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压顶 钢铁业回暖道阻且长

2012/11/02 08:50上海证券报

“在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钢铁工业已经进入微利经营的阶段,再寄希望钢铁行业获得2007年时的行业盈利不可能了。1-8月,全行业亏损,未来即便是转暖,也只是走出亏损,仍然会是微利。”宝钢股份(600019)马国强在近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坦率说道。

需求仍未改变

在上海宝山区的一座钢材仓库里,一捆捆螺纹钢和热轧板带着斑斑锈迹安静地堆放在各自货区。不见来提货的卡车,两台航吊也没有开动。

“不能说没有需求,刚需还是在的,但是跟去年比肯定更差。虽然有那么多基建规划出来,不过下游需求目前还没有变化。”上海荣谊金属材料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虽然经济“企稳回暖”的预期在增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显示9月份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由降转升,增长7.8%,但从目前钢铁业内反馈的情况来看,在经过9-10月份一轮补库存行情之后,下游又重新回归了正常节奏,不紧不慢,按需采购。

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料采购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公司承建的工程数量确定少于去年同期,压力较大。“现在下游需求并不好,与往年相比,今年项目开发方的资金有问题,经常不到位,还需要我们承建商来垫资,影响工程进度。”他说。

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业界尚未出现需求回暖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已进入11月,天气转冷,季节性因素将让建筑工地需求逐步萎缩。因此,年内看到行业的实质好转,恐怕无望。

除建筑钢外,较高端的钢材需求同样尚未走出清淡形势。无取向硅钢的一个重要用途为家电产品。宝钢股份硅钢部有关人士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由于经济欠佳,下游被迫削减成本,原先采购高牌号硅钢的家电厂商已经普遍转向中低牌号,“大家电厂亦不得不如此”。他同时表示,目前看不到变化迹象。

9亿多吨钢铁产能压顶

9月份出现的钢价反弹,让市场感受到了久违暖意。10月钢铁PMI也回升至52.7%,自4月份以来首次回归扩张区间。可受访的业内人士都对此非常谨慎。大多数人表示,这与下游阶段性补库存有关,需求反复明显,预计无法持续。

而对于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企业人士认为行业虽可能将相应受益,幅度却有十分限。

“从经济走势看,目前企业的去库存已经接近尾声,补库存需要和政府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开始发挥作用,经济将企稳回暖。我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比三季度会有所好转。”马国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但他随即补充,“未来即便是转暖,也只是走出亏损,仍然会是微利。”

采访中记者获悉,钢铁行业及钢材市场的未来发展已难以让业内有太过乐观的预期。多位受访的人士均表示,对于钢铁市场而言,过去数年间出现的长线牛市了已难再现。行情涨跌都将趋短,且空间趋窄。

“明年最难熬的将是钢厂。因为已经没有钢贸商再愿意像过去那样大比例垫资、预付地去向钢厂抢货了。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一家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集钢贸、钢材加工于一体的钢铁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9亿多吨的钢铁产能如黑云压城,钢材一出现上涨就会立刻释放出来,重新压制价格。近期价格和产能数字的变化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10月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再次达到199.9万吨的历史高位。反弹前后不到2个月而已,且目前已经逼近冬季,季节性因素必然导致需求从北到南逐步萎缩。

酝酿大行情的基本条件已不再,整个钢材市场将长时期以弱势平稳的态势运行下去,微利是无法抗拒的趋势。上述钢铁企业负责人坦言,公司钢铁主营业务的规模近年来扩展已经明显受限,利润空间也越来越薄。如何多元化经营,是摆在企业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责任编辑:Daisy

文章关键字钢铁 产能过剩 卡车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