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20周年发展纪实:创新 科技之魂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是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简称研究院)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孵化而来的上市公司,是由研究院的8名科技人员借款50万元在1992年创办的院属产业实体,并于2000年上市。通过14年的改革发展,中联重科从借款50万元起步,发展成为总资产44亿元、员工近7000人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和全球工程机械50强之列。更为重要的是,中联重科以引领行业进步为己任,紧紧抓住“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个重要环节,自主创新成效显著、硕果累累,相继研发了一大批我国施工领域急需而又领先世界水平的工程专用装备,不仅壮大了自身实力,而且打造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初步形成了与世界强势品牌一争短长的格局和实力。
中联重科创新发展的实践,真实地论证了那个著名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新科研院所发展模式
探求科技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创新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不断创新的发展模式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才能保证持续领先。中联重科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三个阶段,相继跨越了创业、聚能、核裂变三个台阶,以自身的科技、经济小循环逐步融入不同层次的经济大循环,不断探求科技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一、产业化阶段:融入产业发展的大循环,以产业发展带动研究院改革创新
在此阶段,作为研究院院办产业实体,中联重科通过构建科技产业化平台,以科研成果转化作为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将科研融入产业发展大循环之中,实现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互动。
1、科研与产业实现大循环,促成产业大发展
1992年,在时任研究院科技副院长詹纯新同志的带领下,7名职工依靠50万元借款,创立了院办产业中联公司,选择混凝土泵送机械作为主导产品,开始科技产业化的尝试。
在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科研融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能量以中联公司为平台得以充分释放。自成立以来中联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60%,目前的主导产品已涵盖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并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中联重科,SZ000157),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力上市公司50强”,在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中位居前列,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和湖南省工业化标志性企业。
2、科研与产业实现大循环,促进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
中联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富于激励与约束的产权体系,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科技、经济的结合体;建立了“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建立了“薪随岗走,定岗定薪”为基础、绩效考核体系为标准的分配机制,充分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了中联重科整体实力,顺利完成企业化转制。
二、规模化阶段:融入国企改革大循环,以新机制激活传统国企改革创新
中联重科的持续壮大发展,尤如一个耀眼的辐射点,影响力在行业内迅速波及,继而作为创新的原点,依托技术、资本、管理等优势,以重组并购为主要形式,参与到传统国企的改革、改组、改造之中,握指成拳,为长远发展整合资源,聚集能量。
2002年中联重科兼并湖南机床厂、2003年重组并购浦沅集团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并购双方的技术、市场、管理资源实现了整合和共享,在产业发展中形成了合力,完成了企业五大工业园区、七大生产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二是中联重科的新观念、新机制和新的管理模式使传统国企重新焕发生机。在重组并购后的第一年,湖南机床厂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利润是原来的3倍;浦沅集团当年实现的利润超过重组并购前15年利润的总和。三是创新传统重组并购模式,以企业文化融合为先导,保持原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稳定,较好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联重科的重组并购涉及的国企职工总人数超过8000人,但由于领导班子和职工内心认同,并购后的企业整合平稳,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切实做到了职工安心,班子齐心,政府放心。
在自身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中联重科还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了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为中联重科的配套金额数以亿计。
三、国际化阶段:融入国际竞争大循环,打造国际化产业集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任何产业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得到发展,任何的发展都必须依靠开放和合作。融入国际竞争大循环,完成由科研院所向国际化企业的转变,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成为中联重科的必然选择。
1、探索资本运作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
中联重科目前正积极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治理结构完善、融通渠道顺畅的资本营运体系,以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形成对民族产业的有力支撑。
2、探索产业发展战略与多级产权体系的对接。
中联重科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产业链中间裂变,上下延伸”为核心内涵的“核裂变”战略。具体来说就是,以产品组团,从母体裂变出的多个专业化公司,并以之为载体,引入品牌、技术、资本,进行多层级股份化改造和国际化运作,构建一个产权体系科学的工程机械企业群。目前,中联重科等产业实体已组建了混凝土泵送机械、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城市环卫机械等八个专业性公司,开始实施产业主体裂变;同时,中联重科正把产业链向上延伸至各关键零部件的供应环节,向下延伸至施工设备实物租赁、融资租赁等产业链终端,并对整个产业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上的利益共同体。
通过实施“核裂变”战略,用一个国有控股的主体,拖动多个国际品牌、各级经营骨干参股投资的产业群体,实现由科研院所向国际化企业的根本性转变,并以之为依托,打造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装备工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和创新水平的标志性产业。但是,跨国公司的并购在我国装备业逾演逾烈。随着一批竞争能力强、高成长性的装备工业企业被跨国公司控制,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逐步消失,巨大的装备制造市场正在被跨国公司蚕食、占领。
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看来,挖掘机市场基本上已经被外资企业完全控制,而卡特彼勒公司一旦成功收购柳工或厦工,毫无疑问将占据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相比之下,混凝土机械行业发展过程中强调技术的自主创新,是目前外资介入程度最低的子行业,中联重科在该行业发挥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应该说功不可没。
一、完善技术自主创新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竞争靠科技,科技的竞争靠创新,创新的竞争最终还是取决于人才。中联重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机制,培育体系,不仅没有发生人才流失的情况,而且吸引了大批新的优秀人才,从源头保证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
一是研究院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研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保证了科研的经费来源。二是建立了课题公开招标、绩效与市场对接的技术创新评价机制,使每一个课题组都成为新技术的孵化器。三是建立了一种技术人员评聘分开、技术与管理岗位薪酬对等的内部市场机制,激励与约束并重,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日渐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原动力,使中联重科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目前,中联重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40%以上,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1人,国家和省部级中青年专家9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层次配置科学、老中青搭配合理的人才队伍。
二、注重自主创新的三种模式
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中联重科尤其强调技术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以此发挥科研院所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骨干中坚作用,引领行业与国际巨头的抗衡。
1、以原始性创新夯实自主创新的根基
在基础性原始性创新方面,中联重科加大液压、传动、耐磨、控制等基础学科共性技术应用研究的投入,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利用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建设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储备关键性、前瞻性技术,承担科骨干企业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责任。
因为原始创新需要的成本巨大、市场开拓有极具风险,但是对跟随者而言,模仿付出的代价是小的,进入已经开拓的市场,风险也更小。但中联重科认为,创新可使行业受益,行业整体实力增强,企业发展就会有更好的平台并在持续创新上形成压力与动力。
目前,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技术、高强度合金钢焊接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础性原始性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各类产品,为产品升级换代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夯实了基础。以混凝土泵送机械为例,1992年前国内不能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中联重科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下,目前,国产混凝土泵送机械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已销往海外市场,形成了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能力。
2、以集成创新提高现代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集成创新意味着对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运用,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获得单一技术无法实现的复合效应。研究院通过技术集成,充分利用数字、传感、通讯等高新技术,针对产品的工作特性和应用要求,使各项分支技术在产品中高度融合,实现产品的智能化控制。
例如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RS(移动高速数据处理系统)、GIS(地理数字信息系统)、GSM(全球通数字移动通话系统)技术应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产品,实现了远程定位、监控和在线故障诊断;将工业以太网、CAN-BUS(数据信息高速公路)等控制技术用于大型工程机械,极大提高了设备的控制精度和工作效率;将数字变频技术应用于塔式起重机,实现了无级变速,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平稳性。
3、以二次创新实现站在巨人的肩膀超越巨人
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实践中,中联重科清醒地看到,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势必削弱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因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在自主创新的这个阶段,既不可以闭门造车,也不能完全依靠“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必须正确处理好引进与吸收的关系。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中联重科称之为“高位嫁接,二次创新”。
通过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分支机构和科技信息网络,把国外同行专家“请进来”等方式,把握国际技术发展动向,增强二次创新的前瞻性。同时,针对中国自然条件、施工工艺等国情现状,通过二次创新,开发出更加适合国情的施工设备。中国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已引起国际同行业的防范,国外同行在中国已开始设置知识产权壁垒,在二次创新中,中联重科充分注意到,既要规避侵权,又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2005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由中联重科和国防科大合作,耗时2 年开发的“智能路地铣、掘设备及产品协同开发平台”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其整体技术领先世界水平。而4年前,当中联重科与德国维特根公司谈判选购刨铣机样机时,德国人不相信没有经验的中国人能有能力研制出国际先进水准的智能型铣刨机,即使仿制出来了,关键配件和知识产权还得依赖他们。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当去年德国人来参观时,发现中联重科造的机器,比他们的聪明得多,尤其是在作业时,对金属物的探测、钻头的保护等多方面都率先用上了“脑子”,这是他们至今也没有解决的问题,德国专家不由得用很多“想不到”来感叹中国人的创造和智慧。
2004年,中联重科的产品第一次参加全球规模最大的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参展产品质量、智能化程度及外观造型等引起欧洲同行的高度关注,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抄袭技术”。但接近产品,在事实面前,他们的态度由质疑转为赞叹,一位法国同行用法语亲笔留言:“睡狮已醒”。
伴随着共和国建设的脚步,转型期的中联重科正焕发着勃然生机。近几年来,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新产品课题645项,完成"九五"、"十五"和"863"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25项、专题55项,先后主持、参与了53项国家标准、112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继续履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