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四万亿”刺激计划折射经济之难

2012/08/30 10:20《中国科学报》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来了又去了,然而,为抵御金融危机影响而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仍然余波未了;2009年的欧债危机来了还未去,各地新一轮的刺激计划却是“你未唱罢、我已登场”。

据报道,继宁波打响了刺激经济的第一枪之后,天津、重庆、广东、贵州、南京、长沙等省市均宣布了促进投资和增长的计划,如天津计划4年内投资1.5万亿元建设10条产业链,重庆“十二五”期间将投1.5万亿元建成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广东也有超过1万亿元发展海洋经济,连西南少数民族省份贵州也表示要拿3万亿元投资建设10个国家级重大项目、5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200个省级重点项目。

初步一算,各地曝光的投资规模之和已接近10万亿元之巨。

然而,在这些吸引眼球的数据背后,却难掩当下我国经济发展之忧之难。

一是经济后继增长之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8%,这是三年来中国经济首次回到8%的水平线下。这一数据的背景是,外需不振、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需求不足;货币过剩、增长不足。无论是钢铁、煤炭、汽车、石化、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还是太阳能、信息通讯等新兴产业,很多都是增长乏力、疲态尽显,甚至面临崩盘洗牌。

多个地方、多个行业裁员、减产,甚至停产、破产的消息层出不穷。经济再增长之艰难已成为普遍性问题,表明了前续发展方式的难以为继,也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体现。在GDP仍是考核大棒的情况下,各地给病态的经济肌体注射强心针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虽然这剂猛药的副作用并不算轻。

二是经济未来转型之难。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的转型升级已是社会共识。然而,在经济增长堪忧甚至影响社会平稳发展的情况下,稳增长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地方政府眼中,稳增长的途径中见效最快的就是扩投资,即通过重大项目投资拉动经济迅速回升。这么一来,转型靠边站,我们又回到了政府主导投资刺激增长的老路,而今天的困境又恰恰是前期此种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结构性问题的积累和爆发。

如此一来,转型问题非但无法解决,还会进一步恶化,同时延长了解决问题所耗费的时间。或许,没有对增长放缓的宽容,就难有经济“华丽转身”的实现,当年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三是经济调控政策之难。

在各种矛盾与失衡的交织下,具有明确导向性的经济调控政策的出台,也是进退维谷的两难选择。

譬如,在我国广义货币M2接近百万亿、10年间GDP与M2分别增长1.5倍和6倍的情况下,是放松还是收紧银根,是加息提准还是降息降准?在地方政府债务高达14万亿元、企业与民众消费和投资意愿不足的情况下,是增税还是减税,加减法如何做?在我国已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并支援了若干欧洲贸易伙伴而欧债危机仍然深不可测之时,是继续出手还是就此作罢,救助的参与度如何把握?

诸如此类的货币、财政、对外政策甚至具体的行业政策,无不是矛盾的结合体,出台难,不出台也难,无论如何都会背上骂名,但是本质上还是昨日之花开出的今日之果。

百年IBM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成功的转型,从最早的打孔机转型到大型计算机,再从个人电脑转型信息咨询服务,被称为大象的起舞。中国的情况与问题自然复杂得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未雨绸缪,作出转型决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对比来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非但做不到这一点,甚至连及时性也难保证,更多的情况是问题发生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滞后性,以及滞后政策在实施中的折扣与变样譬如从财政政策描述的“适度宽松”到执行中的“十分宽松”,以及理论上的“更加重要的位置”到实际上“最为重要的位置”等等。

政策是人在一定的制度下作出并实施的,因此,人和制度的转型更是先决条件和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Alley

相关阅读

地方版2017年 大规模投资计划相继出炉

1月4日,据陕西省政府网消息,2017年,陕西将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00个,总投资额3.7万亿元,年度投资4820亿元。 陕西是2017年各地投资步伐加大的一个代表。此前,福建已明确2017年全省总投资额为3.57万亿元。另外,安徽、浙江、河南等省,也相续发布了庞大的投资计划。 这些投资计划主要基于经济放缓的压力之下,通过投资发挥重点项目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当前必要的投资是需要的,但同时要考虑各地投资产业的雷同性,投资项目的盈利性,尤其中西部地区,以及资金从何而来。 地方大项目纷纷开工 进入2017年,各地大项目投资纷纷开工,而各省拟定的投资项目数额也比较大。 据陕西省政府1月4日发布消息, 陕西2017年将重点推进基础设施、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项目,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00个,总投资额3.7万亿元,年度投资4820亿元。 2016年,陕西省46个省考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00亿元左右。陕西发改委称,在全国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陕西省保持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就在陕西发布投资计划的前一天,河南省集中签约了108个PPP项目,总投资3794亿元;向社会重点推介PPP项目200个,总投资2724亿元。同一日,浙江宣布新开工624个项目,总投资7903亿元。 有的省份在去年末就已明确了投资任务。2016年12月27日,福建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指出“重点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既是当前的增长点也是未来的增收点”。会议明确2017年省重点项目1487个、总投资3.57万亿元,突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和补短板民生项目建设。 安徽省发改委也在2016年年末确定,2017年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要超1600个,这意味着其投资总额将超1.6万亿。 各地2017年投资内容最大的一项目是交通基础设施。 据记者了解,安徽今年将投资建设安九高铁、合肥市轨道交通4、5号线、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芜宣民航机场、砀山、芜湖通用机场等项目。浙江投资的有杭州地铁三期建设项目、1号线机场延伸线工程等,陕西西安也计划建设多条地铁线。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秦进认为,目前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仍有必要。 秦进称,全国需要加快高铁联网,联网后客流会大幅上升,所以建设不能放慢, 同样,各个城市的地铁也要加快。 陕西社科院学术委副主任张宝通认为,加快基础设施以及短板领域的各个项目建设,将带动地方配套产业的发展,相应的投资是必须的。 产业项目雷同性较大 各地投资除了交通内容外,产业项目和社会项目也较多。 比如浙江1月3日开工产业项目达266个,总投资2573亿元,占比32.6%。另外还有大学和医院,如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一医院余杭院区、省民政康复医院等一批社会发展项目等。 陕西今年要开工的除了关中城际和大西安地铁网等6条铁路,也有麻黄梁工业区3500万吨煤炭综合利用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咸阳8.6代液晶面板、中兴微电子设计基地、华为全球维护中心、三星二期等项目建设。 记者梳理各地公布的投资产业项目,发现大多包括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新材料、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雷同性较大。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副研究员邓洲认为,从目前而言,地方要确保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投资仍是较好的方式, 但是也要注意风险,“各地都由政府主导,上同样的产业,可能有过剩的风险。比如‘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多地上马光伏和风电等产业,迄今仍大量过剩”。 对于这些项目所需的天量的投资资金,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刘慧勇认为,从各地投资情况看,这么大的投资主要靠贷款,而贷款成本较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方式降低成本,比如将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转变为地方债,这样利息负担可以少一些。 张宝通则认为,关键是如何带动民间投资,如何创造条件,给民企投资机会。 张宝通进一步表示,凡是短板的领域都应由政府主导,加快建设,但去产能、去库存等领域,应该交给市场。[详细]2017-01-05 10:33

新疆重庆等多地加紧推出一带一路地方版政策

多地加紧推出“一带一路”地方版政策 专家建议以主线发展带动支线发展,找到地方经济新增长点 作为中国对外推进合作的总体构想,“一带一路”提出一年来,除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外,也为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燃起增长新亮点。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新疆、重庆、宁夏等地正在加紧制定“一带一路”地方版政策。 外交部长王毅24日在201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一年来,已经有沿线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并愿同各自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一带一路”构想为古老的欧亚大陆开创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将为我国振兴插上两支强劲的翅膀。 地方政府动作频频 实际上,在国内,如何将地方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搭上线也成为各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区域,据新疆发改委23日披露,新疆成立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这是全国首个地方成立的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 而早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云南省就表态,将认真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依托区位优势,切实找准云南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发挥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作用,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 而在宁夏,金融支持成为该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构想的重要支点。作为我国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2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第13家控股子公司——华融西部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宁夏银川正式挂牌成立。 在贵州,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贵广高铁即将正式开通,每个市州都有机场,贵阳、遵义、安顺三市电话并网升位……积极推进开放的贵州,世界五百强企业纷至沓来,港澳台企业落户贵州已成常态,这是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努力。 重庆市政府18日宣布,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至2020年,重庆预计将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1.2万亿元,着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内陆开放高地、新兴产业高地、国家中心城市,打造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各地找准与“一带一路”契合点 在广西,南广铁路及南宁东站将于26日正式开通运营,届时广西高铁运营里程将超过1600公里,约占全国高铁总里程的14%。随着南广铁路的投产运营,广西区内将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高铁骨干网络,基本形成“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的现代化路网格局,对广西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22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就要求,支持民族地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在口岸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给予扶持,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重点向基层特别是农牧区倾斜。 东部沿海地区也不甘落后。江苏省将集中力量组织实施港口功能提升、沿海产业升级、临海城镇培育等系列举措。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省份则将重点讨论实现“1+3”自贸区架构牵引“一带一路”的方案。 另据报道,在山东,日照被确定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将在港口、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提高综合承载“一带一路”规划的能力。 “各地在融入‘一带一路’构想的过程中,务必要找准自身与‘一带一路’的契合点,并根据自身产业进行布局,在‘一带一路’实现过程中,以主线发展带动支线发展,找到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刘宝成表示。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此前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活跃本国经济,助力中国解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问题,广大中西部地区都有望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受益。[详细]2014-12-25 09:59

各地加紧制订一带一路地方版政策 明年密集讨论

上证报记者获悉,各地正在加紧制订“一带一路”地方版政策,将在明年年初地方两会期间密集讨论。目前一些区域已经有了明确部署。 据新疆发改委23日披露,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区域,新疆成立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这是全国首个地方成立的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 “物流、基建是新疆全面开放格局的支点。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国家实施陆上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对外开放已成为新疆经济的重要动力。”新疆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以往在大雪封山的时候,外出活动会减少,而今年调研特别多,为的就是在明年年初两会前后推出清晰的地方路径。” 金融支持也有望纳入“一带一路”地方版战略。宁夏已经成立了“一带一路”战略融资平台。作为我国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2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第13家控股子公司——华融西部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宁夏银川正式挂牌成立。 另一个“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城市是重庆。据上证报记者获悉,重庆2015年两会定于1月18日召开。作为“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城市,重庆将在两会期间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群,实现“国家超大城市”定位。 山东省两会定于明年2月上旬召开,记者获悉日照被山东省确定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日照市将在港口、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提高综合承载“一带一路”规划的能力。 江苏省两会时间也定在年初,明年该省将集中力量组织实施港口功能提升、沿海产业升级、临海城镇培育等系列举措。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则将重点讨论实现“1+3”自贸区架构牵引“一带一路”的方案。[详细]2014-12-24 10:00

地方版微刺激投资额或超6万亿 资金来源成最大挑战

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现实面前,中央层面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定向发力的“微刺激”政策不断出台,地方政府也出台多项配套措施,推出了一批重点项目。据专家估计,各省市今年重大项目的计划投资总额或已经高达6万亿元,由于国家对影子银行的全面监管,加上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如何保证资金来源成为落实这些项目的最大挑战。 今年3月初四川上调投资计划值,推出的5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88万亿元,年度投资4151亿元。此后广东也推出3.67万亿元的重点项目清单,年度投资约4500亿元,高于2013年的4200亿元。而浙江、河南的目标更为雄伟,年度计划投资额分别为6400亿元和1.2万亿元。黑龙江、河北、重庆、上海、广西、福建等多省也纷纷扩大投资额稳增长。据专家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市今年重大项目的计划投资总额已经高达6万亿元。 这轮定向“微刺激”措施内容涵盖税收、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以及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等。为配合“微刺激”政策的落地,各地陆续出台措施,推出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交通投资是落实“微刺激”政策的重要方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胡方俊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公路领域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建设是落实国家“微刺激”的关键,银行对这类项目支持力度比较大,车购税补贴已经向这两种路倾斜,今年安排的车购税同比增长25%,达2779亿元。 地方对铁路建设的积极性很高。7月初,额济纳至哈密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杭州至黄山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等14个铁路项目近期先后开工建设。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我国东西向最长的高铁沪昆高速铁路正在按进度建设,深茂铁路也已动工建设,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尚不存在资金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项目面临资金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铁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告诉记者,今年的8000亿元落实很慢,由于资金不到位,部分项目的建设速度很慢。 日前,国家发改委对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出批复。这个项目的投资额不断攀升,何时能全面开工还没有时间表。“2011年,原铁道部向国家发改委报送的项目建议书预计,该项目工程投资预估算是1463亿元。今年7月底,发改委对项目可研批复称,该项目投资估算总额1930亿元。由于原材料、人力成本、征地拆迁等费用的上涨,这个项目最后可能需要2500亿元。”王梦恕表示。 胡方俊表示,交通领域落实国家“微刺激”政策,也加大了对国省干线的建设,但是由于国省干线不能收费,近些年,国省干线的规划、建设,形成以养代建的模式,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今年铁路安排投资8000亿元,上半年完成1996亿元,完成额不足全年的1/4。公路安排投资1.47万亿元,上半年完成5872亿元,完成额不足全年的40%。项目落实情况关系“微刺激”效果,有些地方狠抓项目落实,像四川就提出下半年千方百计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将开展政府性投资项目实施情况清理检查,2014年6月底以前已安排国家和省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力争9月底前全部开工;逾期未开工的,视情况收回已拨付资金。 消息人士表示,由于交通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向社会资本推出的这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很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发改委最近也在密切关注各投资领域最近有什么新的苗头,面临哪些挑战,“微刺激”效果如何。发改委日前发文称,正积极协调推进北京新机场、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拉萨至林芝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表示,这轮“微刺激”对经济的拉动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性产业投资对经济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比如修铁路就要用水泥、钢材(3120, 14.00, 0.45%)等材料。二是投资还会产生乘数效应,投资铁路,带来对水泥、钢铁的需求,这又会拉动对水泥、钢铁产业的投资,对这些产业的投资也会产生联动效应,只是这些联动效益可能会滞后一些。 “2008年的4万亿起到了杠杆投资的功能,当时的思路是,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投资,地方投资又带动直接、间接的金融投资,这个总数超过十几万亿,是灌溉式投资,一些落后、污染性行业本该控制又放开了。相比于2008年的投资,这次投资是定点、定向、有控制、有限制、有目标的投资。”张孝德说。[详细]2014-08-07 10:50

专家:两会后地方版国企改革方案的看点在哪儿

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通常因为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而变得效率低下、成色下降。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历次国企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细则不清楚、不到位,时常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议,更有人因此身陷牢狱。有鉴于此,改革的重点工作在于实施细则的“天衣无缝”。两会期间,集中采访11个省市对口国资监管的负责人(已发布方案的上海除外),一窥地方国资改革路径。据了解,目前大多数省市均在酝酿国企改革方案,根据进度,将在全国两会后至三月底前发布,具体的改革模式、侧重则各不相同。另据透露,此轮国资改革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混合所有制的推行比例,且各地将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地方国企和央企有很大不同,改革首先要按照三中全会精神,但必须结合地方实际,发挥各自的优势。国务院国资委在大方向上有指导,但具体还要各地办。”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接受专访时说。两会后或密集发布 “我们已将国资改革列为2014年的一号工作。”安徽省省委书记张宝顺对说。广泛采访后获悉,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的国资改革正由原先上海、广东等一线省市政府向纵深推进,包括安徽、贵州、陕西、江苏、海南、新疆、河南、河北等地均将国资改革列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文件中的首项内容,并明确了改革路线及时间表。“我们已经有了方案,但还没有经过讨论,计划在3月底发布吧。”张宝顺透露。“重庆国企改革整体规划在三中全会后已经有了,但是方案还没出,还有具体事项要讨论。”重庆国资委主任廖庆轩对说,“方案做了原则性规定,可能显得粗糙,但我们的实际操作内容很多、很细。央企和地方国企的结构不同,但改革总体的推动方向一致,地方国企会比央企改革推进更快。”湖南省国资委副主任张美诚对说:“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马上就要出台了,我们称为国企改革三十条,设定了四个目标,其中一个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也向透露,陕西的国企改革方案正在制定,计划3月底4月初前后出台,将给出国企改革的时间表。值得注意的是,据了解,各省市的国资改革文件将分为总纲与细则,总纲预计3月底出台一批,但具体细则可能要等到下半年才能陆续公布。广东省政府高层也对透露,该省的改革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近日已修改完毕,具体到23家省属企业的《关于深化省属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两份文件争取在上半年正式出台。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对说得更保守:省国企改革方案已几易其稿,将很快印发,“但要到下半年才会有具体的改革措施出台”。这也意味着,市场不应过度乐观解读国资改革带来的短期效应,其推进过程将是渐进式的。中央领导9日在安徽代表团听取审议时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这一信号值得市场高度关注。#d1cm#page#地方改革殊途同归 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情况存在差异,各地国企改革方案必然有所区别。“地方国企和央企有很大不同,必须结合地方实际,发挥各自的优势。国务院国资委在大方向上有指导,但具体还要各地办。”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接受专访时说。实际采访中,了解到至少有两大因素导致方案存在差异。其一,各区域国资、民资发展规模、经营情况不同,导致改革方案存在不同的侧重性。比如,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对明确说:“我省在国资改革、混合所有制方面相比全国水平有所落后,因此今年会加大改革力度。”这意味着,2014年安徽国企将加大释放股权、混合民资的力度。从安徽几大汽车国企、水泥国企处均印证了这个判断。广东省副省长徐少华则对解释,广东国企改革的亮点在立足“增量”改革,不采取出让现有产权的做法。即,对现有产权核定以后,用增量的办法去增强国企的国资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借国资这个平台让民资进入,至于是国企还是民企占股多一点只是技术问题,战略是两个毫不动摇,“不能因为现在要给民企带来机会,而忽略国企的发展;也不能强调国企的主导地位,而排挤民企。”作为该思路的佐证,前不久,广东省国资委刚刚举办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国企民企对接会,欲吸引上千亿民营资本进入国企。其二,由于各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导致改革先行试点的行业、企业不同,如新疆将能源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新疆已专门组织召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会。今后国资投资项目都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力争在石油石化、煤炭资源开发等领域与民间资本合作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引领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推进新疆油气资源开发改革;消除非国有资本的进入壁垒,对监管企业中的拟上市企业,扩大非国有资本的参与比重;鼓励国有企业集团所属的二、三级实体公司与非国有资本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竞争性领域国资不绝对控股。”新疆国资委主任邵峰说。“我们的国资改革,说简单点,就是卖给央企,就是傍大款。”宁夏某领导对直言。改革目标与时间表 新的国资改革以何指标为考量?各地的回答几乎不约而同——混合所有制的推行比例。在采访中,部分地区给出了明确的数字,如河北省国资委要求其监管的二级企业要纳入股权多元化改革范围,确保2年至3年内完成70%以上二级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任务,各企业每年吸纳利用的社会资本原则上不少于上年净资产规模的3%-5%。再如广东,徐少华透露,本轮国资国企改革将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60%,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2020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80%,二级及以下竞争性国有企业基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再如重庆,廖庆轩向估计,5年时间左右,八成以上竞争类国企会实现混合所有制,相当一部分行业,国资会全部退出。廖庆轩更透露,重庆商社集团、四联集团正准备在集团层面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贵州的思路也很清晰。据该省国资委主任韩先平介绍,今年将启动《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要求,每户监管企业2017年底要完成引进2家以上战略投资者,大部分企业在集团层面实现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所属企业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明细来看,3月底前,贵州全省将完成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全面推进监管企业集团层面以及子公司产权制度改革,推动部分经营困难的子公司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探索建立监管企业改革改制操作平台及运行机制。至2015年,监管企业集团层面及子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有资本与各类社会资本广泛融合,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模式基本形成。至2016年,全面完成监管企业集团层面及子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规范高效运转,“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到位,企业活力、竞争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2013年,贵州24家监管企业及下属企业共对接复星集团、昆吾九鼎投资、中航集团(香港)、台湾创世全球矿业、中华新能源等国内外各类投资者约170余家;签订框架协议21个;签订正式协议27个,引进投资者42个、资金92.8亿元。”[详细]2014-03-13 09:2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