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千万套保障房:冲击刚需势头能否延续?
保障房开始冲击刚需
2010年8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推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并调整放宽了申请准入标准,其中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限额由2300元调整为2900元,家庭人均财产限额由7万元调整为9万元。
2011年3月,上海市政府再次放宽经适房准入标准,将3人及以上申请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限额由2900元调整为3300元,家庭人均财产限额由9万元调整为12万元。2人及以下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财产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浮10%。
在申请门槛不断下降后,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群已经慢慢向普通住宅的购买群体靠拢。
早在今年3月,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克而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祖昱就曾表示,上海的经济适用房申请标准已经提高至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这意味着如果一户家庭是三口人,其中只有两个人工作,家庭收入总额达到15000元,也符合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标准。当时,他认为,保障房的大量供应,必然会冲击刚性需求。
他的预言随后果然实现。事实上,子平的父母也正是在今年3月份以后申请经济适用房,并获得批准。而除了子平外,其他的一些具有上海户籍、月收入在万元以内的人群也在等待经济适用房这个馅饼落入自己口中。
经适房制度仍需完善
然而,能真正享受到经济适用房利好的人只是少数。陈延彬告诉记者,虽然此前上海的经济适用房是继动迁安置房之后排名第二位开发量最大的保障房,但眼下这一保障房开发思路正在变化,目前开发的保障房更多以公租房作为主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经济适用房制度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公众开始质疑起其“经济性”和“适用性”。
2009年以来,出现了强化公租房、弱化经适房的现象。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额占商品住宅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降至3.1%,达历年最低;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占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逐年下降,由最高年份2000年的22.69%下降至2010年的2.94%。
相比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对普通商品住宅市场的冲击则更弱。截至2010年初,全国的限价房建设规模还很小,仅北京、天津、广州、宁波、成都等少数城市有实质性动作。2011年10月上海的首个限价房才正式开工,很多城市甚至开始重新考虑是否要建设限价商品住房。
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真会冲击普通商品住宅市场进而抑制房价?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