无论是高层表态还是目前基本情况,不会出现大规模运动式的投资,但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方法确实不多,无非是投资拉动GDP,“受制于中央货币政策,资金仍是地方最大的牵制,地方政府资金解决不了,投资是个噱头,而像百日攻坚战,地方政府更多的可能是利用财政节余资金来促投资。” 在经济下行,地方政府动员式的稳增长背景下,这是否会影响到经济结构顺利调整?这也历来受到业内关注。 黎友焕认为,调结构和保增长本来不矛盾,“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中,就是构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少地方为了保增长,放弃了结构调整机会,还是走粗放型的大干快上、堆砌数据方式,其结果是调结构被放在一边了。” 范为说,如果要调结构,必须改变过去投资的模式,“稳增长要花钱,调结构要花钱,稳增长会推高近期GDP增速,会恶化潜在增长水平,恶化调结构。调结构会降低当前增速,会改善潜在增长。”[详细]2013-10-10 08:44

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稳增长 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 稳增长仍居重要位置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要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且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个,显然,稳增长仍被置于重要位置。 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回落,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7.5%,而今年全年增速目标为7.5%左右。在市场普遍认为新领导层力推调结构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有所提高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通过宏观调控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 分析人士指出,从经济增速“底线论”以及高层近期表态来看,目前宏调政策的主调,虽不再刻意刺激“推高”,却强调须“托底”,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水平不能滑出“下限”,政府调整结构所容忍经济增长下滑的幅度,不能对就业市场构成显著损害。 正是基于这一点,近期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包括出台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消费、加快棚户区改造等促内需的举措;减少小微企业税负。 不过,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今年稳增长措施不同于以往单纯刺激增长,而是把供给面政策与需求面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把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把稳增长与推动经济转型紧密结合起来了。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接下来将从财政货币政策、释放消费和投资需求、稳定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来实现稳增长。 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仍有明显下行压力,但在“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货币政策框架下,预计央行不会大规模货币宽松。按目前情况看,若外汇占款持续减少,也不排除央行有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 稍早,财政部长楼继伟在参加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就曾表示,今年中国不会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会在保持财政赤字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着眼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作一些政策微调。 此外,会议也要求,积极释放有效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保持合理投资增长,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为保证完成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下半年政府在稳定投资方面仍有可能有所动作,上半年由于政府换届,发改委审批项目较少,下半年项目审批可能会加快,而未来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等领域将成为投资的重点。#d1cm#page# 调结构 调结构举措频出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意图明显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从近期中央一系列表态以及部署的多项工作来看,政策方面通过调结构来稳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意图明显。 经济半年数据已出,虽然增速略显放缓,但对中国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经过长时间的双位数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转折期,一方面是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因此调结构就必须要牺牲部分经济增长速度,这是转方式调结构必须要经过的阵痛。 从政府一系列动作来看,其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度已经提高。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政府将更大力度和关注重心放在结构调整和经济改革方面,简政放权搞活市场、民生保障与稳经济、调结构相协调等的政策有望继续出台。 此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对调结构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进一步清费减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今年以来,经济偏冷,小微企业首当其冲,相当一部分经营出现困难局面。最新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就业指数连续四个月低于50,7月更降至47.3,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 为扶持小微企业,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原本仅适用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适用范围扩大至小微企业,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进一步公平税负和为小微企业减负。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抓紧研究小微企业减税相关长效机制。有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扩大起征点适用范围仅为一暂行过渡措施,未来可考虑对增值税和营业税实施细则中的相应内容进行修订,将其变为长期制度,同时,也应让所有企业都享受起征点待遇。 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调结构重要的领域之一。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推动新兴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记者了解道,关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消费的相关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也有望尽快出台。 连平分析说,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国务院相继出台的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等举措,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而且还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d1cm#page# 促改革 继续释放改革红利 为经济持续发展再添动力 “行政体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曾向记者如是说。他表示,改革的第一项任务是行政体制改革,今年主要任务有两方面,即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其中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就是审批制度改革。 实际上,自5月15日起,国务院已经分四批次共计下放、取消了215个行政审批项目。就在本月23日,国务院取消、下放50个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其中,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被取消和下放的项目最多,达17项,如“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被取消等。 而在5月份第一批被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中,涉及石油天然气、民用机场、轨道交通、移动通讯、矿产资源开发……一系列原来受管制或垄断的投资项目。其尽快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给民资松绑的改革思路和意图非常明显。 “减少投资审批是这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一个重点。”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媒体坦言。 “此轮简政放权,堪比‘国企改革’,它一下子打开了民间资本进入重大工程项目甚至传统垄断产业的大门,有望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和活力。”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如是说。 他认为,近百项目审批等事项被取消和下放,会给多个行业引来资金活水。“原有的投资门槛和障碍不存在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畅通了,整个经济机体就健康了。” 除此之外,另外三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境价格改革”、“抓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也在积极推进。有目共睹的是,7月20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得到进一步深化。 对于资源性产品和环境价格改革,孔泾源曾表示,今年还将要推进电价改革,简化销售电价分类,扩大工商业用电同价实施范围,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水电、核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全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城镇化推进方面,也要“改革试点”。即,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这包括,“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居住证制度”等。 据孔泾源分析,建立居住证制度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措施。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先后出台文件,探索实施了居住证制度。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居住证管理办法。[详细]2013-07-31 11:17

祁俊:工程机械行业应当科学发展稳中求进

行业应当稳中求进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  祁俊 一年来,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中国政府在国际[详细]2012-11-27 00:55

国务院: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部署近期工作。会议要求,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会议要求,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着力扩大内需,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详细]2012-05-24 08:4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