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仍有人才与技术障碍 谁在阻挡美国制造

2012/06/21 10:07《装备制造》杂志

现在的世界格局与过去已经大为不同,世界不再围着美国转了。美国制造业复苏还有障碍,第一是人,第二是技术。

奥巴马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说,“就在当下,是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最佳时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站在奥巴马一边的专家很多,他们相信美国再次繁荣的关键是“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国情咨文发表后的第二天,奥巴马参观了英特尔在凤凰城郊区建设的计算机芯片制造厂。这家工厂号称投资52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项目。工厂将在2013年投产,预计雇佣员工1,000名。这一工厂的建设为渴望制造业新鲜血液的美国注入了信心。

奥巴马在这里做了一次激情澎湃的讲演,他承诺给将就业岗位带回美国的企业减免税的优惠,并预留了70亿美元给清洁能源制造企业,以及在经济低迷地区投资建设新厂的企业。

为什么制造这么重要?因为,美国60%的出口,90%的专利,70%的研发都涉及制造业。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业,数据不是虚拟的。

是不是只要美国打算让制造业复苏,那美国就真的能够再次成为制造强国呢,现在的世界格局与过去已经大为不同,世界不再围着美国转了。美国制造业复苏还有障碍,第一是人,第二是技术。

高级技工缺失

劳动力成本再过去中国崛起的十年间是一个关键词,很多人认为美国就输在了这里。不能否认,过去十年,由于亚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低劳动力成本,美国丢失了上百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但是,同时应该发现,劳动力成本并不是高失业率借口,其他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并没有把制造业拱手让人。2003年开始,德国出口总额超过美国,主要出口领域有机械、汽车、化工、金属等。在劳动力同样昂贵的德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并没有被中国抢走。德国和日本生产的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照样横扫全球。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的数量多于其他发达国家。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瑞典等10个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高于美国,而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就业岗位下降的数量都低于美国。

有人说,工厂变得更加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需要更少的员工,所以就应该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事实也并非如此,2000年到2007年之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3.9%,上世纪90年代间这个数字是4.1%,而那时每年制造业丢失的工作岗位仅有0.2%。

自1997年至2011年,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从来没有增加过。最近几个月,终于有了好消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2012年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2011年12月的ISM指数为55.1。ISM指数是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的萎缩。2012年3月,ISM指数56.1,这意味着,最近几个月以来,招人的公司比裁员的公司多。

1979年,美国制造业雇员数量达到历史峰值1960万人,2011年,在失业率连续几个月下降之后,制造业雇员人数为1180万人,三十年间下降了40%。2010年2月以来,美国的就业岗位增加了240万个,其中30万个属于制造业。因此,制造业的就业增加对美国经济起到了稳定与拉动的作用。

人们在关注失业率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却说,事实上,工作岗位是有的,现在缺少的是适合这些岗位的技术工人。有一点,中国与美国相同,就是人们都不愿意当“工人”。人们把在工厂工作当做一种耻辱,这样的偏见深入人心。因此,美国制造业被有些人视为“垂死的行业”。

某金属配件厂自2011年秋天就开始寻找装配组长和磨具工程师;一家工厂高薪诚聘高级焊工;还有一家汽车磨具公司已经花了7个月找技工。

马赫模具公司运营副总裁Corey Carolla说,我们的员工已经一个星期工作60至70小时了,他们非常疲劳。马赫磨具公司共有40人,“我们需要更多的人,问题是如何找到他们。”

大家知道的是,美国在过去10年中失去了近4百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但是,这些损失掉的就业机会并不能弥补熟练技工短缺的情况。相反,工厂自动化改造和设备改进对操作工人的要求更高了。过去的下岗工人们或许非常熟悉的老式机床操作和维护,但往往不具备操作新设备的技能。

精密金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tt Tyler说:“政治家们让失业率成为了一道红线,工人们站在线的一边,没有就业被称为他们失业的原因,而事实并非这样。”“就在最近,我的一个客户让我生产管道,我最大的担忧不是别的,而是我能不能找到6个技工来完成这项工作。过去我从没想到这会成为我的难题。”

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人发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经济的走低再复苏让这个现象更加严重了。缺少熟练技工的“危机”在美国全国范围蔓延。

一分德勤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制造业现在有600,000个就业岗位面临空置。相比之下,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的失业人口为128万。这份报告称,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并不能解决岗位空置的问题。而劳工统计局的报告称,虽然机械技师不足,但是就业机会应该会继续维持良好态势,因为很多年轻人采取了正确的择业态度,与其等待不如退而求其次或者尝试其他领域。

麻省理工教授Thomas Levenson在《Measure for Measure: A Musical History of Science》书中提到,基础科学与数学要“落地”并不容易。以乐器为例,熟练的乐师能给乐器调音,用数学也能够计算出每根弦的位置和张力,但是如果用数学算式来调音,结果往往相差很远。

不论金融业和地产业多么混乱和低迷,美国在高端技术和产品制造方面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现在在这个领域,美国的地位也不是万年永固了。美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2.5万人。2001年的“轻微”经济下滑带来了第一次“重大和永久的”的失业潮。十年过后,超过四分之一的高端技术领域就业机会消失了。在2010年,美国高科技产品的贸易逆差达到810亿美元。自2000年以来,美国已经失去了68万个高端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28%。

研发,不再独领风骚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外包,美国的部分研发也在外包。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公司在外包研发的支出增长,是其他国家的三倍。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三个制造业行业:通信设备,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汽车及汽车零件产业中,美国国内研发雇员比例低于全球比例。2008年,美国国内研发雇员的比例仅占全球水平的55%。与此同时,位于其他国家的约28万个中小企业不具备外包研发的条件,他们只能在本土研发与外国企业竞争。

有数据显示,外包不必引起太大的担忧。首先,美国大约70%的企业层面的研发都来自于制造业,而制造业中,研发与销售额的比例比比其他行业的比例要高得多。第二,研发预算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GDP的增长,尤其是在制造业。最近10年期间,美国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的研发投入保持着小幅上升趋势。1999年,美国外包研发占比12.6%,200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5.7%。另一方面,美国跨国公司在外国的销售额占比37%,而其外包研发的首要任务是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美国设立分公司的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研发投入比例高于比美国公司对外包研发的投资。那么,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关注研发的国家。

先进的制造能力必不可少的伴随着科研和创新。大部分人应该都同意,制造业的未来依靠研发,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从制造业大国的轮换不难看出,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业大国与其上世纪的多项里程碑式的发明脱不开干系。现在,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已经不似从前那么风光,但是大多数业内专家仍然相信,在美国制造业的未来必须与科研能力共同进退,保持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是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必要条件。

不少大型公司都在中国、印度等地建设研发中心,雇佣当地人才。出现了一种担忧,把研发部门放在外面会不会削弱美国的研发能力。另外,德国和中国这些制造业强国的研发能力迅速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年内大范围普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策,每年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以20%的速度增长着。这种压力下,美国想保持其全球第一的研发能力势必困难重重。因此,业内人士担心,美国公司把这么多的研发部门外包出去,这是对高科技产业以及制造业研发能力的伤害。

Thomas Levenson的观点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把研发从生产中切割出来,可能暂时还不是很明显,但这总会产生问题。另外,很多大公司把研发外包在市场地区,这样的研发是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整体研发水平有一定负面影响。

在研发总支出上。美国仍然比其他任何单一国家的投入多。如果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研发投资额已经超越美国。2009年美国研发投入400亿美元,亚洲地区直逼美国,投入达399亿美元。

虽然外包还不足以撼动美国世界第一的创新地位,但是后面国家的快速追赶是不能忽视的。曾经在技术领域唯我独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1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韩国等亚洲制造业国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屡攀新高,研发能力也与日俱增。这些新兴的制造大国储备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比美国还多。报告称,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工科专业博士增加了一倍多,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

亚洲在研发上的大量投资得到了收益。现在,国际性的学术期刊上,每年亚洲人发表的科学和工程的学术文章与美国人发表的数量相差无几。NSF的报告还指出,在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和法国等国,政府资助的研发更倾向于与制造业有关的技术,例如工程和物理科学等。在美国,政府的研发投入更乐于支持与健康相关的科学研发。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美国制造 制造业
相关阅读

CONEXPO-CON/AGG 2023:美国迄今最具规模、专业性最强的工程机械类展会

【第一工程机械网 编译】据官方报道,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CONEXPO-CON/[详细]2022-12-27 11:43

视频:美制造业成长低于行业水平 复兴暂无望

[详细]2014-02-14 10:12

加大投入 美国先进制造业连续5个月快速扩张

一份行业报告显示,美国10月份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为近两年来最快,意味着制造业在第四季强势开局。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日前发布的制造业指数升至56.4,为2011年4月以来最高。根据ISM数据,制造业在10月连续5个月加速扩张自2012年以来,美国在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奥巴马指出保持美国经济长期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加大对先进制造的投入。据了解,制造业复苏是美国的核心战略之一,奥巴马政府正在加紧实现2015年出口比2010年翻番战略,而制造业是重中之重,约占美国出口总额的60%。报告分析,美国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中制造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能源价格下降将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明确先进制造重要性 其实美国早就着手开始制造业的复苏计划,2012年7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和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向总统提交《保持美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竞争优势》的报告。报告肯定了先进制造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认为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制造业拥有最大的几何效应,不仅支持经济活动,还鼓励创新和研发。报告认为,美国必须建立国家经济框架,确定重启美国经济增长和先进制造长期增长的战略,并采取支持措施。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先进制造合作伙伴指导委员会会建议美国在未来五年内制定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和具体议程,提高全球竞争力。就保持先进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报告提出了16个建议,涉及加快创新、人才保障和改善商业环境三个领域。制造业创新研究网络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预算中提议成立15个区域性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并建立由这些研究所构成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通过搭建学院机构创新研究和国家制造业联邦实验室之间的桥梁,解决制造业创新现有的割裂,填补在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开展的基础研究和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之间的缺口。这15个研究所,每个专注一个区域性制造群,根据区域需求设定项目,将作为技术发展、教育和工人培训的固定支柱。2013年1月,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技术中心的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发布制造业国家创新网络初稿。报告建议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为非赢利组织,有各种资金来源,独立董事优先来自行业代表。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合作伙伴包括行业、研究所和培训组织以及政府机构及其他,在联邦基金提供5~7年的支持后自负盈亏。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初期活动包括进行研究、开发和项目演示,降低先进制造业开发和实施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所有层面的教育和培训;开发创新技术和实践,提高供应链一体化的能力和规模;与中小企业以及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合作;共享设备基础设备的准入,实现实验演示项目的商业化,为制造业做好技术准备。除公共投入外,该报告的实践主要来自2012年8月在俄亥俄州扬斯敦成立的国家增量制造创新研究所,这是一个与80家公司、9所研究性大学、6个社区学院和18个非赢利机构的示范研究所。美国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NAMII)已成立7个月,作为未来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中心的概念模式——3D打印获得了来自政府3000万美元和私人伙伴投资3900万美元的资金。NAMII的前期进展和成功保证将作为美国为其余15个产业集群提供必要联邦资金的基础。2013年3月底,NAMII宣布首轮450万美元资金的接收方:7个大学和制造商团队将携手开发3D打印程序的新工具、新用途和新理解。其中一个获得资金的项目是凯斯西储大学与简称普·惠公司、通用电气航空工业集团和洛克希勒·马丁共同研发航空、医疗和其他高度管制领域零部件的3D打印。2013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为5个联邦部门(国防部、商务部、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2亿美元的联邦资金,成立3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国防部的数控制造和设计创新研究所、轻量制造和现代金属制造研究所,能源部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制造研究所。预算加大制造业投入 为提高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美国商务部在2014年预算中加大了制造业的投入,将制造业预算要求增至86亿美元,核心重点是促进出口增长,通过研发投资促进创新,恢复制造业元气。预算重点包括很多。首先,为经济发展局(EDA)和其他联邦部门合作的制造业社区伙伴投资计划(IMCP)提供1.13亿美元资金。IMCP将向制造业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同时利用非联邦资金投资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设备项目和研发设备。其次,将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NIST)的预算增至9.3亿美元,继续支持先进制造业和尖端领域的研发。在支持美国创新方面,预算还包括为NIST实验室的先进制造和材料科学提供1.4亿美元的支持。为支持制造业复苏、确保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商务部的工作跨越制造业生命周期谱,缩短尖端科技和先进制造业研发之间的差距,具体举措包括:1.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作为复苏制造业努力一部分,美国政府在2013财年预算为创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次性提供10亿美元投资,支持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为区域制造业集群服务。2.制造技术加速中心(M-TACs)总统预算为制造业扩展伙伴计划-制造技术加速中心(ManufacturingTechnologyAcceleratorCenters——M-TACs)提供2500万美元,为小型制造业提供专业知识和工具,在其制造流程和产品中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国内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制造业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3.先进制造技术财团(AMTech)预算要求为先进制造技术财团(the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鄄ogyConsortia——AMTech)提供2140万美元,这种公私合营伙伴关系将加速制造业研究和早期技术开发,支持现有财团或成立新的产业导向财团,制定长期核心工业研发需求路线图,同时资助大学和政府实验室相关研究,解决采用先进制造能力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在先进制造业研发方面:预算计划增加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能源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支出,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授权5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制造税收减免。其中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包括3200万美元的国家机器人计划资金,投资4200万美元促进材料基因计划以及3亿美元的网络材料制造和智能系统(CEMMSS)研发计划。(本文作者系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详细]2013-11-12 09:01

剖析:中美德三国制造业近期增幅开始趋缓

根据美国研究公司Markit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就过去的6个月来看,4月份美国制造业增幅最低。研究公司方面表示,美国国内市场疲软是主要原因,不过出口生产的上涨抵消了这种疲软带来的影响。Markit发布的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54.6下降到52,但仍在增长和缩减之间的分界线50水平之上。同时,这项调查还发现,4月份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上涨,但涨幅低于最近的涨幅。而从新订单的情况来看,在过去6个月中美国买家的需求涨幅最低,上个月新订单指数从55.4下降至51.8。对此,Markit总经济师克里斯·威廉姆森说,这些调查结果表明,第二季度美国的产出增长大幅放缓。“虽然本周的第一季度GDP数字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方面的好消息,但看起来前景已经再次出现暗淡,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长开始减弱。”同时发布的有关中国和欧元区的类似调查也显示出经济活动正在减弱。该研究公司对中国所做的制造业PMI初步调查表明,4月份中国的制造业增长放缓,这增加了专家对中国经济复苏方面的担忧。与此同时,在欧元区,4月份服务业和制造业活动持续下滑,自去年11月份以来德国的产出首次下降,欧元区PMI仍维持在46.5,与三月份持平。[详细]2013-05-17 09:27

美国制造业回流难撼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代表美国硅谷最新技术的“谷歌眼镜”,将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谷歌公司将与中国台湾地区代工商鸿海精密(富士康在美国的母公司)合作,在美国制造这款运用了最新“可穿戴计算”技术的产品。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去年12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出于技术考虑,打算把设在中国的部分产品生产线转移回美国国内”。在此之前,美国通用电气也宣布将部分生产线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美国制造业开始从海外“回流”了。 市场因素促美国制造业“回流” 今年2月,奥巴马在新任期发布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要将制造业放在核心地位,使美国成为新就业和制造业的磁极”。因此,一些美国企业近期的“回流”举动,被认为是响应了奥巴马政府“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的号召。 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王孜弘认为,在推崇自由经济的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市场因素使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以及接近市场,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几个主要动因。 近十几年来,亚洲国家的人力成本在不断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以中国为例,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工人的薪酬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2005年到2010年,增幅高达每年19%。中国政府近期更是定下了到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目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却上涨缓慢。在美国制造业领域,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自2005年以来,工人的实际工资甚至下降了2.2%。另外,运输成本上升,页岩气开发后大大降低了美国国内制造业所需能源的价格,这些因素都促使美国公司对成本控制作出新的考量。 另一方面,虽然外包公司可使商品价格更便宜,但却不利于产品与技术的迅速更新。因此,一些公司想更接近客户,从而更快速地对客户需求变化做出反应。对于一些技术复杂的高科技产品,设计者与制造者的及时有效沟通,也十分重要。 因此,从这些角度考虑,“谷歌眼镜”选择在谷歌硅谷总部附近进行制造,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流”规模还只是“涓涓细流” 一度被认为“制造业衰退”的美国,现在因“回流”而再度成为议论焦点。不过有专家认为,现在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规模,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涓涓细流”,今后是否会形成大规模“回流潮”,还有待时间验证。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引述的数据,目前“回流”美国的企业,大大小小加到一起也不到100家。目前看来,现在这些“回流”的企业,大多数只是将以美国为销售目的地的产品线带回来了,很多大型公司在国外的生产规模依然比“回流”部分大得多。 王孜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制造业的此番“回流”,并不是简单的制造基地转移,而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引领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奥巴马“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的目标能否成功实现,也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突破,并真正带动制造业发展。 为此,美国已开始进行新的布局。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10亿美元,建立由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组成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以带动制造业创新和增长,提振美国经济,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中国制造”仍具独特优势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估计,在交通、计算机、合成金属和机械等领域,到202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10%到30%的商品将实现本土生产,可推动美国年度出口额增长200亿美元到550亿美元。这让人不免担心: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被撼动。 有批评家认为,这种估计过于夸大。至少在目前,美国制造业的“回流”还是相当理性的。以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为例,虽然它宣布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开设新的挖掘机制造工厂,但它同时也宣布将扩展在中国的研发活动。 也有分析认为,即便出现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现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业组件供应链,且相对于人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中国的基础设施条件无疑要优越得多。目前,有的中国企业也已经开始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再外包给东南亚国家,以节省人力成本。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也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根据日本野村证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数字化设备比例只占28%,日本的这一数据则为83%。但是,中国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相同发展阶段的日本。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的自动化革命,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劳动生产率。 在市场接近性方面,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市场。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单就人力成本上涨这一因素而言,并不会促使更多的企业离开中国。 不过,发达国家纷纷吹起“高新技术”的号角,中国也应该有所警觉。王孜弘认为,中国制造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步伐,应是应对挑战的出路所在。[详细]2013-04-08 09:5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