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提振经济不会再推新版四万亿

2012/05/30 09:52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黑龙江抚远、新疆石河子、甘肃庆阳、重庆江北等机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相继获得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的批复。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申银万国(微博)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表示,政府正不断强化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但这与2008年四万亿救市政策不可同日而语,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也称,“我们主要是针对保持合理的全社会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增长,要想再一次大规模的靠政府主导的扩大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因为它不可持续。”

众投资项目多领域开花

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吹响“稳增长”的号角后,国家发改委和各省市发改委迅速行动,加快审批通过了一大批项目,并覆盖诸多领域。

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钢铁,5月25日,总投资为639.9亿元的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和总投资为696.8亿元的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同时公布获批,两者投资总额相加已接近1400亿元。

同日,国家发改委还核准了大唐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项目——云南观音岩水电站。这是继金沙江鲁地拉和龙开口项目获得发改委核准后,又一个获得核准的百万千瓦级水电项目。

各地发改委也在努力为上项目而努力,经济增速弱于预期之时,大项目成为经济增长的“抓手”。

陕西发改委5月下旬的一则消息就称,随着国家稳增长、保投资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实施,延安新机场、西安地铁3号线一期、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可研报告接连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标志着3个重大交通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据记者梳理,上述三个项目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

目前众多项目启动得到批准与稳增长关系紧密。李慧勇认为,稳定增长主要举措归根到底还是投资,但其他政策如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稳定出口、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减税等措施预计也将全面开花。

据统计,与前两年相比,今年政府预算内投资下达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一季度,预算内资金同比增速达到24.9%,为两年来最高。

“新四万亿”言过其实

仅一天时间内,两大钢铁项目就将获得超过1300亿元的投资,有关“新四万亿”、“四万亿投资2.0版”的说法甚嚣尘上。

“这有些言过其实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说,现在一些保投资的举措与2008年不能相提并论。

他说,今年刺激投资的总额不可能达到四万亿那么多,而且2008年四万亿投资背后还有十万亿贷款相叠加,现在不可能有那样宽松的货币环境。“最关键的是,目前国外环境也不支持中国再来一次四万亿投资。”

王建解释说,当时欧美等国家也在努力保增长,中国的出口也在投资的拉动下有很大反弹,但现在西方经济环境仍然低迷,即便出台一个四万亿也起不到相应的拉动效果。

王建也表示,经济下行过快容易出问题,打一些投资“强心针”也不能说就有错误。他还分析说,2008年时,很多投资集中于制造业,今年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这也有避免产能过剩的考虑,但基础设施产业链条短,对经济的拉动能力也弱一些。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中国经济下行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出口下行,从长远来看,结构调整和增长速度之间,我们要更看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也不是依靠投资就能够解决的,最关键的是政策要有稳定预期。”王小广说,结构调整需要在一个相对低速的增长环境来进行,建议我们设定弹性增长区间,我认为6%—9%之间都是合理的增长速度。

正如王小广所言,短期刺激和中长期稳定增长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点。王建也指出,依靠供给刺激增长持续性不强,既然钢铁已经过剩,就没必要去批新的产能,在打“强心针”的同时,也要做一些务虚工作,比如尽快制定城镇化方案以及收入分配方案等。

责任编辑:John

相关阅读

农村基建启幕 规模或超四万亿 三一全液压迎来新商机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接下来5年要把基建重点放在农村,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各方[详细]2019-01-11 18:59

2008年四万亿式经济刺激卷土重来?看一个指标

股市接连击穿2800、2700点。眼下的中国经济,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安全感。国外唱空中国经济的言论此起彼伏、资本外流波涛汹涌、消费端和供给端的经济指标继续惨淡、股市下跌深不见底。形势越来越严峻。 在悲观的氛围中,中国需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的声音开始浮现。今天,社科院学部委员、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一语惊人”,他建议“中国政府再次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这让人想象2008年四万亿的剧情重演。 虽然余永定强调“再一次的大规模刺激措施应比2008年谨慎”,但他认为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当务之急。余永定曾经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引人注目,他的主张,可能代表了决策体制内的另一种意见。 事实上,建议中国更有力刺激经济的声音在近日有强化趋势。昨天,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撰文称,中国经济正陷入“经济增长,通缩和债务膨胀之间的恶性循环”,央行应扩张其资产负债表,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两位知名经济学者最近两天接连呼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甚至建议“政府再次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这种情况当引起关注,其透露的信息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趋势太快,政府必须出手。 核心是两个字:通缩。余永定认为,产能过剩和通货收缩是中国经济眼下最紧迫的挑战,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为了战胜通缩,防止经济硬着陆,政府应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以激发有效需求,进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钟伟也认为,中国已表现出“经济增长、通缩和债务膨胀之间恶性循环”的征兆,即通货紧缩减少了企业利润,企业不得不减少投入,继而拖累经济增长。这时,为了缓解甚至逆转通缩,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便成为一种选择。 产能过剩与需求乏力交叉,使得“通缩”成为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毒瘤之一。 27日,统计局公布上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7%,这是三年多来的第三大降幅,市场信心再受打击。 “通缩”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的呼吁可能会越来越响。但是,目前从总理李克强到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都明确不会再来一次简单粗暴的4万亿。 形格势禁,如果中国政府再次向市场大量放水,其结果必会与一系列其他政策目标相冲突: 1. 人民币汇率会进一步贬值。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央行今年的首要目标之一,年初人民币汇率的暴跌不仅引来其他经济体的不满,而且加剧国内的资本流失,打击市场信心。如果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将会进一步下跌。 2.导致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假如再来一次强刺激,部分该死的僵尸企业又获得喘气的机会,该破产的企业没有破产,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等于将危机往后延。 3.调结构让位于稳增长。“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意在从根本上调整经济结构,解决持续增长的问题,但“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走的却是从需求端保持短期增长的老路,这种做法显然与此前的经济改革承诺背道而驰。 当下社会所取得的一个共识是,眼下的经济困境与4万亿相关,08 年后政府主导的的基础设施投资潮加剧了产能过剩。 大规模刺激的负面效应谁都明白,但中国的现实逻辑是,一切合法性及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都压在了经济增长这个杠杆上。如果经济出问题,政治、社会都将出现连锁式反应,甚至会引发全面崩盘。因此,对决策者来说,改革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刺激,有可能产生危及政治安全的连锁反应;刺激,08年的后遗症还历历在目。 当“供给侧改革”难以推进,经济增速下滑超出预料,社会出现大规模失业等不稳定因素,那么“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必卷土重来。 民生证券研究院朱振鑫在回答“大规模刺激离中国经济有多远”时认为: “真正可能触发大规模刺激的因素只有一个:失业。不管GDP是7 还是6.5,也不管是谁在决策,只要就业出了大问题,社会和政治的压力也会倒逼他做出唯一的选择,比如2009年的4 万亿。这样一来,判断未来是否会重搞大刺激(包括4万亿、QE 等极端手段)就简化成一个问题:中国到底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 ”[详细]2016-01-28 10:41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浮出水面:海外版四万亿来袭

APEC会议之前,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传言再度热起来,并在本周前两天成为点亮A股港口概念、基建概念的一枚引信。 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核心战略是將四万亿人民币投往海外,路径则是国内往国外担保投资港口公路铁路,消耗国内过剩产能;中国国做运营,税收留在国外,国内港口以及高速公路公司有望成为对外投资的主体,建筑公司作为承建主体。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中,基础设施建设将作为重中之重,而基建最需解决的便是资金问题。股权债权融资是最重要的两种形式,例如主权基金或者基建债券等,主要用于商品输出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将国内过剩产能转化为主权财富以及对外债权。 兴业宏观策略团队表示,今年10月24日,中国为首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中国向全亚洲进行资本输出的战略性平台。这一些列事件,成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的标志。中国高层频繁中亚、中南亚外交,推高铁、核电,海外版“四万亿”启动。 四万亿,占到中国57万亿GDP的7%,从体量上比当年美国马歇尔计划还要大。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将军启动的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四年内美国向西欧提供了130亿美元的援助,不过是1948年美国2580亿美元GDP的5%,现如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拿出GDP的7%投向海外,这么大的rumor资本怎能放过泡沫投机的好机会。 所谓马歇尔计划,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60多年前马歇尔计划对于帮助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并重新回归到正常轨道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增长压力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创建亚投行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两个过剩”问题,即外汇储备过剩和生产能力过剩。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近4万亿美元,如果能将外汇储备用于建设海外基础设施,那么可以拉动中国国内剩余的基础设施建设材料出口,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 林毅夫认为,“新马歇尔计划”就是通过对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需求。这种投资是双赢,发达国家可借此进行结构性改革,走出金融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可以消除自身的基础设施瓶颈,从而获得更快发展机会。 而“一带一路”随着本届APEC会议召开水到渠成,有望成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投资重点区域集中在六省六港:新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连云港、宁波港、泉州、厦门、广州、北部湾。交通运输、建筑建材、能源建设、商旅文化、比较优势制造业等方面的五大行业将受益。 近日媒体报道,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自推动下,我国计划重新振兴数百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将设立一项1000亿元人民币(163亿美元)的专项基金,为这条连接海内外市场的贸易通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预示着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即将开启。 其实在去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言中强调:“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11月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和10月出访泰国时,也明确表达了建设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丝绸之路在我国古代经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丝绸之路分陆上和海上两条。都在不同阶段对经济繁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外有助中国与亚欧贸易、文化交流,对内有助西部大发展,平衡区域发展。在发展对外关系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助推进中亚经贸合作。2003年起,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区域性贸易活动在新疆地区逐步开展,伊犁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共同筹建“中哈自由贸易区”。2009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以来,我国与中亚的交往日益密切,对于促进国际能源合作、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而如今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更主要强调的是有拓展性的对外发展关系,而非局限于实体道路和交通。在东南沿海向外延伸的区域,最有基础和拓展空间的就是与东盟的合作。 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一带一路”规划获批在即,相关部门和企业已经组织团队在研究,具体规划批复后就可以启动有关项目。“这项规划是我国最重要的中长期战略,这是由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原因决定的。这个规划的推行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历史性的影响。”一名接近官方人士表示,规划很可能就在会议期间颁布。[详细]2014-11-05 09:19

8月数据创新低 经济面临四万亿以来最严峻局面

“6.9%!”如果在这个数据前面加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这样的定语,那么业内人士的惊呼也就不足为怪了。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创下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新低。专家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宏观数据频泼冷水 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比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来自WIND金融数据终端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是本世纪我国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第5次跌破7%,前期低点是金融危机中的2008年11月和12月,分别为5.4%和5.7%。 此外,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6.5%,比1-7月回落0.5个百分点,延续了近两年稳步下行的趋势。 数据一出,即有宏观经济研究人员使用“惊叹号”表达震惊。但是说意外,或许也并不意外。 此前的9月12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9574亿元,尽管比“断崖式”下跌的7月增加6837亿元,但比去年同期仍减少6267亿元;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告8月份CPI涨幅回落至2%,远低于市场预期,创下近4个月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8月的PMI环比出现0.6个百分点的下降,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则下跌到50,创下2009年5月以来的新低,进口同比下降2.4%,内需“吃紧”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进入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频泼冷水,投资放缓、内需低迷几成市场共识。国家统计局专家郭同欣认为,世界经济乍暖还寒、国内房地产行业调整、企业主动转型调结构,是造成数据波动的主要原因。 郭同欣指出,8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比上年同期低1.5摄氏度,偏低的气温使企业用电需求减少,电力、热力、煤炭开采等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仅这一项,就拉低8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0.32个百分点。 在经历过去数年的高速增长后,汽车、电子行业开始回归“新常态”。数据显示,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增速均出现显著下滑,其中8月份轿车产量仅增长0.7%,几乎进入“微增长”区间。这一因素,也在8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骤降”中贡献了0.31个百分点。 此外,房地产的调整造成上下游的波动,对于经济数据也产生显著影响。 郭同欣坦言,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看中国经济要“看全局” 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指出:“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表示,虽然经济增速会放缓,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我国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中低速增长的转型阶段,一些原来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将会在这一时期集中暴露。 如今,调结构、促转型,正是国家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产业的重整,正是微观实体领域轰轰烈烈的现实动态。 来自WIND金融数据终端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今,全国已累计完成并购交易总额6950亿余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的交易完成额。A股上市公司并购之风依旧盛行,数百家上市公司同时停牌的盛况持续上演。 郭同欣认为,尽管经济数据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我国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消费增长总体稳健,支撑经济稳定运行仍具备较多有利条件。[详细]2014-09-15 09:05

“微刺激”组合拳与“四万亿”并无本质不同

近期,“微刺激”已俨然成为一组热词,微刺激力度在逐渐加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稳增长的压力都非常巨大。目前多个省份已经出台了稳增长的微刺激措施。如贵州省要确保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25%、力争增长30%的目标,并且加快省内贵广铁路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铁路投资330亿元,比年初目标增加20亿元。与贵州相邻的四川省也出台16条“微刺激”措施。李克强总理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中国政府不会任由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并承诺2014年将会着重提振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藉以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为了区别2008年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 “强刺激”,市场将此次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定义为 “微刺激”。根据高层内部研究报告,本轮推出的“微刺激”有望使中国今年GDP增长1.0个左右的百分点。本轮的“微刺激”政策,高层选择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凸显了高层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担忧。根据目前情况判断,一季度GDP跌破7.5%的政府既定目标是大概率时间,届时高层将不得不出台更多的措施。本届政府经济改革的方向正确无疑。如加速放松政府管制,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以及借助市场和民企来改造国企的混合所有制等举措,但是改革的思路还是过于简单,有违经济自身的运行规律,如从“强刺激”到“不强刺激”再到“微刺激”。同时在改革的方式方法上也值得商榷。目前,我国下行的经济数据的表明,我们的经济呈现出严重的周期性衰退。之所以会出现经济明显放缓和衰退态势,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都出现了产能过剩之势,同时企业投资乏力,投资较多出现亏损。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方式就是靠固定资产投资,然而政府四万亿元的刺激的结果却是,让固定资产投资拖累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十几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严重放缓了中国经济走势,使政府的在短期内难以扭转经济放慢趋势,也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大量的产能过剩问题。实际上,政府四万亿元拉动内需,不但没有扭转经济的运行方向,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我们一个低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当下,四万亿强刺激的后果不堪入目,导致了目前国内大量产能过剩、投资不能如约收回等新的棘手问题。为对冲中国经济下行,本届政府高层打出的“微刺激”组合拳其实与“四万亿”并无二致,因为“微刺激” 不会让市场认可中国经济增速会就此提高。若高层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观察到“微刺激”发挥出的功效,经济持续降温超出高层的承受力,必然会适度地调整政策力度,未来高层狠踩“微刺激”油门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显而易见,政府在余下的半年时间内,实现李强强总理设立“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非易事。事实上,政府一方面希望降低经济对由信贷推动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依赖,另外一方面又希望通过调整结构促高增长和增加投资来增速,本身就存在危险,无异于在高空中“走钢丝”。归根结底,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引擎在于企业,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效率的提升和企业创新,否则政府依靠“无形之手”干预产能过剩的成本是高昂的,带来的负面效果远远大于刺激的影响,最终也未必能够真正解决的了。目前高层最为关心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可以看出政府资源也是有限的。相较于过去的大规模刺激,本次“微刺激”措施,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提振作用,进口数据好转已印证了政府“微刺激”对国内经济的利好作用,也反映了本届政府通过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改革思路的确立,随着后续的改革措施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推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2014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开始企稳。这些都要归功于本届政府“微刺激”,虽然它仍有不足。[详细]2014-06-10 11:2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