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走在工程建筑自主创新前列
整合资源推动成果转化
坚持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海纳百川共同攻关,新技术加速转化的同时,企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在多年的自主创新过程中,中国中铁始终坚持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坚持“产、学、研、用”联合开发模式,按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世界知名企业的合作,广泛吸纳社会科技资源。
近年来,中国中铁发挥自身“四位一体”的资源优势,联合部分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高速铁路建设,在理论基础、设计标准、施工验证、成套设备研制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合作,先后攻克了湿陷性黄土和软土地区沉降变形控制、大吨位箱梁制运架和跨大江大河等复杂桥梁建设、高速列车重联运行接触网等高速铁路建设关键技术难题,在保证京沪等高速铁路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土压平衡盾构、硬岩盾构、硬岩掘进机及隧道施工配套专用设备等产品及相关控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高速铁路、地铁、市政、水利、核电、山岭隧道项目,生产制造各种型号TBM和盾构机超过50台套;自主研制的大吨位箱梁制运架成套设备,销售近100台,实现产值10多亿元,实现利税过亿元;可动心轨单开道岔及高速道岔,占有中国70%以上的道岔市场份额,并出口至各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高速铁路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新型合金接触网供电工具及气体绝缘大容量开关柜等系列产品,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同类产品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这些成果的转化,有利于企业调结构、促转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创新无止境。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中国中铁将继续完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转型创新 不进则退
建筑行业通常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整天和水泥沙子打交道,科技含量不高。
中国中铁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他们通过建体系、搭平台,坚持“产学研用”模式,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在重点工程、重点技术上实现突破,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建筑企业。中国中铁的经验表明,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更加需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首先,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行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难度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建筑企业拥有更多的先进技术、材料和装备。很多工程技术都是以前工程中没有的,而且无法从外部买到。因此,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攻克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才能合格地完成项目建设,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其次,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外企业看好国内广阔的市场,国内企业也需要“走出去”寻找更大的舞台,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建筑行业,国外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实力规模都非常强大,国内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和国外企业同台竞技。以建筑装备制造为例,以前这类装备基本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在产品购买和工程招投标上都受到限制。随着工程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装备制造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中国中铁在科技创新中注重实现装备制造方面的突破,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不仅实现了出口装备,在国外工程招标中也占据了优势。
第三,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逼迫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升级。建筑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大,提供就业多,对稳增长意义重大。建筑企业要抓住机遇实现结构调整,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平稳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Alle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