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减速持续

2012/09/10 08:56日经中文网

印度、中国以及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经济放缓势头日趋显著。印度第2季度实际增长率仅有不到6%。中国的生产与消费的增长势头也迅速放缓,与欧洲经济体密不可分的巴西和南非的出口也疲软不振。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拖了新兴经济体后腿的“负面连锁”效应越来越明显。

根据印度政府8月31日发表的数据,第2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虽然高于市场预期的5%,但第1季度增长率也仅有5.3%,连续2个季度持续较低水平。

其中,政府和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包括公共投资在内)增长0.7%。相比去年第2季度增长了15%,今年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出口增长10%,虽然保持了2位数,但对欧洲出口增长乏力。6月单月贸易统计数据上,出口为250亿美元,同比下降5.5%,连续2个月出现回落。印度商工部高官指出,“对欧美市场出口急剧下滑”。

中国也受到了欧洲经济低迷的影响。第2季度实际增长率为同比增长7.6%,约3年来首次跌破8%。除了出口表现低迷之外,消费和投资等内需也明显疲软。7月的新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2%,相比6月下降了1.7个百分点。

巴西第1季度增长率为同比增长0.8%,大幅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因为提供信贷的外资金融机构多来自西班牙等欧美国家,欧债危机造成了巴西市场上的资金外流和信用紧缩。此外,南非第2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3.0%,虽然有所回升,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南非拥有非洲首屈一指的金融市场,虽然资源价格暴涨吸引着海外资金不断流入,但还是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

而印度则面临巨额财政赤字,没有余力通过公共投资等经济刺激政策激活需求。反倒是受原油国际价格高腾的影响,正在探讨全面提高汽油和柴油等燃料价格。另外有预测称,雨期降水不足可能导致印度粮食价格上涨。虽然各国央行已转向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但并没有太大降息空间。

责任编辑:Amand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新兴经济 经济减速
相关阅读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生变 发达经济体再成引擎

编者按:在超级宽松政策的刺激下,三季度发达经济体表现好于预期,取代新兴经济体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退出QE成为三季度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大事件。自美联储在5月份表示将于秋季开始削减其债券购买规模以来,新兴市场动荡不已,而美联储并未在9月份如期启动退出QE,刺激全球股价上扬。从目前情况来判断,财政僵局导致美国政府关门长达半个月,令市场猜测美联储退出QE的时点可能进一步推迟。为了便于读者在充分了解三季度全球经济金融热点的基础上把握未来走向,本报特组织了“四季度全球经济金融展望”系列报道,敬请留意。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发达经济体数据令人鼓舞,重新成为增长的主要发动机,而新兴经济体则在美联储将启动退出QE的市场预期下普遍遭遇外资流出、市场动荡,内外需求均走软导致增长疲软。在此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世界银行[微博]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几乎所有的外资银行研究团队均下调了此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鉴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动力更强,巴克莱资本欧洲首席经济学家朱利安·卡洛在与本报记者连线时表示,其所在机构基本维持对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不变,但大幅下调了对新兴经济体的预期。 展望未来,朱利安·卡洛表示,发达经济体财政逆风有所减小、金融环境异常有利、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将继续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的改善。因通胀仍然可控且经济活动未出现加速,美联储退出QE的时点已推迟。美国经济的进一步改善会有助于所有的经济体,且对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内需的潜在放缓以及日本财政巩固和欧元区信贷收缩是一个可喜的对冲。 美欧日表现好转通胀可控 记者注意到,尽管5月份以来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但依然有利的金融环境推升了商业信心指数,导致美、欧经济活动前景好转。数据显示,美、欧制造业信心已大幅回升,特别是在美国,8月份ISM制造业指数已升至2011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在全球其他地区,如欧盟、中国和日本,商业信心均有所改善,但比美国稍逊一筹。不过,银行借贷对高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作出的回应有所不同:美国同比增长了6.0%,日本增加超过7%,欧元区则跌至-8.1%。从目前情况来看,未来几个季度,欧元区银行借贷似乎还将继续疲弱。 类似的分化还存在于劳动力市场。尽管美联储继续担忧美国劳动力参与度的下降,但失业率的急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与历史下降速度相一致。在朱利安·卡洛看来,这种势头表明,到2016年之前,美联储可能面临失业率处于或接近其预测值的情况。这暗示着届时货币政策可能需要更加中性,表明美联储仍需关注于实现政策从异常宽松到中性的平稳转变。他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12月份开始放缓资产购买速度,到2014年6月终止QE,然后从2015年6月开始非常缓慢地上调联邦基准利率。 包括巴西、印尼、日本和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失业率也已大幅下降,但欧元区仍保持在12%左右的历史高位。最近的月度数据显示,该地区劳动力市场出现某些稳定迹象,但总体上仍与全球周期极度脱节,暗示着欧元区与美国利率正常化脱钩的空间更大,美联储比欧央行退出货币宽松的时间早得多。朱利安·卡洛预计,欧央行会采取某种形式的进一步放松举措,如再融资操作。 在通胀方面,发达经济体的核心通胀压力仍保持缓和。日本是个例外,核心通胀收缩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日元走软导致的。为了在2015财年实现2%的通胀目标,朱利安·卡洛认为,日本央行仍面临严峻挑战,很可能不得不采取额外的宽松举措。在新兴经济体,核心通胀总体稳定,尽管那些经历了货币贬值的国家出现源于进口价格传导的压力可能较大。 “在全球层面,产能利用率低于欧洲的历史平均水平,但接近于1999年其他地区的平均值。我们在统计上基于全球产出缺口的估计也发出减速的信号。不过,劳动力市场实质上的放缓一直限制着发达经济体的实际收入工资的上涨,整体CPI压力上升,特别是对核心工业产品来说仍保持温和。”朱利安·卡洛如是说。 尽管通胀前景相对趋同且放缓,但各国在财政政策方面仍有重大分歧。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欧元区的预算平衡有了长足进步,但从那以来因政治和市场压力略有缓和并一直保持稳定。这就是说,未来12个月对于可能需要额外融资的希腊和葡萄牙,欧盟面临着很艰难的抉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因加税和减支取得成效,今年美国的预算赤字急剧收窄,约占GDP的1.8%。因此,朱利安·卡洛预计,美国和欧元区2014年特别是2015年巩固财政的步伐会急剧放缓,但对某些国家特别是日本来说,巩固财政、缩减预算赤字仍将是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日本预算赤字约占GDP的10%。 新兴经济体风险加剧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自5月份以来金融市场的动荡与基本面因素包括外部失衡等密不可分,而变化中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无疑加剧了其面临的风险。美国货币政策宽松程度下降加上新兴经济体国内脆弱性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市场调整,导致资产价格超调风险上升,甚至可能带来国际收支冲击。 不仅如此,在IMF看来,许多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台高筑以及相关的财政和金融风险,欧元区尚未完成的金融改革等旧的风险一旦成为现实,也能通过跨境贸易和金融外溢效应,影响到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所有经济体。因此,其在《世界经济展望》最新版中,强调了全球经济会长时间停留在低速增长区的风险。 不过,朱利安·卡洛注意到,迄今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表现并未显示出传染性,这是目前的市场波动与1997年至1998年、2008年至2009年这两次金融市场动荡的重大区别。他认为,这显示具有更加强劲基本面的新兴经济体可能经历了相对迅速的改善,即使那些遭遇了更大抛售压力的经济体也开始出现稳定迹象。“这表明新兴市场最近的金融动荡可能相对可控并因此不会导致信心的螺旋式下降。” 综上所述,朱利安·卡洛认为,发达经济体财政逆风有所减小、金融环境异常有利、资产负债表修复持续,将继续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的改善。美国经济的进一步改善会有助于所有的经济体,且对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内需的潜在放缓以及日本财政巩固和欧元区信贷收缩是一个可喜的对冲。 全球增长预期被广泛下调 记者注意到,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平均为2.9%,低于2012年的3.2%,2014年将上升到3.6%。增长回升将主要由发达经济体推动,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将低于7月份时的预测,今明两年将增长4.25%~5%。 尽管继续认为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将接近潜在增速,德意志银行也下调了全球增长预期。该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彼得·胡珀在与本报记者连线时说,这种下调在新兴经济体最为明显,对美国和日本的预测也略有下调,对欧元区的预期则有所上调。他预计,最终美国经济将接近潜在增速,欧元区保持在正增长轨道,而新兴经济体表现不佳将是暂时的。 从巴克莱资本的预测来看,其将2013年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从6月时的5.0%下调至4.7%,2014年的增长预期从5.6%下调至5.0%。其中,中国2014年的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7.1%,印度从6.7%下调至5.5%,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增长预测也被下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巴克莱资本对今明两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测保持不变,分别为1.1%和1.9%。其中,美国的增长较为疲弱,而日本和英国相当强劲。至于欧元区,尽管该机构对其2014年的增长预期未作调整(1.3%),但认为在信贷收缩的环境下经济有下行风险。[详细]2013-10-24 08:55

全球经济复苏或现双引擎 新兴经济体优势依存

“拐点”:全球经济增长引擎易位? 一边是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长加速、美联储表示可能将缩减量化宽松(QE)政策规模,一边是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金融市场出现资金外流。 面对近来世界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有分析称,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正发生“角色互换”,前者重新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后者则由“新兴”转向“下沉”。全球经济增速格局的“拐点”是否真的已经到来?未来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发达国家:好转迹象初现 复苏依然脆弱 经合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该组织34个成员国整体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5%,增长加速主要得益于七国集团(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多数成员国经济表现良好。 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分别增长1.1%和1.7%,复苏态势逐渐增强,住宅市场活跃上升,页岩气页岩油拉动的制造业投资增势不减。同时,奥巴马政府的财政健全化政策初现效果,财政收支出现单月盈余。 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QE政策收益下降、成本上升,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缩减QE规模的时机渐趋成熟,缩减或将于9月开始。 第二季度,欧盟27个成员国和欧元区17个成员国整体GDP环比均增长0.3%。这是欧洲经济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首现环比正增长。 专家认为,欧洲经济虽然已摆脱衰退,但复苏势头非常脆弱,欧洲经济要想获得足够的增长动力,仍需克服信贷低迷和失业率高企两大难题。 日本经济前两个季度分别增长3.8%和2.6%。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日本迄今汇率贬值20%左右,带动了短期经济复苏,不过该国仍面对较多的中长期问题,需要对税收、劳动力市场等进行深层次改革。 同时,日本政府债务高达10.5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47%,巨额债务同样考验着“安倍经济学”。 新兴经济体:短期增速放缓 优势依然存在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新兴经济体近来也出现经济放缓现象,与过去十年的高增长形成对比。 以金砖国家为例,尽管中国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7%和7.5%,位列全球各大经济体之首,但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经济表现欠佳:巴西今年第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速为0.6%;印度上个财年增速为5%,本财年预计增速在5.5%左右;俄罗斯今年前两季度增长率分别为1.6%和1.2%;南非今年增速预期为2%。 过去3个月,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将缩减QE规模,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印度卢比对美元过去三个月贬值接近20%,8月20日达到历史低点;巴西雷亚尔对美元跌至2009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泰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土耳其里拉最近几周都加速贬值。 张宇燕认为,近期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出现一些动荡,是对美国可能缩减QE规模预期作出的非理性、过度反应,但新兴经济体国内金融市场还是有足够深度和抗风险能力的。 “正因为美元流动性对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巨大,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需要对宏观货币政策进行协调,这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非常重要。”张宇燕说。 张宇燕认为,在经历了十年高增长之后,目前新兴经济体增速正在回落调整,但从中长期而言,新兴经济体依然享有人口优势和庞大的内部市场,加之总体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在城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仍大有可为,后发优势依然明显。 全球经济复苏或现“双引擎”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联合基金的最新预测显示,自2007年年中以来,发达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过74万亿美元,远超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有评论据此认为,全球经济增速格局迎来新的“拐点”,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从此易位。 对此,受访专家普遍提出质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经所所长陈凤英认为,实际情况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今年在全球经济增量中仍将占据逾七成比例,继续发挥全球增长引擎作用。 她认为,若以购买力平价(PPP)方法计算,今年全球经济增量预计为4万亿美元,其中新兴经济体约为2.88万亿美元,占70.8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此前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幅约为3.1%,其中新兴经济体增幅约为5%,发达经济体约为1.2%。 张宇燕认为,作为一个整体,新兴经济体未来几年经济增速仍有望比发达国家高出3-3.5个百分点。随着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体量扩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提高。 “由于发达国家本身经济体量巨大,经济增速稍微提高就能成为全球增长火车头。”张宇燕说,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需要靠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双引擎”共同发挥拉动作用。 “全球经济是一个整体,前几年发达国家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表现抢眼,但后来大家逐渐发现,仅有新兴经济体的良好表现也不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起来同样是个大问题。”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黄薇说,现在有些西方人士鼓吹新兴经济体崩溃,“如果真发生这样的情况,发达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说是唇亡齿寒,大家都是相互依存的。”[详细]2013-08-29 09:00

新兴及欧美经济体挤压难撼动“中国制造”

一面是新兴经济体的“挤”,另一面是欧美经济体的“压”。即使在这样的“挤压”之下,中国制造也不会被轻易撼动 若把高手云集的世界制造业比作一方擂台,那么谁想扬名立万,便要有些真功夫才行。尤其当你腹背受敌时,眼观六路、高接低挡,就显得格外重要。眼下,中国制造就面临这样的情势。 一面是新兴经济体的“挤”。这其中,以“东南亚制造”为代表。携劳动力价格等竞争优势,一些东南亚国家这几年没少从中国手里“撬”订单。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向东南亚转移,也渐成风气。一个例子足以证明——大家不妨留意一下经常穿的耐克和阿迪达斯,“Made In China”是不是正变得越来越少? 另一面是欧美经济体的“压”。这里面,以美国的“重振制造业”为代表。在扩生产、增出口、促就业等目标之下,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愈发普遍起来。坦率地讲,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确有优势,一时半刻,我们赶不上。 尺有短,寸有长。笔者以为,即使在这样的“挤压”之下,中国制造也不会被轻易撼动。言其如此,理由有三: 其一,中国有市场。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其蕴藏的动力和活力一定会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持续释放。要知道,中国的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0%,内需空间还大得很呢。 其二,中国有基础。 看工业基础,中国目前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举世无双的工业体系,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带来独一无二的规模经济。这一点,精明的跨国公司心里非常清楚。 看基础设施,中国的优势更明显。实际上,良好的基础设施,正是跨国公司到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几年,一位长期关注能源工业的专家就曾说过,别的不说,就单是这电网的完备和稳定,中国就能比其他地区吸引到更多的跨国公司。 其三,中国有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政策环境,是中国的一大“法宝”。并且,在世界经济低迷、欧债危机蔓延、美国复苏乏力、日本陷入泥淖的大背景下,中国拥有的良好政策环境,会显得更加珍贵。“制度变迁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国版本”,还会刷新更多精彩。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也不该躺在这些优势上“睡大觉”。尽管目前外资并未从中国大规模外移,但我们也要未雨绸缪,充分重视可能出现的变化。 说到底,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30年,中国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在第二个30年里,要素、成本的变化可能会加速而至。低端制造业环节,我们不妨顺时应势,主动转出;而对那些高端的,则应迎头赶上,积极“请进来”,通过合作提升自身水平。打个比方说,待到中国工厂能生产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等目前的进口高端车型时,中国制造可能才算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详细]2012-09-03 11:10

工程机械出口难过减排关 新兴经济体壮大

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遇“排放壁垒” 研究机构预测,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将达到260亿美元以上,成为世界出口大国 面对今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遇到的过山车式销量起伏,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市场总裁罗东近日在上海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2005年的市场局面类似,属于周期式调整。 他同时指出,中国本土工程机械企业现在都想走出去,但若想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排放仍然是绕不过的门槛。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水平,年平均增长率达17%,其中出口260亿美元左右。2015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研究机构预测,“十二五”头两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将以2010年为基数保持恢复性增长;后3年将呈现快速增长,到2015年,国际市场对工程机械的主机产品需求量将达2000亿美元以上。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将达到260亿美元以上,成为世界出口大国。 不过,今年1月起,欧盟对非道路机械功率范围在130kW-560kW间的柴油发动机实施ⅢB阶段排放标准。继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国际上对碳排放、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更加重视。 罗东认为,中国本土工程机械产品,若想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排放标准是树立在中国企业面前最直接的一道门槛。 尽管欧美市场存在“排放壁垒”,有专家指出,我国本土工程机械企业在亚非拉国家仍有上升空间。 特别是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经济体,先后由复苏转入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对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设备等产生强劲需求,提升我国在新兴经济体市场占有率的潜力巨大。[详细]2011-11-24 09:42

世行行长佐利克:全球经济新危局还在后头

据新华社电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13日说,全球经济今后可能面临“全新且更危险”局面,决策者必须果断抉择,尽早行动应对危机。 “我们眼下处于一场新风暴的初始阶段,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同,”佐利克接受《周未澳大利亚报》采访时说,过去数周,世界从一场“杂乱无章的”复苏中走出,眼下正迈入更危险的新阶段。 佐利克说,尽管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长态势喜人,不少发达国家仍在苦苦挣扎,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多数发达国家已经用尽财政(政策活动)空间,宽松货币政策也已用到极致”;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尤其令人担忧,“可能成为全球经济所面临最严峻挑战”。 在佐利克看来,欧洲联盟迄今所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不够迅速有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是,你动手越晚,就必须做得更多。”他呼吁欧洲各国决策者加速处置危机,缓解市场忧虑。 欧洲央行本周起购入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家债券,以应对借贷成本上涨、遏制债务危机蔓延。意大利政府12日推出新一轮财政紧缩方案,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增加高收入人群税收,以期平衡预算,获得欧洲中央银行“援助”。欧元区两大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定于16日会晤,商讨如何应对主权债务危机。[详细]2011-08-15 10:0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欧历胜助力高机租赁企业

欧历胜助力高机租赁企业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当前,中国高机保有量处在...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